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体育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快乐体育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快乐体育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韩良子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辽宁 沈阳110136)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乒乓球教学已经逐渐成为教学的主要部分,而快乐体育的推广普及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促进教学的持续发展。基于此,首先就快乐体育的相关含义和作用进行了概述,其后提出了一系列快乐体育在高校乒乓球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措施。

关键词 : 快乐体育;高校;乒乓球;教学应用

1 快乐体育的相关概述

所谓快乐体育主要是指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学生的实际需求、个性特征、职业发展进行有效的融合,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从而树立健全的人格及价值观念。从本质上来讲,快乐体育的有效开展是以学生的全面系统发展作为核心内容,这也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出发点及最终落脚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当不断调整优化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搭建起健全完善的学习方法及知识框架,在体育学习中感受快乐,从而逐渐实现学中乐、赛中乐、玩中乐的教学目标任务,将终身体育理念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发展生涯中。

父母应该对家庭教育的状况有所监控和觉察。但很多年轻父母对家庭教育问题后知后觉,家庭教育失当而不自知,导致家庭教育问题无法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很多家庭教育问题是随着孩子的学业问题或者品性问题而暴露,也有的家庭教育问题等到孩子成年才被觉察,因而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

2 快乐体育在高校乒乓球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及措施

随着快乐体育的出现及推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找到自身发展优势及发展潜能,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过程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明确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学习目标,基于此,高校在开展乒乓球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贯彻快乐体育的理念,调整优化实际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1 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在快乐体育的教学理念下,大多数教师会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及职业规划,科学合理地调整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凸显,引导学生在实践乒乓球训练过程中获得相应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娱乐性、趣味性。例如,在乒乓球教学课程的开展初期,教师可以从整体上对乒乓球的发展历史、发展进程、特征优势、基础知识等等进行详细介绍,根据学生对乒乓球的掌握情况,科学合理地规划课程内容及课时安排;其后引导学生掌握乒乓球的握拍方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进行示范,再组织学生自主练习,纠正学生的错误姿势。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乒乓球发展的基本知识,同时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深刻理解相关技能技巧;最后,教师可以选择部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发球方式向学生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加强时间练习。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对乒乓球的兴趣爱好;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从真正意义上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为其后期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乒乓球运动

从一定意义上来讲,要贯彻开展快乐体育,教师首先应当注重实践学习,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引导学生夯实基础,提高自身实践操作能力。第一,当学习不同知识时,教师首先应当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模拟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第二,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乒乓球的学习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比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初期可能无法灵活掌握正手击球这一技能,会出现击球下网的现象。教师可以针对这一常见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能是前倾角度过大,也可能是击球部位偏差,这些都会导致失误,因此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把握击球力度。第三,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还应当留出足够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究,不断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

本区位于永平—寻乌NNE向断裂带、鹰潭—安远NNE向大断裂带、沙地—石城东西向大断裂三者的交汇部位,以NNE向、EW向、NE向断裂构造发育为特征,断裂具多期活动特征。

2.3 科学合理设置教学考评环节

根据相关的实践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在体育教学进行考核评价时会将学生的身体素质、专项能力、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考量,而素质考核及专项考试比重较大。虽然这样的考核模式能够对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一定的反馈,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部分学生对于乒乓球教学并不感兴趣,课堂教学不积极,出勤率较低,但其考试时由于自身身体素质较高能够获得较好的分数。而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而言,即使其平时学习十分刻苦,但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会导致考核成绩并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应当适当对学生的平时表现及难度系数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只有将课上课下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充分凸显出快乐体育的教学价值。

3 结束语

要实现快乐体育的贯彻落实,提高高校乒乓球教学质量,教师应当进一步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正确认知乒乓球运动,科学合理设置教学考评环节。

参考文献:

[1]张云龙, 李玮宁.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7(1).

[2]周政. 简析高校乒乓球教学中快乐体育的实施策略[J]. 运动,2018,189(13):97-98.

作者简介: 韩良子(1985-),男,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体育部,讲师,研究方向:乒乓球,桌球。

(收稿日期: 2019-08-15)

标签:;  ;  ;  ;  ;  

快乐体育在高校乒乓球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