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预防接种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论文_刘治华

(常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部 湖南常宁 421500)

摘要:目的 观察儿童预防接种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依从性。方法 选取于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预防接种的50例儿童,随机分平均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观察2组儿童在预防接种中的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总依从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时,对其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其接种依从性。

关键词:儿童;预防接种;心理护理干预

1.前言

为预防疾病发生及传染病流行,我国采取了计划免疫这一疾病防御措施。但因预防接种会带来疼痛感,并且儿童对接种室周围陌生环境产生排斥心理,由此儿童形成了恐惧的心态,常以哭闹的反应来拒绝注射,从而加大了预防接种工作的难度[1]。研究资料表明,在给予儿童预防接种工作中,给予心理护理干预能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本研究通过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给予儿童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观察儿童接种依从性。

1.1一般资料

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接种预防的50例儿童随机分平均为两组,每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男童15例,女童10例;中位年龄为(3.23±1.02)岁;接受乙肝疫苗有11例,接受百白破疫苗有14例。观察组男童17例,女童8例;中位年龄为(4.56±1.25)岁;接受乙肝疫苗有16例,接受百白破疫苗有9例。2组儿童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在接种前给予儿童与家长必要的健康知识教育,告知家长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1)心理干预。1.对3岁以下的婴儿,在接种前对婴儿进行肌肉放松、神经放松,用玩具、食物等物品转移儿童的注意力,在此期间迅速接种,并在结束后对其进行安抚[2]。2.对3至5岁期间的儿童,在接种时与儿童进行友好交流并加以鼓励,让其树立起自信心,从而主动配合预防接种工作。3.为获得5岁以上儿童的信任,与儿童构建一段良好融洽的关系,促使儿童积极主动地投入接种工作中来[3]。(2)心理护理。为消除儿童对预防接种的恐惧感,为其营造出一个舒适的空间,并准备儿童喜欢的玩具以及播放儿童喜欢的歌曲[4]。为避免接种时儿童之间情绪的相互影响,接种区与候诊区进行划分,在此期间对家长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从而得到家长的配合,以此完成接种工作。接种后叮嘱家长带儿童到观察去休息,如果儿童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方可离开,在此之前提醒家长后期注意的事项。

1.3观察指标

对2组儿童进行疫苗接种时,若儿童能够主动配合预防接种工作且不哭闹,则视为完全依从;若儿童能基本能配合预防接种工作,但在此期间会产生哭闹现象,则视为部分依从;若童儿哭闹程度严重,并且拒绝配合预防接种工作,则视为不依从。(完全依从+部分依从)/例数×100%=总依从率。

1.4统计学处理

将相关数据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则用%表示,使用?2进行数据间的对比;若P值小于0.05,说明2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总依从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3.讨论

预防接种是将人工制成的某种生物制品种入儿童体内,能为其健康提供保证。由于儿童身体发育器官尚未完善,不能很好的发挥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所以为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临床上推出了儿童预防接种的治疗方案。在接种疫苗时儿童因年龄较小,常常会出现哭闹现象,因而产生抗拒预防接种的不良心理,进而阻碍了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所以我院采取心理护理干预手段来安抚儿童恐惧的情绪。心理护理通过心理暗示、行为矫正等心理学技术,通过言语来改善儿童的心理状况,对于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而言,能及时有效的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并且鉴赏不配合情况的发生。针对不同时期的儿童心理特点实施不一样的心理护理干预,运用有效的方法来降低儿童的恐惧[5]。此外,心理护理干预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职业操守,通过有效的心理学技术,从而提升整体的护理水平。及时有效的心理干预不仅能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还能降低不配合状况的出现率。首先,将接种室装饰成儿童接受的环境,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儿童紧张的心态;其次,医护人员善于利用言语以及肢体动作与儿童进行交流,从而降低儿童对接种的恐惧感;最后,运用玩具或者图画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运用娴熟的技术进行接种,进而降低儿童疼痛感,由此提高其的配合度。在心理护理中,医护人员加大预防接种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使得家长充分意识到预防接种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的依从性。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总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儿童在预防接种时,对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了儿童预防接种的依从性,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其应用。

参考文献

[1]高玲.护理干预在社区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6,12(12):2682-2683.

[2]王敏.分析儿童预防接种中运用心理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14):198-198.

[3]李兰凤,张斯华,吕丽格,等.儿童家长在预防接种过程中的心理及护理需求调查[J].河北医药,2016,38(9):1415-1417.

[4]苏秀红.预防接种儿童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医疗装备,2016,29(19):167-168.

[5]李艳华,钟慧.儿童预防接种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6,22(8):1094-1095.

论文作者:刘治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  ;  ;  ;  ;  ;  ;  ;  

儿童预防接种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论文_刘治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