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及其走向--市场价值理论分析_买方市场论文

中国市场及其走向--市场价值理论分析_买方市场论文

中国市场及其走向——市场价值理论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市场论文,走向论文,理论论文,价值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赖以分析我国市场走向的市场价值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还原以市场实现条件,将价值具体化为三种市场价值及相应的市场价格。据此分析,我国的市场结构以高位价值为核心,市场类型为典型的卖方市场;市场机制运转无序是导致市场长期呈现非均衡的主要根源。而总均衡的出现,除了市场内部因素的作用,更多的还要受到市场外部条件的影响。文章指出,我国市场的走向是逐步转向均势市场。实现市场均衡与总均衡的重要途径在于加强宏观调控。调控的目标除了控制投资规模,调整产业结构之外,特别提出应实行消费启动。

考察市场有各种不同的角度,近年来常见的是均衡论和非均衡论。笔者拟从市场价值论的角度考察中国市场的客体、主体和机制,以便确定它今后的走向,并进行与之相应的宏观调节。

一、市场客体:结构分析

市场价值论属于劳动价值论。按照这一理论,市场客体由四因素组成:a.市场价值;b.市场价格;c.供给和需求;d.市场竞争。此四要素及其内在联系,这里称为市场结构。结构分析的目的,是揭示我国市场的性质,同时为类型分析、均衡与非均衡分析奠立科学的基础。

市场价值和价值具有共同点。概括地说是:a.二者的本质都是商品生产者间互换劳动的关系;b.其实体皆为社会必要劳动;c.其运行皆包括形成和实现两个阶段,而且两阶段是互为条件的。在这种意义上,市场价值论即劳动价值论。

市场价值和价值又有重要区别,表现在:

第一,价值的形成以价值的实现为前提。就是说,价值形成舍去了市场即流通条件,但这是纯理论的假定。市场价值的形成离不开市场,它既取决于生产条件,又取决于流通条件。它所包含的社会劳动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同承认。

第二,虽然价值的实现须有市场的介入,但那里的市场乃一般性市场,这是价值规定的又一原则抽象,而市场价值实现所引进的市场,是具有一定特点的市场。这里不存在“市场一般”,任何现实市场都具有某种属性,比如短缺市场和过剩市场各具有不同的运行规律,是不可混同的。若抽掉其特点,统一用一般市场来概括,对于考察市场运行来说,犹如隔靴搔痒,不可能辨明市场形势及其格局,更难以把握调节市场运行的关键。所以借助各类市场的引入,我们就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摆脱由理论假定所产生的种种局限性和不必要的烦恼,但是我们却须面对异常严峻的客观现实。

可见,市场价值又不同于价值。市场价值论在劳动价值论体系中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是劳动价值论的精髓。

市场价值和价值的区别,集中到一点是:价值只有一种,市场价值却有三种,即:高位价值、中位价值和低位价值。各种市场价值代表不同的劳动耗费水平。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高位价值意味着投入产出的比率低,资源浪费大;低位价值意味着投入产出的比率高,资源节省显著;中位价值意味着投入产出的比率适中,资源耗费适宜。所以,各种市场价值的经济意义颇不相同,我们不能简单地停留于价值范畴,在其一般意义上观察市场。

何以市场价值有高位、中位和低位之分?究其根源是:各时期生产条件有优劣的重大差别,而在市场可以卖清的情形下,各种生产条件的组合又颇不相同:当优等条件成为当时生产条件组合的主要成分时,市场价值就是低位价值;当劣等条件成为当时生产条件组合的主要成分时,市场价值就是高位价值。而当中等条件构成当时生产条件的主要成分时,市场价值系中位价值。简言之,三种市场价值的差异,是由于生产条件有三种不同的组合所致。

而在一定的时间里客观上只能存有一种生产条件的组合。所以,市场价值是价值的具体形态,而价值实乃市场价值的抽象。这也正是我们更加重视分析市场价值的原因。

以上阐述了三种市场价值。与此相适应,就有三种不同的市场结构。展开来说是:

第一种:以高位价值为核心而形成的市场结构。具体是指:(1 )由高位价值所引致的高位价格,高位价值隐藏于其后,高位价格代表它行使职能;(2)由于高消耗,也由于投入产出率低下, 供给严重短缺而需求明显过度;(3)由于高位价格与需求大于供给双重的压力, 市场充斥着不断增强的买者之间的竞争。这是市场结构的一个极端,它抑制市场功能的发挥。

第二种:以低位价值为核心而形成的市场结构。具体是指:(1 )由低位价值所引致的低位价格,低位价值隐藏于其后,低位价格代表它行使职能;(2)我们即将谈到, 高的投入产出率必将伴随以大批企业破产。由于大批企业破产束缚收入增长,需求严重不足而供给大量过剩;(3)由于低位价格与供给大于需求双重的压力, 市场充斥着日益增强的卖者之间的竞争。这是市场结构的另一个极端,它同样阻碍市场功能的发挥,只是表现方式有所不同而已。

第三种:以中位价值为核心而形成的市场结构。 具体说来是:(1)由中位价值所引发的中位价格,中位价值深深隐藏于它的背后,它代表中位价值行使职能;(2)由于消耗适宜, 同时也由于投入产出率适中,供给和需求均大体适度;(3 )由于中位价格平稳(并非没有波动),又由于供给和需求适度(也不是没有差额),市场因而兼有买者间和卖者间两种有限的竞争。如果说以上两种市场结构均处于极端,那么这种市场结构就具有典型的意义。与前两种市场结构比较,它具有明显的优势。有利于发挥市场调节经济运行的作用,而这正是我们所关注和期望的。

为什么第三种市场结构在各种市场结构中属于优势地位呢?这与中位价值的性质有关。一方面,中位价值大大优越于高位价值。虽然中位价值的形成会迫使一小部分劣等企业退出生产过程和市场,但它内含的劳动消耗量却比较少,而投入产出率则比较高。就是说,中位价值的这两项经济效益,是高位价值不可能与之比拟的。另一方面,中位价值又明显优越于低位价值。低位价值的形成决非依托于生产技术长足的进步,而是由于绝大部分劣等企业和相当一部分中等企业的停产或破产所致。因而,虽然中位价值的两项经济效益均不及低位价值,但是因为社会资源可得到比较充分的利用,大多数劳动者可得到就业的机会,它的整体效益则是相当高的。这也是低位价值所不可比拟的。基于此,由中位价格、适度供求和两种有限竞争所显示的第三种市场结构的优势,是由中位价值的性质所决定的。只要中位价值趋于稳定,这种相当完善的市场结构就不会蜕变,这是我们可以完全肯定的。

那么,怎样认识我国目前的市场呢?目前市场的主要组成因素是:市场价格为高位价格,供给在性质上为短缺供给,需求在性质上为过度需求,市场竞争主要是买者之间的竞争。这表明,当前市场结构系上述第一种,即以高位价值为核心而形成的市场结构。市场客体决定主体,市场运行是在主客体相互影响和制约下展现出来的。因此可以认为,中国市场的性质,是由高位价值支配的市场。

当前令人关注的问题是:何以高位价值长期稳定地支配着市场?我国历来生产耗费大,投入产出率偏低,不能说这不是导致高位价值多年间一直统治市场的重要原因,然而这并非全部问题的关键。主要问题在于:一方面,由经济过热所形成的庞大需求持续地左右着市场,从而拉动供给盲目增长;另一方面,由失业特别是潜在失业所形成的巨大压力,迫使或推动低层次企业一批又一批地挤进市场。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就促成市场容量的一再急剧扩张。于是,生产条件的组合就越来越向劣等条件倾斜,例如,企业亏损面长期在30%至40%之间徘徊,就是这种情况的反映。在如此情形下,高位价值对市场的稳固统治,就成为一种客观必然。

中国市场的走向如何?单就市场结构而言,不是形成以低位价值为核心的市场结构,因为它也具有严重的缺陷。当务之急是形成以中位价值为核心的市场结构。如上所述,这是一种相当完善的市场结构。为此,必须逐步降低生产上种种耗费,以便使高位价值转化为中位价值。然而要完成这种转化,必须具备如下前提,即以中等条件为主体的生产条件组合,代替以劣等条件为主体的生产条件组合。这是变更中国市场性质的唯一途径。

二、市场主体:类型分析

按照市场价值理论,商品交换应实行等价原则。然而交换是否等价,不是由买者或卖者的意向决定,它取决于双方经济力量的对比。据此,市场可分为三大类型:卖方市场、买方市场、均势市场。考察市场的主体侧重于分析市场类型,目的在于通过市场主客体之间关系的辨析,来揭示中国市场的基本格局及其运行规律或轨迹。

概括地说,市场客体与主体的关系是:一方面市场客体决定主体,集中表现为市场结构决定市场的类型;另一方面市场主体又作用于客体,集中表现为某一市场主体单独地支配市场,抑或两大市场主体共同地支配市场。下面,我们分别地考察各类市场的成因和基本运行特征:

1.卖方市场。在这里卖方对于买方之所以处于优势地位,是因为高位价值支配市场。无论高位价格的作用,短缺供给和过量需求的制约,买者间竞争的影响,都有利于增进卖方的经济收益,而买方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损失。因而,卖方市场的形成,不过是以高位价值为核心的市场结构对买者和卖者之间关系发生制约作用的结果。

一旦卖方市场形成,它就是在卖者独自支配下运行的。其运行轨迹是:

(1)高位价格相对于高位价值向上偏离,它有时也会向下偏离, 但总的态势是居高不下,这是由高位价值的性质所决定的。

高位价值的伴生现象是投入产出率低下。然而,低的投入产出率抵消不了工资的增长——企业即使连年亏损也要增加工资和奖金,也不能消化因投入品价格上升而加大的物耗费用,更难以抵制企业追逐利润所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它适应不了用大量增加收入而扩大的消费性需求,也适应不了因盲目增加投资而扩大的生产性需求。实际经验显示,投资之所以一再增加,是因为企业在重重压力下,把增加投入作为自己摆脱困境的唯一出路,尽管此路是不通的。在高位价格的运行中,前一方面起推动作用,后一方面则起拉动作用。如此一推一拉的结果,必定是高位价格的不断上升,而高位价格的上涨正适合卖者的需要,并成为他们支配市场和控制买者的重要手段。

(2)需求严重超过供给,差额巨大。有时其差额也会有所缩小, 但总的态势是扩大。这同样是由高位价值的特性所决定的。

低的投入产出率必然加重资源的稀缺性,制约供给的增长。低层次企业相继挤进生产过程导致就业率迅速上升,在高就业率的基础上,工资水平的任何提高都会带来收入的过度增长。而偏低的投入产出率为工资水平的提高,几乎没留下任何空间。与此同时,它还伴随以投资的盲目增长。所以当投入产出率持续低下,而且提高无望之时,供给短缺和需求过度就会成为一种客观必然。而需求长期超过供给正是卖者所期望的,事实上也成为他们支配市场和控制买者的又一有力手段。

可见,卖方市场有自己特殊的运行轨迹。如果没有宏观调控的介入,它必然延续下去,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

2.买方市场。这是低位价值支配下的市场。无论低位价格的作用,过剩供给和不足需求的制约,卖者间竞争的影响,都会增进买方的经济收益,而卖方必定承受损失。所以买方市场的形成,是以低位价值为核心的市场结构对买者和卖者间关系发生制约作用的结果。它的运行轨迹是:

(1)低位价格相对于低位价值向下偏离,它有时也会向上偏离,但总的态势是持续低下。这是由低位价值所固有的性质决定的。

低位价值的伴生现象是高的投入产出率。与之相比较,工资和物耗费用的增长均相对缓慢。此外因为市场环境严峻,企业的利润冲动不能不受到压抑。另一方面高的投入产出率不为市场需求所容纳,消费性和生产性需求均难以扩大。在低位价格的运行中,后一方面构成一种市场压力使它继续下降,至少不能回升;前一方面则为它在低水平上的维系提供了某种承受力,当然,这是以牺牲一些企业的利益为代价的。低位价格的持续低下,就是这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低位价格的降低恰好适应买者的需要,并成为他们左右市场和抑制卖者的重要手段。

(2)供给超过需求呈现过剩。有时供给过剩会有所缓和, 但总的态势是日益严重。这仍旧是由低位价值固有的性质所决定的。

高的投入产出率会在相当程度上减轻资源的稀缺性,这些都会推动供给增长。此外,这时还有为数众多的停产和半停产企业,它们急待重新进入市场。另一方面,投入产出率的提高将伴随以失业率的上升,这是大量低层次企业已经破产的表现。工资水平的提高必定因此而受到严重制约,收入的增长也自然缓慢下来。又因为参与投资的企业数量有限,高的投入产出率还必然伴随以投资规模的萎缩。所以当投入产出率快速提高之时,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皆不可避免。而供给长期超过需求正是买者所期望的,实际上也成为他们左右市场和抑制卖者的有力手段。

可见,买方市场有其特殊的运行轨迹。如果没有宏观调控的介入。它就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而是长期延续下去。

3.均势市场。在这里买方和卖方之所以处于均势地位,是因为中位价值支配市场所致。无论中位价格的运行,适度供给和适度需求的结合,两种竞争的互相转化,买卖双方均可受益而互不吃亏。所以均势市场的形成,是以中位价值为核心的市场结构对买者和卖者间关系发生制约的结果。

和前两种市场不同,均势市场不是长期由某一方单独控制,而是在买方和卖方共同控制下运行的。其运行轨迹是:

(1)中位价格相对于中位价值既可向上偏离,又可向下偏离。 这种有限度的偏离,是由中位价值的性质所决定的。

中位价值的形成伴随以适中的投入产出率。它为工资增长留下一定余地,同时也为工资增长规定了不可逾越的限度,此即人力所可能节省的程度。它与物耗费用的关系也大体如此。利润,亦被限制在人力和物力节省所允许的范围内。另一方面,它既可适应由收入正常增长而形成的消费性需求,又可适应由投资正常增长而形成的生产性需求。这里投资之所以不会扩张,是因为资金来自利润的积累。当然也不会萎缩,这是因为,各层次企业或多或少地均参与投资。前后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有时促使中位价格适当升高,有时导致中位价格有所降低。一般地说,这两种价格变动交替地出现,因而中位价格的运行是相对稳定的。

(2)供给和需求间差额不大,趋于平衡。 这依然是由中位价值的性质决定的。

适中投入产出率可适当缓解资源的稀缺性,此时虽有停产、半停产企业,但数量有限,起不到左右供给增长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不存在严重失业的压力,工资既可增长慢一点,也可以增长快一点,此外,由于积累率适当,投资既可增长慢一点,也可增长快一点。这些都不会导致需求萎缩或膨胀。所以当投入产出率居于适中水平时,供给和需求均可能是适度的。前后两方面结合在一起,或者促成需求大于供给,或者导致供给大于需求。通常是这两种供求关系交替地出现。由于其差额有限,又便于调节,供给和需求的相对平衡不但可以形成,而且便于保持。

可见,均势市场也有其特定的运行轨迹。中位价格、适度供求、两种竞争,这些不仅是均势市场的组成因素,而且还是买卖双方保持均势地位的必备条件。当然这方面仍须有宏观调控的介入,但调控方式必须适宜,应有助于启动均势市场的运行。

那么,我国市场属于哪种类型?上面分析表明,目前市场在性质上为高位价值支配的市场。是典型的卖方市场。尽管卖方市场具有严重缺陷,特别是价格长期居于高位,并日益制约着市场运行,但它的存在毕竟是摆在人们面前的客观现实。这是不会引起歧义的。然而前几年突然出现了市场疲软,当时令人惊异,现在并未淡忘,它依然是企业家、银行家乃至政府官员非常关注的事。但是怎样看待这种现象?这是否意味着,在卖方市场之外又出现了买方市场?这是需要认真对待的。

概括地说,历时不久的市场疲软,已呈现出三个重要特点:第一,它不是转瞬即逝的现象,而是持续存在一定阶段。第一次严重市场疲软,大体经历近三年时间(1989年夏季至1992年春季)。随后市场趋于“平淡”,但仍存在大量滞销商品。近年来无论在品种和规格方面,还是在规模上,滞销商品都与日俱增。有关权威部门预计,今年上半年大多数商品将出现滞销。换言之,第二次严重市场疲软即将到来。

第二,市场疲软包括总量疲软和结构疲软。当市场容量急剧缩小之时,便出现总量疲软,同时潜伏着结构性疲软(如1989年夏季至1990年秋季)。当市场容量明显增长之时,总量疲软消失,结构性疲软则突出地显现出来(如1990年冬季至1992年初)。即是说,总量疲软和结构疲软交替地出现。近年间结构性疲软日益严重,即将来临的市场疲软很可能是总量疲软。

第三,最先发生的是消费品市场疲软,紧接着便是投入品市场疲软的来临。当消费品市场疲软日益加重之时,投入品市场依靠投资扩张可骤然兴旺起来,如1993年钢材和重要原材料异常短缺。但它不会经过多久就逐渐陷入疲软,如1994年钢材出现过剩。建材、水泥等也出现滞销。即是说,市场是兴旺还是疲软,决定于消费品市场,投入品市场是以消费品市场为转移的。

市场疲软为买方市场所固有。既然市场疲软不是一时性现象,总量疲软和结构疲软交替地出现,它又会从消费品市场蔓延到投入品市场,那么我们就须承认,在卖方市场旁边又产生了买方市场。两种市场并存,这就是现今市场的基本格局。

眼前问题是:现实同我国市场性质的认定,是否冲突呢?不冲突。市场疲软是由于供给持续超过需求,出现供给过剩所致。在此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买方市场,这亦为“有限的买方市场”说所证实。但是,应当指出,由市场疲软这一现实所引申出的买方市场,与本文前一部分所论述的、本来意义上的买方市场,有两点重要区别:一是这里不存在低位价格,而是高位价格的支配。尽管商品滞销、甚而出现总量疲软,高位价格仍基本不变。即使降低,其程度也很有限,仍属于高位价格。二是几乎没有卖者间竞争。买者对此类商品无明显需求,纵然需要,因价高质次也不多买,自然不会竞争。卖者企图竞争,但因高位价格居高不下,缺乏强有力的手段,也难以竞争。所以这是一个无竞争、无动力的市场,也是市场疲软难以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表现为市场疲软的买方市场,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买方市场,而是畸形的买方市场。为什么买方市场会出现如此怪胎?因为其核心仍是高位价值。这依然是高位价值支配的市场,全部问题的症结即寓于此。高位价格不降,更不可能转化为低位价格,卖者缺少有效竞争手段,买者间竞争不能转化为卖者间竞争,如此种种都是由于生产耗费太多、市场价值过高所导致。就是供给和需求的形成也受制于高位价值,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是由市场外部原因造成的,我们即将谈到这一点。可见,典型卖方市场和畸形买方市场同时并存,与我国市场性质的论证并非相悖,而是协调一致的。

当前中国市场的走向,就市场类型而言,是形成均势市场。实现类型的转换最重要的是约束卖方的市场行为,建立起可控制的卖方市场。同时,要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总之,关键是实施适当的宏观调控。只要宏观调控适当和有效,在市场结构转变的过程中,均势市场或早或迟是可以最终形成的。

三、市场机制: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市场的功能取决于市场均衡。市场机制有序的运转会导致市场均衡的形成。市场非均衡的产生则是由于外界因素的干扰,市场机制运转出现无序状态所致。

关于市场均衡与非均衡,现在拟分为两个层次进行考察:

1.价格机制。在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相背离的情形下,价格机制不间断地运转,可起到调节供给和需求的作用。只要市场价格不发生新的变化,供给和需求间就不会产生非均衡。

应当重视的是,我们对价格机制的作用,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市场均衡的分析,是以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的背离为前提的。为此,我们不妨假定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相一致。尽管它仍是市场价值的货币形式,但价格机制不再具有调节供给和需求的作用。这时无论供给还是需求,均只由市场价值来调节。规律性的现象是:

(1)在市场价值减小时,由于投入产出率的提高, 供给增长率必定上升。当然,这是以资源的投入量已定为前提的。同时又由于支付条件的相应改善,需求增长率也必然以同一比率上升。这是以可作为购买力使用的货币收入量既定为条件的。支付条件的改善是指,在这时购买商品已不再按原来的价值量支付,而是按照减少以后的价值量来支付,因而需求会自然增加。

(2)在市场价值增大时,依照同样条件由于投入产出率的降低, 供给增长率必然下降。同时又由于支付条件的逆向变化,需求增长率也必然以同一比率下降。

基于此,在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相符合而非偏离时,供给和需求不但变化方向相同,而且变化程度也趋于一致。换言之,市场永远是均衡的。但是,既然市场没有非均衡产生,那么谈论市场均衡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2.供求机制。在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相背离的情形下。供求机制不间断地运转,可起到调节市场价格的作用。需求超过供给可推动市场价格上升,并最终达到市场价值的水平。供给超过需求可迫使市场价格下降。并最终跌落到市场价值的水平。只要供给和需求不再发生新的变化,无论上升还是下降的市场价格,都会在其市场价值的水平上稳定下来。可见供求机制的运转,通过对市场价格的相应调节,也可形成市场均衡。

如果我们依然假定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相一致,那么供求机制就不再具有调节市场价格的作用,市场价格则完全由市场价值来调节。在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不发生偏离时,市场价格基本上是稳定的。换言之,市场不会出现非均衡。

以上我们分别地考察了,由价格机制带动供求机制运转而形成的市场均衡,以及由供求机制带动价格机制运转而形成的市场均衡。这两种市场均衡的形成,归结到一点,是由于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相符合所致。我们由此可以认定,造成市场非均衡的症结,是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的背离。这表明,所谓市场均衡与非均衡问题,实质上是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之间的关系。市场机制运转之所以能导致市场均衡的形成,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它能不断地抑制,或逐渐排除市场价格对市场价值的偏离,并使之同市场价值相适应。市场运行集中表现为从非均衡向均衡的转化,而非均衡到均衡的转化,就是市场价格和市场价值之间关系的不断调整过程。

上文提及,市场功能决定于市场的均衡。然而,惟有完成非均衡到均衡的转化,市场在经济运行中才能起到重要导向作用。因为保持市场均衡,为实行等价交换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这就是市场功能的奥秘所在。然而,由于市场外部因素的影响,市场非均衡又是经常发生的。我们必须通过对偏离市场价值的市场价格的不断调节,来抑制非均衡的蔓延和扩展,完成非均衡到均衡的转化,以推动市场顺利运行。

目前中国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它的功能是否完善?概括地说。我国市场历来是非均衡的,当前市场非均衡尤为严重。

市场运行的特点是:

第一,市场机制单向运转。市场的功能,要依靠其内在机制的双向运转来体现。然而,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一是市场价格只升不降,纵然是滞销商品,其价格也是“稳中有升”,很少下降。二是短缺商品长期短缺,滞销商品长期滞销。前者如主要食品和副食品,多年间需求大于供给;从来不向供给大于需求转化。能源和主要工业原料也大都如此。后者如家电、纺织品,近五六年来供给大于需求,却很少向需求大于供给转向。可见,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都是单向运转,这是市场机制运转的一种失常现象。

第二,价格机制单向运转,不能相应带动供求机制的运转。这是卖方市场所固有的情形,也是导致该市场非均衡不能转化为均衡的直接原因。市场价格上升本来具有增加供给和压缩需求两方面的职能,然而现实情况却是,过高的价格可以有效地抑制需求,但是不能促使供给相应增长。因为它是以高位价值为基础形成,在卖方市场上,价格机制的单向运转必然伴随以供求机制的单向运转,而供求机制的单向运转,则使价格机制单向运转具有更加持久的性质。

目前,人们深受物价上涨之苦,也痛感重要商品短缺之害,年复一年皆如此。岂不知,此乃市场机制病态运转,市场的作用不能正常发挥所致。

第三,供求机制单向运转,不能相应带动价格机制的运转。这是买方市场所固有的情形,也是导致该市场非均衡不能转化为均衡的直接原因。供给大于需求,商品滞销,这本来会迫使市场价格下降。可是现今情况不然,不论商品滞销状况如何,其市场价格并不下降,即使不得不降低,也达不到应有的位置。问题在于,滞销商品的价格,也是以高位价值为基础形成的高位价格。如果其降低率能够到位,那一定会起到扩大需求和减少供给的作用,市场自然可以卖清。但是,企业受高消耗的严重制约,缺乏应有的承受力,滞销商品价格的下降必然迫使其停产,甚而破产。而企业停产或破产势必同现行体制发生磨擦,甚至冲突。于是主管部门出面予以保护,比如使贷款变成“呆账”,或给予新的贷款,新贷款又变成“呆账”或“坏账”。以维持企业的生存。近几年又通过“限产压库”,来维持滞销商品价格的稳定。正因为如此,在买方市场上,供求机制的单向运转必然伴随以价格机制的单向运转。而价格机制的单向运转或停滞,则使供求机制单向运转具有更为持久的性质。

眼前买方市场非均衡亦很严重。企业亏损面甚大,亏损额日益增加,企业对银行负债累累(负债率高达80%以上),企业间“三角债”广为流行。如此种种。都是市场机制病态运转,市场应有的作用不能发挥所导致。

我国市场的走向,从非均衡向均衡转化来看,应是实行管理均衡。非均衡到均衡的转化,在市场机制双向运转的条件下,市场依靠自身力量可以实现。均势市场的运行即如此。然而,我国目前市场却是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并存。不仅市场结构、主体行为具有严重缺陷。而且市场机制是畸形运转的。在这种情形下,仅仅依靠市场本身力量,非均衡必定如刚才所述,日趋严重。它是不可能转化为均衡的。为了弥补市场的缺陷,必须建立管理均衡。管理均衡和市场自动形成的均衡不同,它有宏观调控的介入,是宏观适当调节下所形成的市场均衡。

当前市场机制畸形病态运转,全面地说,是由市场内外两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上文着重阐述了市场内在原因,如高位价值支配市场。市场结构和主体行为均有严重缺陷等。现在须指出,我们也不可忽视市场外在因素的影响。例如,市场持续疲软就与“限产压库”这类调控措施不当有密切关联。要知道,在高位价格的诱导下,一些行政性手段是难以有效地控制供给的增长的。要转换市场机制,由单向运转改变为双向运转,就必须实行与市场属性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以及宏观适度调节下的管理均衡。

四、市场机制:总均衡与非总均衡分析

现在对市场运行作整体考察,即进行总均衡和非总均衡分析。

市场运行在相当程度上受外部因素制约,这特别反映在非总均衡向总均衡的转化上。

1.总均衡的形成。上节分析对象是个别商品,本节分析对象则是社会总商品。由于市场价值相对稳定,而且难以计量,所以它与市场价格在总量上的关系,可借助价格总水平的变化来予以间接表示。因此,总均衡与非总均衡分析,所阐述的就是总供给和总需求同物价总水平之间的关系。

总均衡是指总供给=总需求,同时价格总水平相对稳定。它以市场机制的有序运转为前提。由于总均衡形成涉及社会总商品的运行构成,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在客观上就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市场内在条件有二:

其一,适销商品供求差额=滞销商品的供求差额。从运行的角度看,社会总商品可分为两部分:适销或短缺商品与滞销或过剩商品。在供求机制正常运转的条件下,前者价格上升,其上升率决定于商品短缺的程度;后者价格下降,其降低率决定于商品过剩的程度。由于各种商品短缺或过剩的程度不同,其市场价格升降率也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只要这两部分商品供求差额大体接近,经过价格机制的调节,总供给和总需求就易于达到平衡。

其二,适销商品价格上升率=滞销商品价格的降低率。在价格机制正常运行的条件下,适销商品价格的上升,会相对于其价值总量而扩大价格总量。滞销商品价格的下降,会相对于其价值总量而减少价格总量。由于各种商品价格的升降率互异,其价格总量增加和减少的情况也会有所不同。但是,只要这两部分商品价格升降率大体相当而不存在重大差别,经过供求机制的调节,社会总商品的价格总量和它的价值总量就会达到一致。即是说,价格总水平是稳定的。

上述两个条件互相融通而不可分割。头一个条件促成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暗含如下前提:适销商品价格上升率与滞销商品价格的降低率相等。唯有如此,价格机制带动供求机制的有机运转,才能有助于实现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后一个条件促成价格总量和价值总量的一致,也暗含一个前提,即适销商品供求差额与滞销商品供求差额相等。只有这样,供求机制带动价格机制的有机运转,方能有助于实现价格总水平的稳定。

要发挥市场机制在总均衡形成中的作用,除市场内部条件外,还须有相适应的外部条件。其中,主要是:(1 )国民收入分配量等于生产量。即是说,不引入虚拟价值。(2)投资适度增长。 投资规模应限定在这样的水平上:由投资而形成的生产性需求同投入品的供给相适应。(3)收入适度增长。 即由收入而形成的消费性需求同消费品的供给相适应。

2.非总均衡的产生。非总均衡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总需求>总供给,价格总水平趋于上涨。此种市场整体非均衡的产生,既有市场内部原因,又有市场外部原因,但内因是由外因引起的。在市场外部原因方面,这种非总均衡的产生,是由于虚拟价值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所致。无论虚拟价值如何分解使用,都会破坏总均衡得以形成的内部条件,而造成如下结果:a.短缺商品供求差额超过滞销商品供求的差额,总需求大于总供给;b.短缺商品价格上升率大于滞销商品价格的降低率,价格总水平上涨。所以我们不能把物价上涨仅仅归咎于市场本身的缺陷,如市场发育不成熟等,那是不真实的。

在市场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经过价格机制的调节,市场就不再有过量的需求,同时所有商品都可卖清;经过供求机制的调节,价格总水平也不再上升。可是,此时总供给和总需求间平衡的恢复,是在价格总水平上涨到一定高度的条件下出现的。此时价格总水平的重新稳定。则是在币值贬低,总供求差额因而消失的情形下发生的。这并非完全是一种好现象。须知,货币贬值给消费者乃至生产者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可挽回的。还有,物价总水平如此重新稳定,也是很不可靠的。

第二种:总供给>总需求,价格总水平趋于下降。这种市场整体非均衡的产生,其外部原因,是国民收入分配量小于生产量。或者应增加的投资未能如数增加,投资规模缩小;或者应增加的收入未能如数增加,收入水平偏低。无论减少哪种分配量,都会破坏总均衡得以形成的内部条件,而导致如下的结果:a.滞销商品供求差额大于短缺商品供求的差额,总供给超过总需求;b.滞销商品价格降低率大于短缺商品价格的上升率,价格总水平下降。这也是一种不好的现象,因为它将会延缓经济的增长。

在市场内外因素的支配下,经过价格机制的调节,市场就不再有过剩的供给,同时也不会有更多的需求;经过供求机制的调节,价格总水平也不再下降。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在这时总供给和总需求间平衡的恢复,是在价格总水平降到一定程度的条件下出现的。这时价格总水平的重新稳定,则是在币值有所上升,总供求差额因而消失的情形下发生的。不要以为这种现象不会发生。当客观上不得不执行货币紧缩政策时,它就是不可避免的。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怎样判断我国市场整体非均衡的态势。可以这样认为,即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与市场疲软(即滞销商品日益增多),二者同时并存。这是一种奇特的市场现象。但是它的出现并非偶然,即有市场内部的原因,更有市场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里具体所指是:

首先,投资扩张。近几年,投资增长率介于近30%至60%之间。这远远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由于投资过度增长,收入也迅速增加。即是说,有相当数量的虚拟价值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直接结果是,适销商品越来越多地变成短缺商品。而且短缺商品的供求差额急剧地扩大。与此同时,滞销商品的品种不断增加,其供求差额也随着扩大,但它仍不足以抵消短缺商品的供求差额。因而,由虚拟价值介入而带来的最后结果,便是总需求不断超过总供给,其差额日趋扩大。

其次,产业结构失调。就市场基本格局(卖方市场与买方市场并存)看,是总需求严重超过总供给,然而单就买方市场观察,则是供给大于需求,商品滞销和市场疲软。这是产业结构失调的反映。大部分产业生产能力不足,一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应当补充说明,这是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并存的产业基础。同时,这也是买方市场持续疲软,部分商品不为市场所容纳的重要原因。

进一层来说,产业结构失调是由于重复建设日趋严重所致。投资的特点是,它引发需求在前,产出供给在后。重复建设先是加重总需求膨胀的态势,尔后就是造成部分生产能力过剩。即使供给过剩一时未表现出来,但由于投资持续扩张,它终究会变成现实。所以两种市场同时并存,说到底是投资过度增长的产物。

再次,保护政策。上文谈到,滞销商品价格难以下降,是因为主管部门给予价格保护。这是市场疲软一再延伸,而难以根治的又一重要原因。倘若价格机制能够正常地运转,就是滞销商品价格降低率不足以抵消短缺商品价格的上升率,价格总水平仍然上涨,但市场可以卖清,当然这是以滞销商品价格降低率到位为条件的。可是在保护政策的支持下,滞销商品仍在继续生产,因为“限产”不是停产或破产,只是增幅有所抑制;“压库”也不是压价,价格基本不降。这当然会加大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幅度,不仅如此,它还会扩大和加深市场疲软。

概言之,投资扩张、产业结构失调、价格保护所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一方面价格总水平不断上涨,另一方面市场疲软日益严重。这进一步表明,必须加强宏观调控,以实行与市场经济性质相适应的管理均衡。

五、市场走向与宏观调控

中国市场的走向,可归结为如下三点:

(1)在市场客体方面, 从以高位价值为核心的市场结构转向以中位价值为核心的市场结构,同时防止或避免以低位价值为核心的市场结构的产生。

(2)在市场主体方面,分别地从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转向均势市场,使之同以中位价值为核心的市场结构相适应。

(3)在市场机制方面,以双向运转机制代替单向运转机制, 并形成管理均衡,以实现非均衡向均衡、非总均衡向总均衡的转化。

为此,必须对市场运行进行宏观调控。由于生产条件的组合决定于市场容量。因此,如何调节市场容量,就成为宏观调控的中心环节。

究竟怎样调节市场容量?市场容量既不可过大,亦不可过小,而必须适宜。市场容量过大,当前以劣等条件为主体的生产条件组合将延续下来,而不可能转化;市场容量过小,以优等条件为主体的生产条件组合则将不合时宜地形成。市场容量适宜的标准,应是促成以中等条件为主体的生产条件组合的诞生。

若情况真的是这样,那些低层次企业,特别是伪劣商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市场激烈竞争中就不可能容身。于是,高位价值就转化为中位价值。市场的一系列因素,包括价格、供求和竞争等在内,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高位价值为核心的市场结构便趋于消失,而以中位价值为核心的市场结构则应运而生,并为市场类型的转化奠定可靠的基础。

首先,适度控制投资规模。导致市场容量过度扩大的起因,是需求的盲目拉动。必须控制需求,以约束卖者的市场行为,促成从卖方市场转向均势市场。

需求来自收入和投资,但实践经验充分显示,卖方市场的过量需求,主要是由投资过度增长所导致。归结起来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投资增长率远远超过收入的增长率。主管部门乃至地方政府一向强调增加投资,增加收入则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二是资金是富有活力的生产要素。投资大幅度地增长必然刺激并带动经济迅速增长,就业人数及其收入水平当然会随着相应增加。还有一点是,资金的投入可立刻形成需求,立竿见影,然而它带来产出却要滞后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因而,由投资所形成的需求,主要是由当时生产所产出的供给来予以保证。这就决定了,在投资迅猛增长的情形下,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是一种必然现象。所以要控制需求,在投资和收入之间主要是控制投资,一旦控制住投资,也就在相当程度上稳住了收入。

在投资增长率适当放慢的情形下,一般而言收入增长率也会相应地降低,所以总需求和总供给就便于达到平衡。纵使总需求膨胀早已构成客观现实,那也有助缩小它与总供给之间的差额。所以,适度控制投资规模,是实现卖方市场向均势市场转化的一个重要环节。

究竟怎样控制投资规模?适度控制的含义又是什么?从资金的来源看,投资的规模须维持在为当年新增价值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即是说,应以不引起虚拟价值的产生为客观限度。这是我们已经谈到的。在这个方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新增价值的分配上,需要协调投资和收入之间的关系,我们也即将讨论之。这里着重指出的,是根据投资的特点,须保持两种供求平衡:a.由资金投入而形成的需求与由即期生产所形成的供给相平衡;b.由投资所形成的供给,除去并入当年供给的部分外,要与后续时期市场需求相平衡。坚持前一种平衡,可约束投资过度增长。这是防止虚拟价值介入,并抑制总需求膨胀的关键措施。坚持后一种平衡,投资增长不至于过慢,这是防止生产滞后和总供给短缺的基本手段。

这里所说的适度控制,就是指使资金供给和需求相平衡,并同上述两种商品供求平衡相适应。若能做到这一点,投资规模的适度控制与市场容量的适当调节便可达到统一。

其次,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导致市场容量过度扩大的原因,除需求盲目拉动外,就是供给结构失调,而供给结构失调又是产业结构失调的反映。由于产业结构失调是卖方和买方两种市场并存的产业基础,所以要转化市场类型,除控制投资规模外,还须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以改善供给结构。市场结构的转化是从控制需求开始,而到有效供给结构的形成结束。事实上,这就是调节市场容量的全过程。

最后,实行消费启动。我国一向是通过增加投资来启动市场运行,长期如此,投资扩张也就在所难免。控制投资规模,目的在于抑制生产性需求膨胀,同时为适当扩大消费性需求提供可能。所以,当前必须从投资启动转向消费启动。消费启动具有如下优势:

(1)实行消费启动须适当增加收入, 但收入增长率仍低于当时投资增长率,更低于为实行投资启动所必需的投资增长率。因而它可为当时新增价值所承担,不至于造成总需求膨胀。

(2)消费启动可直接推动消费性需求增长。 消费性需求具有这样的属性,即它可自然带动生产性需求增长,使投入品市场和消费品市场一起走向繁荣。

(3)消费启动可带动市场机制双向运转。这是因为, 一方面它不会造成过量需求,另一方面也不会导致供给过剩。因而消费启动有利于适度控制市场容量,推动市场结构和类型向我们理想的方向转化。其间,市场机制也就自然而然地由单向运转变换为双向运转。

标签:;  ;  ;  ;  ;  ;  ;  ;  ;  ;  ;  

中国市场及其走向--市场价值理论分析_买方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