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部队青年官兵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对策论文_朱建宾

基层部队青年官兵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对策论文_朱建宾

朱建宾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94647部队医院 福建 福州 350026)

【摘要】近年来,受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以及紧张的军事训练影响,青年官兵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苦闷、焦虑、抑郁等问题日渐突出,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直接影响着部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研究提高青年官兵心理素质的对策,已成为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分析了当前青年官兵心理现状,探讨了如何有效预防心理问题的措施。

【关键词】青年官兵;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3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04-0010-02

随着社会环境和军队使命任务的发展变化,官兵面临的心理压力普遍增加[1];心理压力是造成心理疾患的潜在诱因,具有极强的隐蔽性、突发性和危害性,被医学界称为21世纪青年人的第一“精神杀手”,严重威胁着部队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提高。如何对心理适应不良及有心理疾患的官兵及时进行重点关注和心理干预,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有效预防严重心理问题的发生,对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维护部队战斗力和预防心理适应不良具有重要意义[2]。现就青年官兵心理现状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1.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

1.1 官兵心理健康堪忧

心理学研究认为,工作、生活环境是影响机体心身健康的重要因素[3]。首先由于部队的政治属性、管理特点和较多的心理应激的考验(如紧张的军事训练、闭塞的生活环境、单调的业余生活),加上近年来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断变化,多样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多元文化与信息的冲击,青年官兵面临着建功军营和社会生活的双重压力,心理压力加重[4]。其次青年官兵面对实际困难困扰,损害身心健康因素增多:有的官兵长期受身患疾病、家庭变故、婚恋受挫、亲人涉法等问题困扰,导致身心疲惫、脾气暴躁;有的面对个人进步、子女上学、买房还贷经济拮据等实际困难,生活信心和工作热情大减,悲观无望。再次基层部队任务多、要求高、工作繁重,有的领导一竿子插到底,以行政命令代替法规,导致基层工作忙乱,容易引发官兵长期高度紧张、心理对抗,进而引起思想行为失控。最后,随着近年来兵员结构和成分的变化,独生和单亲家庭子女比例增多,加上远离家乡和亲人,因亲情缺陷造成孤独忧郁、心灵闭锁等心理问题尤为突出,部队心理问题发生率上升。

1.2 心理问题引发的事故案件增多

近年来,由心理或精神因素引发的恶性事故、案件增多。事后调查分析表明,发生问题的官兵,大多存在明显的抑郁、自卑等心理缺陷。特别是一些自杀、他杀事件中,当事人大多存在强烈的偏执人格、性格自闭等心理问题。

1.3 基层心理健康工作开展不畅

工作机制方面,基层部队机关统一领导不够,专业培训指导机构欠缺,基层医疗机构专业科室建设跟不上;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心理专业人才缺乏,基层医疗机构没有专业的心理医师编制,大部分心理医师都是兼职军医,多数没有经过系统的心理专业培训,专业水平低,实际工作经验欠缺,不能充分满足官兵心理健康保障的需求;基层部队硬件基础设施较差,开展心理工作必需的硬件、软件及相关测评器材设施还不完备,官兵出现心理问题时难以得到及时咨询和有效干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策

2.1 健全机制,完善配套设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军政领导牵头,以医务人员和心理专家为指导,以政工干部为依托的工作领导小组,对官兵实施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5];二是完善心理保健工作机制,在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心理咨询室,按照统一标准配发测评器材和资料,完善硬件、软件等基础设施。三是加大专业心理医师人才队伍培训力度,在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心理健康医生,为每名官兵建立个人心理档案,有的放矢地做好心理健康普查治疗,及时评估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四是充分发挥心理咨询热线、心理卫生服务网络和远程医疗教育会诊系统的作用,使官兵遇到心理问题能及时得到心理专家指导。五是建立健全心理干预机制,对面临现实困难的官兵组织要主动出面加以协调、解决或者给予适当救济,让官兵切实感受到亲情、组织的温暖,防止因生活困难等问题引发心理问题。

2.2 根据官兵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

一是在基层部队普及心理卫生常识,邀请体系医院或地方专家学者定期为官兵进行专业知识讲座,开展系列咨询服务活动,解答官兵心中疑惑,减少官兵心理矛盾和冲突。二是对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官兵要根据他们的人格特征、文化程度等差异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和引导。三是要端正对官兵的根本态度,坚持以情带兵,加强官兵之间的心灵沟通,领导要主动关心官兵心身健康,坚持士兵至上的准则,关心战士疾苦冷暖,帮助战士排忧解难,尊重战士人格尊严,加深对官兵的理解、宽容和认同。四是要强化以人为本观念,畅通民主观念。在事关官兵切身利益的热点敏感问题上,要公开、公正、公平的处理事情,创造一个公正和谐、平等竞争、依法办事的良好环境,维护官兵正当权益,防止官兵心理失衡、行为失控。

2.3 把军队的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融入到官兵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各级领导应把官兵心理健康教育纳入部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中[5],在大力优化官兵生活环境、条件、提高官兵生活质量的基础上,通过每周的党团活动,深入开展人生观、价值观、军人核心价值观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引导官兵强化军魂意识,提高官兵适应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培养健康积极的人生追求,树立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让官兵从自我审视中重新认识军人价值,准确确立自己的地位作用,做到不盲目攀比、不自暴自弃,使其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消除不良心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4 优化组训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

一是军事科目的训练要针对官兵的素质特点和兴趣爱好,采取灵活组训方法,寓训于乐,达到让官兵在紧张的训练中淡化畏难心理、消除恐惧心理的同时又能够找到乐趣、消除疲劳,振奋精神。二是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娱活动,如篮球、乒乓球、跳绳比赛、下棋、打牌、唱歌比赛等,充实官兵业余文化生活,宣泄他们在人际交往和工作中的不良情绪,以缓解社会、心理、身体等因素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降低应激水平。三是培养官兵良好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如读书、写作、摄影等,提高官兵生活品位,充实生活空间,使其保持平和心境,造就完整的人格特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陈春霞,过伟,郭健,等.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赴利比里亚维和官兵心理健康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0,35(9):1090-1092.

[2] 黄宇箭,张莉,综合心理干预对新兵心理健康水平及军事训练伤发生率影响的研究[J].人民军医,2014,58(5):484-485.

[3] 郑荔峰,余鸿,远航海员心理健康水平调查及干预[J].人民军医,2010,53(6):431-432.

[4] 张光辉,建立军队心理联合工作机制的探讨[J].人民军医,2014,58(1):118-119.

[5] 邓宗奎,姚红兵,罗敏,左冻明,南海守礁官兵心理健康因素及对策[J].人民军医,2014,57(3):233-234.

[6] 孔令明,过伟,张理义等,基层军官心身健康与适应不良及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2,37(7):741-744.

论文作者:朱建宾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

标签:;  ;  ;  ;  ;  ;  ;  ;  

基层部队青年官兵心理健康影响因素与对策论文_朱建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