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技术及常规护理对难治性压疮创面的护理效果对比论文_杨玲玲,周兰

(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绵阳 621700)

【摘要】目的:研究对比VSD技术及常规护理对难治性压疮创面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压疮创面患者18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传统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接受VSD技术和常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难治性压疮创面患者实施VSD技术和常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难治性压疮创面;常规护理;VSD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1-0015-03

Comparative observation of nursing effect of VSD technique and routine nursing on refractory pressure ulcer wounds

Yang Lingling, Zhou Lan. Jiangyou 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Mianyang Sichuan 6217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nursing effect of VSD technology and routine nursing on refractory pressure ulcer wounds. Methods Eightee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pressure ulcer wounds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All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treatment and traditional nursing methods.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he patients. VSD technology and routine care are used for care. Results The wound healing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wound healing time and the number of dressing chang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Job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VSD technology and routine nursing for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pressure ulcer wounds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healing of wounds in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Refractory pressure ulcer wound; routine care; VSD

压疮的产生是由于患者的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致使其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而引起的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压疮的产生能够导致患者的组织出现缺血、缺氧的症状,致使受压部位出现营养不良的现象,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会出现组织坏死现象,当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压力、出现营养不良、皮肤抵抗力下降等情况时,均会导致患者出现压疮[1]。压疮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当患者出现压疮后,临床上会对患者实施合理的治疗和护理干预,以减轻症状,促进病情的好转,本文主要研究VSD技术及常规护理对难治性压疮创面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压疮创面患者18例,选取时间为2013年7月—2018年7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例患者。

对照组,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81岁,平均年龄为(63.36±6.29)岁;其中有5例男性患者,4例女性患者。

观察组,最小年龄47岁,最大年龄82岁,平均年龄为(64.21±6.30)岁;其中有6例男性患者,3例女性患者。

纳入标准:所有入选的患者均符合WHO关于压疮的诊断标准:患者为单发压疮、深及肌肉;患者创面的直径为5~15cm[2]。

排除标准:排除伴有严重皮肤疾病的患者;排除伴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排除无法配合相关治疗和护理的患者[3]。

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治疗方法为:对所有患者实施及时清创治疗,将患者的坏死组织清除干净,然后根据其创面的大小,对其实施暴露疗法或者包扎治疗;在对患者实施治疗后,对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告知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避免碰触刺激性的物质或气体,减少对创面的刺激,指导患者合理的用药,促进其病情的好转。

观察组患者接受VSD技术和常规护理方式,使用含有引流管的聚乙烯酒精水化海藻盐泼墨敷料来覆盖或者填充患者的缺损皮肤或者组织,对患者的VSD边缘和创面边缘进行间断缝合,然后使用生物半透膜对创面进行封闭,以形成密闭空间;将引流管接负压电源,并将负压控制在-450~-125mmHg之间,VSD的一次有效期为7~10d。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对其实施常规护理,护理方式如下:

(1)心理护理:由于难治性压疮的病程较长,且较难治愈,患者需要较长的时间进行愈合,在治疗期间,患者会出现焦急、焦虑等多种负面情绪,甚至导致患者丧失治疗信心,不利于患者创面的愈合,因此护理人员要积极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向其说明手术康复的具体情况,并向患者说明VSD的优点,使患者有足够的信心进行康复治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2)持续治疗:对患者实施持续的负压引流,是对压疮进行有效治疗的保障,在患者接受治疗期间,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及时的监测,若患者出现凝血功能异常或者身体瘦弱的患者,应降低其负压。

(3)引流管的护理: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定期检查患者的引流管工作情况,并对其实施合理的固定,并防止引流管出现漏气现象。

(4)生命体征监测: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应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若患者出现不适后,应对其实施及时的治疗工作。

(5)体位护理:患者在接受VSD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减少其他部位压疮的出现;当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要嘱咐患者要对创面进行有效保护,减少创面的摩擦。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

创面愈合率评定标准:(初始压疮面积-治疗后的压疮面积)/初始压疮面积×100%。

护理满意度评定标准:从护理态度、护理专业度、护理操作技术等方面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定,总分为100分,大于90分,为非常满意;60~90分为一般满意,小于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数据处理

使用SPSS20.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对比

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2周的创面愈合率为(75.69±7.42)%,治疗后4周的创面愈合率为(95.24±9.43)%,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周的创面愈合率和治疗后4周的创面愈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对比(x-±s,%)

3.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治疗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手术可以对恶性肿瘤疾病、骨科疾病、妇科疾病等多种疾病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疾病对患者身体损伤,对提高患者的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手术治疗对患者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会对其实施一定的手术切口,并致使患者具有一定量的出血,容易导致患者在手术后出现并发症,因此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需要在病床上进行静卧养伤,以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在卧床养伤期间,患者不能进行自主的活动,这时患者的肢体在长期的卧床期间,容易出现压疮的症状[4]。

压疮是由于患者的局部组织长期受到外界压力所导致的疾病,此时患者受压部位的组织由于营养不良、血液循环不畅,会致使患者受压部位出现溃烂和坏死症状。压疮会对患者的身体带来较为强烈的疼痛感,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若患者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此病会导致患者身体腐烂,甚至死亡的症状,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压疮患者需要接受及时的治疗和护理干预,以促使患者破损的组织快速愈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对患者实施VSD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VSD技术可以对患者破损的皮肤或者组织进行很好的覆盖和填充,并形成封闭的空间,减少创面的感染,有利于创面的快速愈合;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对疾病的治疗具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能够保证患者留置的引流管进行正常的工作,促使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同时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有较为舒适的体位进行康复,提升其康复效果。

本文研究得出,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2周的创面愈合率为(75.69±7.42)%,治疗后4周的创面愈合率为(95.24±9.43)%,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2周的创面愈合率和治疗后4周的创面愈合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20.16±1.95)d、换药次数为(6.35±0.62)次,与对照组患者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为100.00%,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对难治性压疮创面患者实施VSD技术和常规护理,可以有效促进患者创面的愈合。但观察例数偏少,有待继续观察。

【参考文献】

[1]刘伶俐.自制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大面积压疮的护理效果观察[S].基层医学论坛,2016,20(31):4455-4456.

[2]洪庆华.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Ⅲ、Ⅳ期压疮的疗效观察及护理[N].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6):70-72.

[3]王维,裴永菊,孟祥惠.VSD技术联合氧气治疗Ⅳ期压疮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3):76-77.

[4]李继华.自制VSD负压引流敷料在1例糖尿病Ⅲ期压疮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9):96-97.

论文作者:杨玲玲,周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  ;  ;  ;  ;  ;  ;  ;  

VSD技术及常规护理对难治性压疮创面的护理效果对比论文_杨玲玲,周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