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中枢性高热43例的护理体会论文_刘燕媚,牟丹

刘燕媚 牟丹

(清远市人民医院 广东 清远 511500)

【摘要】 目的:分析脑出血患者中枢性高热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冰帽降温,观察组采用冰帽+冰毯降温。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1、3、5、7d的体温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后1、3、5、7d的体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对脑出血患者中枢性给予冰帽+冰毯降温的护理方法,效果非常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脑出血患者;中枢性高热;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6-0321-02

脑出血患者由于出血造成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患者体温异常改变而出现中枢性高热,中枢性高热还会直接影响患者脑细胞功能的恢复,如果不能有效预防或控制可能危及脑出血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解脑出血患者中枢性高热的护理措施,本文以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间收治的43例脑出血患者中枢性高热为研究对象来进行深入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2月间接受治疗的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患者43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92例心血管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44例),患者的年龄在39~78岁间,平均年龄为(58.77±3.1)岁。

将43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1例,观察组22例),43例患者均经头颅CT确诊为脑出血,符合脑出血诊断标准(其中基底节区出血19例, 脑叶出血8例,脑桥出血6例,小脑出血5例,脑室出血5例)。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重、病情轻重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一般护理

第一,病情观察。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瞳孔、意识、眼球位置、脉搏、体温、血压及护理等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如果发现异常要及时与医生沟通。

第二,口腔护理。对于昏迷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好晨晚间口腔护理,对患者的口腔是否有疱疹或溃疡进行认真观察和记录;对于意识清晰的患者,护理人员要根据其口腔pH值配制漱口液并协助漱口。

第三,皮肤护理。按摩皮肤受压及骨骼隆突处,保证患者皮肤的清洁干燥,翻身时避免拉、拖、推等动作,同时患者要穿宽松柔软的纯棉衣裤并及时换洗来预防压疮的发生。

第四,饮食护理。患者发病1~3d可以禁食,因发病初期患者脑血液循环障碍,各脏器间平衡失调,此时勉强进食可能导致呕吐而造成吸入性肺炎或窒息。但禁食时要给予患者静脉输液,必要时补充复合氨基酸和人血白蛋白等。如果患者3d后仍然不能进食,那么要通过鼻饲给予流质饮食,确保患者的营养充足。

第五,氧疗护理。为了使患者的脑缺氧和脑水肿获得有效改善,给予患者低流量吸氧治疗,氧气浓度为29%,每分钟氧流量为2L。

1.2.2降温护理

(1)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冰帽降温,具体护理措施如下:在患者头部适宜位置放置电子冰帽,使用时在冰帽内侧、枕下垫上毛巾,勿使头部直接接触冰帽内部,特别注意保护患者耳、面部,防止冻伤;护理人员要每半小时巡视一次,记录冰帽运行情况、温度、患者生命体征及面色;降温速度不宜过快,以每小时降低2℃左右为宜(降温过快易使患者出现寒战,从而增加脑的耗氧量而加重病情。当患者体温降至30℃时可取下冰帽)。

(2)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冰帽+冰毯降温,除了使用冰帽外,护理人员要将控温毯盖在患者身上或置于躯干下,调节温度为15~36℃。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计数资料以χ2来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上意义。

2.结果

分别于护理前和护理后1、3、5、7d对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患者的体温进行测量并详细记录,表为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护理前后的体温变化情况。

从表1可知,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前体温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1、3、5、7d的体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意味着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患者采用冰帽+冰毯降温的降温效果要显著优于单纯使用冰帽。

3.讨论

中枢性高热是脑出血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发病早期患者体温可骤升至39℃以上(严重时可以超过41.5℃),严重损害患者的脑组织,因此对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患者给予积极的降温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在给予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患者降温护理时,要特别注意如下事项:采用降温措施,一般护理人员要每隔30mim测量一次体温,利用冰液体静脉输液的患者,因其体温中枢调节障碍,静脉降温效果强烈,应于降温后15min测量体温,并记录在体温单上;降温措施宜早,在未出现高热前即应对脑部采取降温措施,防止对患者脑组织的损害;降温速度以每小时2℃左右为宜;对高热引起抽搐,采取止痉治疗,并保持其呼吸道通畅;降温至37℃,持续l周以上者,逐渐撤掉降温物品,避免体温恢复过快引起脑损害。

【参考文献】

[1]徐艳丽.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的急救及护理[J].黑龙江医学,2007,31(3).

[2]王桂清.肖雪英中枢性高热38例护理体会[J].山东医药2010,50(11).

[3]田文静,张玮.针对脑干出血并发中枢性高热的护理效果观察[J].健康必读,2013(6).

[4]肖阳,张凤春.79例脑出血中枢性高热患者早期头部低温处理的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2(7).

[5]贾菲菲.脑出血伴中枢性高热病人的降温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3).

[6]周剑平.物理降温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3(23).

[7]潘爱红.中枢性高热患者两种不同降温方法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27).

论文作者:刘燕媚,牟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脑出血患者中枢性高热43例的护理体会论文_刘燕媚,牟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