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技术管理的新思路论文_李小军

浅谈煤矿技术管理的新思路论文_李小军

国家能源集团神东煤炭公司乌兰木伦煤矿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7209

摘要:煤炭是地球上的不可再生能源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煤炭能源的需求也是在不断地大规模开发使用。煤炭资源在我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面对日益减少的煤炭能源现状,和其不可再生的特点,需要探索出能够控制煤炭损耗的采掘技术。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现象。

关键词:煤矿采掘;技术改造;途径

煤炭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煤炭领域的需求量也不断加大。目前现实情况就是,露天的煤矿已经近乎呈现煤炭枯竭状态。对于煤炭的开采工作,现在还存在着技术上的诸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说开采的难度很大,开采的过程中常常遇到塌陷的危险情况等,整个的采掘过程既艰难又有危险性,因此必须对采掘的技术进行改造。我矿目前情况不容乐观,储量日渐稀薄,

一 技术管理与安全生产的关系

乌兰木伦煤矿要做到安全生产,就必须综合地运用多种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因为煤矿安全管理时刻存在于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之中,涉及到煤矿生产的方方面面和各个环节,而煤矿生产的过程又十分复杂,而且不定因素太多。因此,必须把技术管理看成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煤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指导煤矿生产管理工作,使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相互配合,相互适应,避免因某一环节发生故障而影响正常生产秩序甚至发生事故。

乌兰木伦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东南部,隶属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行政管辖,地处伊金霍洛旗的东南。矿井始建于1988年11月,1992年12月正式投产,井田面积44.1053km2,南北长约10km,东西宽约7km,矿井地质总储量41204.66万吨。主采煤层三层。煤质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中高发热量的特点,属高挥发分的长焰煤和不粘结煤,是优质动力煤、化工和冶金用煤。证照生产能力为400万t/年。依山傍水,有着得天独厚的矿产资源和交通要道,铁路运输能力较为便捷,乌兰木伦洗煤厂与乌兰木伦煤矿紧紧相连,省去了很多运输成本。因此,必须考虑矿井开拓开采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矿井的开拓和开采设计是对巷道布置,采区划分,生产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等的总体规划和安排,为了满足矿井开拓开采部署合理化的需要,在设计时就必须对地质勘探,先进技术和装备的发展和使用,先进工艺流程的发展水平进行广泛地了解,设计应贯彻集中化,机械化和技术经济合理化的原则,巷道布置力求简单,各系统的设施和设备能力首先要经济实用,全矿性的防治事故措施要得力,这必须要有技术的支持,必须进行充分的技术论证,技术分析和技术方案的比较,最终制定出最佳方案。一座矿井的开拓设计,甚至一个采区的开采设计,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寿命和效益的好坏,所以技术管理在于制定开拓、开采设计时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 技术管理是消除煤矿事故隐患的有效途径

乌兰木伦煤矿井下生产过程中,本身就受着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的制约,在生产过程中,采、掘、机、运、通等工序和环节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故障和事故,甚至可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严重时危及职工的安全,不论任何煤矿均存在着不安全的因素,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所以,只有通过不断查处事故隐患,明确安全上的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合理措施,才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众所周知,煤矿生产隐患与事故是密切相关的,那么预防事故的重点就是消灭隐患,如果对小的隐患或一般的隐患重视不够,治理不及时,不彻底,也可能使小的隐患上升为重大隐患直至造成事故。因此对长期性隐患要加强基础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完善监测手段,实施防治措施,使其不出现危险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开采过程中,对出现的局部瓦斯超限,掘进工作面接近含水层,采煤工作面顶板初次来压和周期来压以及过断层和钻空顶等这些短期隐患,应明确责任,制定临时措施,加强管理,使其尽快消除,所以说,煤矿短期性隐患又是技术管理的重点,不仅要有定期分析,还要尽可能做到定量分析,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探讨隐患与事故的关联度,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 技术管理要狠抓“一通三防”

近年来,我国煤矿瓦斯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就譬如神木市最近发生的重大事故,2019年1月12日18时许,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永兴办事处百吉煤矿发生井下冒顶事故,并引发采空区有毒气体溢出,21名矿工在事故中遇难。这充分说明:“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绝不可疏忽大意,如果稍有不慎,思想上稍有松驰就会酿成大祸,安全生产就没有保证,更重要的是会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要想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就必须把“一通三防”工作作为安全工作的重点,狠抓“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坚决控制瓦斯、煤尘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要搞好“一通三防”技术管理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及各业务部门的“一通三防”管理责任制,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实行齐抓共管协同作战。同时要重点把好四关,即:设计关、生产布局关、措施审批关、隐患处理关。

(2)高度重视矿井通风技术管理工作,使其成为矿井防治瓦斯、粉尘和防灭火工作的基础,在具体工作中,要加强通风系统的管理,调整改造不合理的通风系统,管好用好通风设施,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管理制度,做到合理供风、配风。同时要教育广大员工爱护好通风防尘设施,杜绝人为的破坏,确保矿井通风系统的合理、稳定、可靠。

(3)加大“一通三防”安全资金的投入,配齐通风防尘设施,也就是说在“一通三防”设施的资金使用上,该花的钱,一分都不能少,以确保通风、防尘设施安全可靠,做到万无一失,保证职工安全,避免职工职业病的发生。

四 技术管理要依靠科技创新

要想实现煤矿安全生产,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改进采煤工艺,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提高广大员工的综合素质,努力改善井下的工作环境,大家都知道,煤矿安全状况差,除受地质和开采的特殊条件制约外。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装备和工艺落后,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素质和员工的综合素质低造成的。因此依靠科技创新来加强技术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动力。但推广新技术应因地制宜,做好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论证工作,不要盲目行事,另外还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来保证,对改善安全条件的新技术和新设备应予以充分重视,因为,对一部分新技术存在着二次开发的问题,应注意新的条件下推广使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适应性和可靠性,避免形成新的隐患,使其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良好的作用。

五 技术管理要以人为本

煤矿安全生产的大量事实证明,加强对生产技术的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制的技术管理体系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套有效的技术管理机制,没有一个完善的技术管理机构,技术管理就必然带有随意性,也必然会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技术管理同样应坚持以人为本,为了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各级党组织一定要从生活上关心工程技术人员,工作上帮助支持工程技术人员,工资、待遇上倾斜于工程技术人员,充分把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煤矿安全生产建设和创新工作当中,发挥聪明才智,为乌兰木伦煤矿繁荣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总之,在实施科技兴煤战略的新形势下,煤矿安全管理体制和安全监察体制也在改革当中,要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好转,稳定煤矿安全生产的良好局面,必须大力加强安全技术管理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健康发展。

论文作者:李小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30

标签:;  ;  ;  ;  ;  ;  ;  ;  

浅谈煤矿技术管理的新思路论文_李小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