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论文_连丽明,刘维维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论文_连丽明,刘维维

(杭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8)

摘要:液压系统的工作原理是把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成液体压力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压力能的运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液压设备在国民经济建设当中的很多部门都有应用。液压系统在运行当中,偶然会发生故障,严重时会有事故发生。故障指的是液压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非正常情况,将故障处理掉,液压系统还能正常运行。事故则指的是运行中发生的破坏状况,两者有一定的联系,即故障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就会发生事故。为了避免两者的发生,在此对液压系统的常发故障和对应的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关键词: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处理方法

一、前言

液压系统运行中出现的故障有一定的时间线,根据发生故障时间的先后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初级故障时期、正常工作时期与寿命故障时期。初级故障时期的时间相对不长,但故障的概率比较高,时间越往后,故障发生的概率也在降低。这一时期出现的故障基本都是调整方式不合理造成的。其次,设计不合理及制造过程中潜存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要处理上述故障,需要工作人员对液压系统进行不断的调整,方可有一定的成效,有助于液压系统的运行迈入正常工作时期。在此时期出现的故障较少,液压系统经过长时期的运行,其元件受到磨损、腐蚀并产生疲劳,这些因素使液压系统迈向寿命故障时期。该时期的时间越长,产生故障的概率就越高。在此就液压系统多发的几种故障以及对应的处理方法进行介绍。

二、液压缸产生爬行现象及其处理方法

液压系统当中,流进或者流出执行元件(液压缸、液压马达)的流量稳定性不够,会产生间歇式的断流现象,导致执行机械在运转过程中出现滑动及停止交替进行的情况,这便是爬行现象。发生该现象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如下:

(1)缸中进入空气。

处理方法:加设排气装置,或者使液压缸以最大行程加速运动,强行将空气排出。

(2)运动件表面间润滑效果不佳,出现干摩擦、半摩擦现象,发生爬行现象。

处理方法:使用设备的过程中多对设备中存在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间的润滑效进行查验,保证润滑情况良好。

(3)液压缸的端盖处密封压得过紧或者过松。

处理方法:调整密封圈的松紧程度,以能实现活塞杆可以用手自由平稳地拉动且没有泄露为最佳。

(4)液压缸泄露情况太严重造成爬行。

处理方法:降低泄露损失,或者增加液压泵的容量。

(5)工作当中受负载变动的影响,系统供油的量会有不同,造成工作元件出现爬行现象。

处理方法:选取小流量下可以保证性能平稳的调速阀,还要在液压缸与调速阀之家减少软管的连接方式,因为软管易变形,易引发爬行。

(6)液压缸的安装位置偏移。

处理方法:注意检验液压缸的平行度,如有问题要对其进行校正。

三、液压系统噪声大、振动太明显的现象及其处理方法

(1)泵中的噪声、振动都会引发管路、油箱共振。

处理方法:要在泵的进、出口位置采用软管连接,并且泵不能装在油箱上边。要把电动机与泵安装至底座上,与油箱分离,减少电动机的转数,最好是在泵的底座及油箱的下边塞一些抗振的东西。

(2)液压阀弹簧引发的系统共振。

处理方法:更改弹簧的安装位置及其刚度,将溢流阀更改为外部泄油方式,运用配备遥控的溢流阀,将回路中的空气排净,通过变换管道的长短、粗细、材质、薄厚等方式将故障消除。

(3)空气侵入液压系统是发出噪声的一大因素。液压系统中进入空气以后,低压区的体积比较大,当空气流至高压区后被压缩,体积突然减小,但当空气再流至低压区,体积又突然变大,上述气体积的突然变化,会引发“爆炸”,发出噪声,该现象叫做“空穴”。

处理方法:需要在液压缸上安装排气装置,用于排出空气。还可以在开车以后对执行件实行快速全行程来回排气。

四、泵压力不正常的现象及其处理方法

(1)油泵工作时间过长会造成泵盖螺栓变松,这样油压也上不去。

处理方法:拧紧螺栓。

(2)吸入管道漏气引发油压上不去的现象。

处理方法:对各连接点进行检验,并采取密封、加固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系统出现泄漏引发油压上不去的现象。

处理方法:对系统进行严密的检查,发现泄漏点要及时修复。

五、油缸泄漏现象及其处理方法

(1)密封件损坏变形造成油缸泄漏。

处理方法:

1)针对密封件受压变形造成的泄漏现象,要采取更换胶圈的处理方式。

2)对于高温导致的密封不严,要在更换胶圈的基础上,注意排除产生高温的来源。

3)对于零件配合间隙太大导致的胶圈损坏,其处理方法除了要更换胶圈,还要加上换件以改善零部件的配合间隙,预防密封件再度损坏。

(2)活塞胶圈磨损、断裂造成内部泄漏。其中,由于活塞上的挡圈容易被切坏,若真的被切坏便会对胶圈的使用寿命有影响,导致内部泄漏现象。

处理方法:

1)针对磨损导致的内部泄漏现象,要对油体的清洁程度进行检验,预防更换胶圈后还会发生磨损。

2)针对胶圈断裂导致的内部泄漏现象,要选取专用工具防止切坏胶圈。

六、液压油被污染

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受到污染也是系统出现故障的一大原因。固体颗粒是造成液压油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来源包括已经被污染的新油、残留污染油体、系统内自己产生的污染、外部侵入的污染。固体颗粒污染物会磨损元件表面、卡死液压部件、堵塞通道以及导致油液的质变。

处理方法: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判断油液压油的污染源,并将其侵入途径切断。

七、系统中流量不足

(1)液压泵流量不足导致系统中的流量不足。

处理方法:

1)对液压泵的零件进行检查,判断是否有零件损坏情况,对于损坏严重的零件要及时更换或者修复。

2)对于泵内吸入空气导致液压泵的流量不足的情况,要采取相应措施以防进入空气。

3)变量泵由于变量机构工作情况不佳导致泵的流量不足的情况,要将变量机构进行拆卸、清洗或修理、更换。

(2)压力分配阀工作状况不佳导致系统中流量不足。

处理方法:对压力分配阀进行修理或者更换。

(3)由于油液粘度不合适导致的系统中流量不足现象。

处理方法:更换成粘度合适的油液,还要随时关注并排除油温对粘度的影响。

(4)溢流阀工作状况不佳导致的系统中流量不足现象。

处理方法:采取对应措施,使溢流阀的工作状况恢复正常。

(5)液压缸、液压阀等元件问题导致泄漏现象严重,引发系统中流量不足。

处理方法:分析具体情况,采取对应措施。

(6)流量控制阀的调节机构工作状况不佳。

处理方法:针对具体的零件损坏状况,对其进行修护或者更新、亦或拆开清洗,最终实现调节机构动作的灵活性,工作状态恢复正常。

八、结论

本文对液压系统的几种常见的故障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故障的相应处理方法做了介绍。对液压系统的故障情况,不能仅限于“治”,还要重视“防”。在“防”的方面要对液压系统进行严密的定期巡查,将一切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中。对于“治”的方面,要对发生故障的类型采取正确的分析与精准的判定,其前提是维修人员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及丰富的经验积累,还要对系统中易发生故障的元件及系统工作原理有足够的了解,能运用新技术对液压系统采取诊断工作,有效排除系统故障,提升液压系统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段国峰.液压系统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J].农村机电,2014(31)

[2]张蕊.农机常见液压故障诊断与排除分析[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7(03)

[3]白中状. 1.5MW风力发电机组偏航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21)

论文作者:连丽明,刘维维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8

标签:;  ;  ;  ;  ;  ;  ;  ;  

液压系统故障分析及处理论文_连丽明,刘维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