浅议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论文_邓池军

浅议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论文_邓池军

山东省胶州市实验中学 266300

课程改革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次改革,在“以学生发展为主”的理念指导下,进行新课程的实施,在实施中,要求教师构建“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把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在导学上,变教材为例材,变讲堂为学堂,使教与学和谐发展;这次改革,使我们经历了从不知到知、从不会到会、从被动到主动、从单纯模仿到自身再创造的探究过程。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体育课程也出现了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时代发展的问题。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已成为体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探讨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不仅要把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处理好教学与育人的关系,而且要做到教中有育、育中有教,两者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功能;在教学中,结合教学的目的及其特点,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发展特异个性,陶冶美的情操,培养文明行为以及坚强的意志和创造性。

在此,本人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浅谈几点认识和想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一、明确体育课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体育课中进行德育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动机的教育,因为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动力的心理因素。正确的学习动机,不仅使学生迅速地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身体,增强体能,而且是培养学生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前提条件。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德育,并使学生明确上好体育课、锻炼身体是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提高中华民族素质、振兴中华的要求,是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是人们在事业上有所造就的物质基础。德育的具体教育内容有以下几点:

1.培养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为实现小康社会服务的情感和意识。

2.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3.培养学生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4.培养学生坚忍不拔、勇敢顽强、刻苦耐劳、机智果断的优良意志品质以及情绪开朗、活泼、愉快的良好性格。

二、结合教学,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对象、季节天气情况,合理地选择教法。在室内课中,可介绍我国的体育发展史、体育成就和为振兴我国体育事业奋斗的运动员、教练员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教育。

一是我国具有悠久的体育发展史,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体育文化,形成了中华民族辉煌的体育发展史。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二是从旧中国国力衰败,蒙受“东亚病夫”之辱,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富民强,积极倡导和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各个竞技运动项目都在向世界顶峰冲击,使得我国在国际各项体育大赛中日益显示出东方巨人的崛起。利用这方面的教育,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在新中国、在党的领导下,我国的体育事业才能蓬勃发展,中华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三是用中国体育健儿在各大型国际比赛中取得的成绩、北京成功举办亚运会和奥运会等历史和事迹去教育学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三、结合教学活动,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

首先,体育教学是在严密的组织和纪律的约束下进行的活动,各项运动项目,有的要求快速,有的要求持久,有的动作复杂惊险,有的练习变化多样,需要集体配合。个人项目的成绩影响集体的成绩或荣辱,只要教师善于启发引导,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以及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竞争性强,凡是比赛都要夺冠军、争第一,可以培养学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荣誉感。因而在教授球类、拔河和接力等项目时,教师应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的同时,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

其次,根据教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如游戏,大都有主题思想,教师要利用游戏特有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助合作、自觉遵守规则的教育;对于消耗体力的内容,如耐久跑、越野跑等,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顽强精神;障碍跑可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跳马、单杠、双杠等项目,可培养勇敢、果断、机智的优良品质。在这些活动中用毛泽东、邓小平等伟人的思想和优秀运动员坚持锻炼、磨炼意志、创造伟业佳绩的事迹启发学生,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的意志和品格,才能勇往直前,不断进步。

再次,体育也是一门艺术,在许多运动中豪迈、奔放、节律恰当的庄重之美,尤其在教舞蹈、韵律操、健美操等内容时,美的表现力更直接,给人以美的体验和享受。因而教师应挖掘、揭示美的内容。在调队、集合时,要求学生动作迅速,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通过组织学生布置场地,收拾器材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公物等优良品质,并在课中抓住突发事件,表扬先进行为,制止不良倾向,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精神,形成团结和谐的教学环节。

总之,育人是教学的核心,只有将德育寓于体育教学之中,才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取得良好的效果。

论文作者:邓池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8月总第2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9

标签:;  ;  ;  ;  ;  ;  ;  ;  

浅议体育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论文_邓池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