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经济和科技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房屋建筑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不断提高。相应的,在这种背景下,政府和市民更加重视房屋建筑施工质量,而作为房屋施工中最重要的地基施工环节必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所在。鉴于此,笔者在文中对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施工进行分析,对其加固和填充施工技术进行探究,希望对当前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房屋建筑工程 软土地基
由于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的逐步施行,我国科技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社会经济呈高速发展趋势。所以,国家有能力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物力、人力、资金。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改善房屋建筑质量。由于软土地基的强度较差,因此在施工前有必要进行深层次处理,从而有效提高房屋施工效率,改善其质量,消除安全隐患。在本文中,笔者将重点针对如今我国房屋建筑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与方式展开全面的剖析研究,并基于此制定具有建设性的、可操作性强的应对措施,以期有助于改善软土地基施工质量。
1 软土基的特征
1.1 缺乏足够的抗剪性能
在开展建筑工程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软土往往会呈软塑状。倘若出现外部荷载,那么便会影响到土地的抗剪强度。一旦要基于上述土质施工,必须采取加大轻型薄壁的设计方式,从而使建筑物的荷载减小。仅就部分软土质特别是沉积于海内的部分粘土而言,其结构在未受损的情况下,其具备抗剪性能。然而,倘若其结构受损,那么其抗剪强度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具体的数值可参考灵敏度指标。通常来说,软土质的灵敏度大概在3到4的范围内。
1.2透水性不佳
相较而言,软土的含水量比较高,因此其渗透能力较差,渗透参数通常小于1。同时,当一定荷载置于软土上后,软土基的水压会不断增加,这必然会减弱地基压密的固结能力,不利于建筑工程建设工作的稳定、顺利开展。
1.3 含水量较大
淤泥的土质中的水分占比通常偏大,大概占百分之五十至七十、目前,我国部分软土 的孔隙的比率通常处于1至2的范畴,突破了液限,有的甚至为液限的两倍。
2 对软土基进行技术处理的重要性
软土基其实就是一种既囊括了粉状土质、粘土,又囊括了一定量的颗粒状泥潭、沙土等的软土层。之所以软土基会出现不稳定的情况,主要是由其成分所决定的,这些成分的存在使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安全、稳定受到一定影响。具体而言,其主要反映在处于软土基上部的建筑物存在一定的下沉问题上。从这可看出,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过程中,实施软土基的技术处理是有必要的且十分重要的。软土基的成分决定了它本身具备一种与其他土质不一样的地方,造成了软土基在渗透力、排水、抗剪性能等方面均会因素受到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时候,务必要采取相应的技术策略使软土基的性能得到改善,增加软土基的强度和硬度。因为我国土地范围比较广,每个区域的土质都有相当显著的不同,所以作为施工单位,在开展施工工作之前,有必要全方位的了解并研究本地区土质的概况,并铭记于心,然后结合工期及工程建设的预期投入等诸多因素,设计出一套系统的、合理的软土基处理方案。
3 房屋建筑软土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3.1 深层水泥搅拌桩
目前,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被广泛的运用到软土地基施工中,其对粉土、淤泥质土以及泥炭土地质更为适用,该技术的施行原理为:以水泥为固化剂,在软土地基的深部地带进行填充,然后实施搅拌处理,促进软土地基内的软土与水泥固化剂实现融合,紧接着待软土固化。相较于固化前的软土地基,固化后的承载能力与强度要优越得多。值得指出的是,在具体的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施工技术时,有如下几个注意事项:
(1)第一,要开展合理的试桩工作,以此加深对搅拌频度、具体时长、填充压力等施工数据的认识,为后续开展施工工作做好铺垫。其次,在开展搅拌施工工作之前,务必要确保施工环境的清洁性,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与此同时,必须要认真、全面的检查设备的运作状态以及施工建材的完好度。再者,要全面检验施工技术,有效增强施工技术的实用价值,扩大其适用范畴。
(2)首先,务必要以有关技术标准与规定开展施工工作,严格遵循施工流程实施,坚决避免出现事故环节错乱的问题。其次,在搅拌水泥之前,务必要认真检查其配比率,保障此配比率能够取得较优的固化效果,使施工要求得到充分满足。再者,在开展施工工作之前务必要认真检查管道,查明其是否存在堵塞的问题,全面处理好表面污垢,保障其在入土时既通畅、又干净。此外,待搅拌成型之后,必须要深入、系统的检查搅拌桩的质量水平,使其有关数据信息全部符合施工标准。
3.2 深层石灰搅拌桩。
(1)挑选材料。通常而言,在开展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工作的时候,应倾向于选择细磨的、粒径不超过2mm的石灰作为搅拌材料,以有效防止在搅拌时发生石灰集中的问题。与此同时,在挑选石灰材料时,应始终坚持无杂质、纯净的原则,确保氧化钙在石灰材料中的占比超过80%,而液性指数超过70%。此外,要确保石灰贮存时间不超过90天,强化力度把好石灰的质量关,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要求。
(2)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相关主体必须亲自赶往施工现场开展勘探工作。倘若硬壳层不够厚,可考虑运用砂石垫层、砾石垫层的方式,从而有效确保大型机械能够顺利的在现场开展相关工作;确定桩长、截面、搅拌范畴、桩的树目,为后期施工奠定基础;采取原位测试的手段,明晰灰土、地基土等诸多指标,从而计算出石灰的渗入量。
(3)施工要点。在整个施工阶段,相关主体务必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要始终坚持把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当成重要参照物,基于此确定下搅拌桩的数量、桩距以及搅拌桩的面积;②妥善的设置石灰池。一般而言,施工现场需安设石灰池,以供石灰贮存所用,同时要遮盖住池口。如此,既能有效避免因雨水的影响石灰出现化学反应,给一线施工者的眼睛与皮肤造成不良影响,又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避免出现飞粉污染。此外,处于施工现场的施工者必须佩戴防护眼镜,使自己的眼睛受到良好的保护。③务必要遵循工艺流程开展相关工作。一般来说,石灰搅拌桩的施工顺序是:先实施桩体对位,然后进行下钻处理,钻入,提钻,最终完成施工操作。④搅拌桩的排序。在通常情况下排列搅拌桩的时候,可呈等边三角形,亦可呈四边形。搅拌桩的直径大概是50cm至1.5m,每根搅拌桩之间要保持1m的间距。
4 结语
总之,房屋建筑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其生活质量存在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软土地基施工对房屋建筑施工质量起决定性印象。所以,建筑企业与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在软土地基施工方面强化力度进行现场勘查,做好相关准备工作,从而在根源上确保房屋建筑施工质量与地基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革.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34).
[2]周同生.对房屋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0).
[3]朱天兵.论房建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1).
论文作者:张仕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7
标签:土地论文; 石灰论文; 土质论文; 工作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