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

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

王珞珈[1]2016年在《基于城市空间文本观的生态城市空间系统及其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过去30年,中国的城市化基本上沿袭了西方工业革命时期机械主义导向下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城市化发展模式,结果必然导致诸如城市蔓延、交通拥挤、环境恶化等城市病。西方国家已经在近几十年逐渐转型走上了相对集中的城市化发展之路,但我国还没有全面的觉醒,国内城市空间发展几乎都有连片高密度扩展的趋势。生态城市是可持续思想在城市领域的具体化,它强调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指导我国未来城市空间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目前,由于对生态城市认识的不足,以及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国内外生态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面临众多问题和挑战,因此,生态城市空间系统的研究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客观需要,对解决城市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正是基于系统论的观点,运用生态学有关原理,引入城市空间文本的概念,对生态城市空间系统进行理论和研究方法体系的构建,为城市地理学在城市空间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文本定义的生态城市是广义生态城市的概念,它不局限于某一类城市,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方法论,是从生态化的角度来思索城市空间组织的应有之义,它突破了原有的物理界线和行政范围,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区域,是不断经历各个中间状态的动态过程,更着重强调城市向生态化发展高级阶段演进的过程与模式。也就是说,任何城市都有发展成为生态城市的潜力,只是发展水平和所处的阶段不同。本文应用文献分析法、逻辑论证法、统计分析法、对比分析法和社会调查等方法,理论和实证相结合展开了系统的研究。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城市空间属于广义文本的范畴随着文本概念的扩展,文本已经属于普遍意义的哲学范畴,城市空间是具有人文性质的具体研究对象,与文本一样通过外在形式传达内在的意义,城市空间在本质特质上与文本有很多共同之处,都具有自身的整体性、内部的结构性和外部环境的开放性等特征,因此城市空间属于文本下一层级的概念,可以纳入到“文本”的范畴,是可以进行阅读的广义文本,基于城市空间文本观的研究思路有助于对生态城市空间系统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2)生态城市空间系统理论构建(1)生态城市空间系统具有与文本“言—象—意”类似的表意结构,从内向外依次是“空间结构层”,是城市空间结构外在的物理表现;“空间功能层”,表现为城市空间的社会、经济文化功能;“空间价值层”,是推动城市空间发展的人文动力的集合。(2)生态城市空间系统是“空间结构—空间功能—空间价值”的辩证统一体,表现为在城市主体文化观和价值观影响下,城市空间结构与空间功能的互适。(3)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子系统的模式与评价研究(1)生态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必须能有效应对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快速增长,满足不同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需要,这里的模式并不是指一种万能的模式,而是能充分体现城市环境特色,有效组织生产和生活,并能集中反映城市居民普遍愿望和共同需求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2)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评价包括宏观层面区域生态空间格局和中观层面城市空间结构的评价。生态城市空间结构评价构成体系包括生态环境质量性、城市用地合理性、综合交通绿色化、社会服务均衡性和市政设施便捷性,研究建立了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子系统的客观和主观评价指标体系,以兰州、武汉和珠海市为例,评价了叁个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结果显示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4)生态城市空间功能子系统的模式与评价研究(1)生态城市空间功能模式也不是一种万能的模式,各个城市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选择城市空间的主导功能,只要能体现和呼吁时代、地方和文化的特色,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生活和生产需求,为人们提供方便的空间功能模式,都是生态城市所追求的目标,包括文化型城市、创新型城市、包容型城市、特色城市、信息城市,以及经济主导型城市、社会服务主导型城市和环境主导型城市等。(2)生态城市空间功能评价的内容包括城市空间功能影响力、城市空间功能对外服务能力和城市空间功能综合实力。以兰州、武汉和珠海市为例,对这叁个城市进行了生态城市空间功能客观和主观评价,结果显示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5)生态城市空间价值子系统的评价研究(1)生态城市空间价值主要表现为城市居民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人们的生活方式、对城市和世界的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空间的发展。(2)生态城市空间价值的评价构成体系包括城市居民的生态环境观、生态发展观、生态出行观、生态消费观和生态社会观。研究构建了生态城市空间价值子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兰州、武汉和珠海为研究对象,评价了叁个城市居民的生态价值观。(3)生态城市倡导的是一种最大限度摆脱物性,发挥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体现对其他人和非人生命的尊重,这样一种全面而有意义的生活。对于转型期的中国,“文明始于心、生态践于行”、“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等新的人文精神的塑造,更应该是生态城市空间价值的所在。(6)生态城市空间系统的研究方法对生态城市空间系统的研究和发展评价应该同时包括城市空间结构、城市空间功能和城市空间价值这叁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形成层层递进的关系,每一个子系统都可以进行单独的研究,但是终归要进行整合研究,因为没有一个子系统能够既不影响其他系统的发展,又不受其他系统的影响,最终叁个子系统的内容框架共同构成了一个科学、完整的生态城市空间系统的研究方法体系。(7)兰州、珠海、武汉生态城市空间系统发展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珠海城市空间结构组织比较合理,城市居民生态自觉意识较好,但是要想促进城市空间的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克服空间与距离上的阻隔,与区域其他城市保持多样的空间联系,形成更加开放的城市空间格局。兰州市和武汉市不仅要开放城市空间格局,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积极了解市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优化城市内部各要素的空间布局和组合方式,加强生态城市的宣传力度,培养市民的生态意识,最终形成“生态城市,共建共享”的城市文化风气。

毕凌岚[2]2004年在《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生态系统诞生之后,就以自身的系统不完善性打破了地球上原有各层次生态系统之间的稳定状态。它促使各种生态系统形成分工以产生耦合,从而推动地球生命向更高层次的完整大系统——地球生命大系统演进。在这一过程中,城市生态系统自身也逐渐演进成为这个大系统的调控中枢,它对整个地球的影响也越来越强大深远。然而,由于发展时间尚短,城市生态系统组织化程度并不高,内在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配合与协调机制尚不完美。这种状况不仅仅造成城市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内在矛盾,还通过各种错综复杂的全球网络影响到了整个地球生命大系统的总体平衡,继而带来了严重的全球生态危机。由此,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增强其组织化程度、提高系统效率,是扭转当前日趋恶化的全球生态状况的关键。 城市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其各个功能子系统的运行都依托于城市的物质空间。物质空间系统不仅是承载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包括文化)子系统的载体,同时也是协调它们共同运行的纽带。因此,物质空间系统的“生态化”是完善城市生态系统内在机制的关键,同时也是解决全球生态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 系统的功能是由其内在组织“结构”所决定的。一个系统演进的过程中,“结构”的变化才是根本。对于城市的物质空间系统而言也是如此。其生态化的过程必然是以其组织结构的变革和不断发展完善为根本。 本论文正是基于以上规律,将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的“结构”作为研究重点。力图从城市生态系统运行角度系统地对城市空间系统加以再认识,分析和研究城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演进的内在规律,建立以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命系统(包括人类与其他城市生物)为主体的城市环境空间系统规划新理念。以生态城市为目标,以城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相关规律为基础,建立以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为标准的新型城市生态系统空间结构模式,以弥补原来以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为中心的城市生态系统空间研究成果的缺失,为城市物质空间环境规划建设提供新的理论依据。论文的写作次序遵从思考和研究的基本逻辑,共分为四大部分: 绪论主要对论文研究的背景、研究的基本思路、框架与重点进行了简要说明。 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叁章,重点揭示了城市物质空间系统建构和演进的内在规律。其中,第二章首先系统地介绍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概念、基本构成、系统功能、内在组织结构类型,分析了城市生态系统空间资源的相应特点和物质空间系统结构形成的深层原因——城市生命系统(尤其以人类为主导)的空间利用与建设规律。并进一步研究了这些空间利用规律形成的内在机制。在此基础上重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点对城市叁大功能子系统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内在功能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第叁章则着重研究了城市生态系统空间形态与结构体系建构和演进的规律。首先对物质空间的形态表象特征、空间结构的概念进行了探讨和甄别。重点研讨了物质空间系统独特的等级层次系统的螺旋结构;其次在更深层面上研究了城市生态系统叁大功能子系统(自然、经济、社会)与其载体—物质空间系统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机制。揭示了物质空间系统事实上是由各种功能空间通过复杂的内、外整合机制而建构形成的深层规律。第叁,结合实体空间的建设规则对物质空间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了划分,同时进一步分析了物质空间和功能空间的层间、层面整合特点和物质空间系统建构的规律。 第叁部分从第四章到第六章,重点研究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的结构模式。第四章首先探讨了生态城市的基本概念、建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证生态城市自然、社会、经济叁大功能子系统平稳运行的安全、整体、平等、循环、多样、高效6项建设标准和“生态城市”物质空间体系建构的6条原则。并总结了建构生态城市生态化物质空间系统的5条主要基本措施。第五章是整个论文的重点,在总结和分析以往城市物质空间体系结构模式研究理论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得出了由于各种客观情况差异使得不同城市、不同城市区域物质空间体系的‘。生态化”建设模式都不尽相同的结论。并进一步提出建立普适性的生态城市物质空间基本模式既不科学也不现实,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是适时、适地,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所谓的模式应该是基于城市生态系统和地球生命大系统内在平衡的一系列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在这一前提下提出了生态城市平面、立体和网络化空间模式的建构规律,并总结了物质空间微观层面的一系列具体建设措施。第六章则分别就组成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的各个子系统的生态化理论结构模式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具体建设建议。其中特别对生态用地空间子系统和交通运输子系统作了较详细的专门研究。 第四部分,第七章对我国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规划建设提出了具体建议:【l]制定以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的新型土地利用规划;【2]强化以维护城市综合生态系统平衡为目标的生态用地规划,并建立从总体规划到控制性规划的完整体系;【3]倡导建立以生态哲学观为基础的新城市物质空间审美体系。 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提出了城市物质

薄立明[3]2015年在《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及规划应对策略研究是当代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学科领域研究的热点性话题。当代城乡规划的总体发展趋势要求城市问题研究必须深入思考城市空间结构的生态化组织规律,这也是当代城乡转型发展赋予城乡规划学科进行生态化问题研究的基本历史使命。本论文研究主要依托当前武汉建设国际化城市的发展诉求,从城市各系统发展的生态化组织机制视角出发,从广义的城市生态要素构成以及武汉城市生态发展的本底资源优势出发,深入解析武汉城市化发展的现实基础以及发展潜力,运用系统评价模型理论针对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现实格局,设计出具体的绩效评估发展指标体系,对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结构现状进行系统评估,并根据评价结果和现实问题的凝练,制定出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框架和实施路径模式。最后,从城市生态化发展的规划实施保障策略角度即城市生态化规划的类型设计、政策保障、协调保障、经济保障等角度为武汉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研究思考,并丰富生态化的城市规划理论体系。具体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搭建层面:针对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危机重重的现实生态环境问题,结合武汉城市国际化发展的现实诉求,本研究集中在以更为广义的生态化城市空间结构构建层面,开展武汉城市生态化问题研究。按照城市人居环境构建的生态化组织逻辑首先对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相关概念和内涵进行解析,界定本论文研究的核心空间范围,以及拟定开展的研究方法,从国内外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典型案例以及发展趋势视角,系统梳理发展的典型经验。从广义多学科交叉视角针对不同学科领域当中的典型相关理论进行组织协调架构,并结合本人的研究认识进行适当的创新解读分析,从而系统架构本论文的理论研究逻辑。(2)技术方法层面:多维的城市生态化问题研究从多学科角度进行分析。基于人居环境科学理论视角来看,城市问题的研究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多学科交叉联系的方法组群,包含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乡规划学、地理学、经济学、自然生态学、人文生态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组织建构。因此,构建广义的城市生态化系统问题研究必须谋求进行多学科研究方法的综合。本研究则从“质性化”、“定量化”、“系统化”、“区域化”、“对策化”等多位方法论角度进行分析架构。在系统化层面主要架构城市生态化的系统结构,为系统结构的分析提供基础,并有助于系统阐述城市生态问题的发生、演变机制等;在质性化层面,主要分析城市生态化发展的内部逻辑机制问题,不同系统要素之间的关联关系;在定量化层面,主要是架构系统的评价分析模型,针对武汉城市生态化的现实水平和发展潜力进行科学化的评估;在区域化层面,主要是从武汉区域整体层面进行宏观分析,而不是单单就武汉城市内部系统分析,架构的是一种“城市——区域”的分析研究方法;在对策化层面,主要考虑从不同规划层面的应对以及规划实施保障策略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不同的规划层面主要反映在区域——总规——控规的应对策略。(3)案例佐证分析层面:首先,针对城市生态化的发展系统进行建构和解构性分析,深入分析城市生态化的子系统、理论模式及系统组织结构模式;其次,针对城市生态化的空间结构形态进行系统的解构性分析,探究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形态的等级层次、特性及组合性的演化规律;第叁,针对影响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现状条件,诸如生态资源、生态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它多维生态性要素进行关键性的问题诊断研究;第四,创新性地架构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针对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现实水平以及生态资源格局基础进行系统的潜力评估研究;第五,结合现状问题解析以及指标评价模型的演化实证分析,系统化的提出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框架以及关键性的生态化空间路径模式;第六,总结凝炼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规划技术导则以及创新性提出武汉城市生态化的系统规划框架体系并进行实证。

左莉娜[4]2012年在《基于生物多样性理论的城市生态廊道系统构建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廊道,经多学科领域的互动交叉研究,发展至今已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复合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理论体系。正是在关注廊道理论对人类物质空间发展的积极作用下,近年来以“廊道”为主题的建设在我国各大城市掀起热潮。然而,经实践项目调研后反馈,城市可持续性发展迫切需求的生态效能更多的被以“人”为价值取向的功能所取代。诚然面对城市这样一个高度复合化的生态系统,功能多样化是空间建设的必然需求,但自然子系统的安全是保证社会、经济子系统稳定、安全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面对目前急剧城市化造成的生物多样性丧失,蔓延式的土地利用方式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与景观格局、生物多样性、城乡规划领域互动联系的廊道被一致认为是缓解矛盾的有效手段,因此,控制廊道在物质空间中生态效能的发挥显得尤为迫切和需要。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以分析廊道生物保护功能的发挥机制与空间结构形态的互动关系为基础,掌握生物多样性规律作用于物质实体空间系统的演进机制,构建以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标且与城乡物质空间整合的生态廊道系统,为廊道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技术支撑。论文写作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梳理廊道的发展历程和国内现状,明确研究的思路、内容、目标意义及方法。第二章,建构生态廊道的系统认识。了解廊道类型、结构形态;以廊道的功能类型梳理国内外理论研究动态,同时分析国内外的建设实践活动,了解廊道功能与结构的互动机制以及在空间建设中的规律:确定廊道研究的两大基础理论——生物多样性理论、城乡物质空间规划建设理论。第叁章,建构生物多样性规律在物质实体空间系统的演进机制。生物多样性理论,重点探讨生态系统运行规律中的食物链理论、关键种理论、生态位理论,建构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层级性规律,提出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程度与空间规模具有直接关系;景观多样性理论,重点研究景观格局、尺度效应与多样性及物质空间的作用规律,初步建构廊道、多样性、物质空间的关联;城乡物质空间规划理论,了解人类物质空间演进与自然生态系统的互动关系,建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城乡物质空间规律,提出生态系统的层级规律与城乡物质空间固有的层级特征是相一致的。第四章,建构廊道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及物质空间的互动规律。明确廊道系统构建对物质空间的意义以及构建的原则;以生态系统多样性在物质空间层面的层级规律为支撑,提出廊道系统在物质空间中“区域-次区域-城市-城市分区”层级模式:重点对影响廊道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空间规模进行设计,不同层级的廊道对应不同的宽度;以此为基础整合廊道系统在物质空间中的布局模式,并与城乡规划领域相结合提出空间控制原则。第五章,以郫县县域为物质空间载体,论证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廊道系统空间模式在物质空间整合的控制原则及操作细则,最终形成具有可实施性的、且充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廊道系统。

郑毅[5]2016年在《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指出生态城市是指按生态学原理建设的高质量宜居城市,是国内外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与共识,而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始终是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关键,目前关于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研究尚且不足。本文应用城市地理学与生态学等原理,采用数据分析建模计算、社会问卷调查等方法,从城市空间形态、功能结构、空间布局、绿色交通、资源空间利用、基础设施系统布局、人口空间分布等多方面开展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本文将研究分为五个部分,共包括七章。第一部分为构建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理论方法体系,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对城市空间结构发展导致的城市环境污染、土地存量不足、人口膨胀等问题深入分析,对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系统梳理,顺应发展趋势实施变革;第二部分对国内外典型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包括第叁章和第四章,以国内外正在建设实践的生态城市和适宜居住城市为研究对象,开展生态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规律的实证研究,总结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征;第叁部分为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分析框架研究及方法,包括第五章,主要从传统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框架与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框架的比较上突出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合理性与可持续性,并对城市空间结构研究过程所涉及的数学方法进行梳理;第四部分为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实践案例探索,包括第六章,以苏州为案例对空间结构演变机制、城市空间结构发展评价和未来发展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包括第七章,对全文的工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阐述主要研究结论,同时认识和总结了下研究过程的缺点和不足,最后对生态城市空间结构未来发展方向和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本文特色与创新在于重点通过对中外生态城市形成发展规律的研究,探讨生态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和建设原理。本文对生态城市规划理论与建设实践探索,有助于推进生态城市空间结构再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叶林[6]2016年在《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认为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城市极为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安全屏障、农林生产设施和游憩服务基地,日益受到重视。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当建设行为的强烈干扰和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的强烈需求,论文基于多地的规划实证,对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范式进行了探讨。论文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生态整体规划思路,以土地空间资源配置为基础,以“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结构、功能组织、用地布局、关键控制要素为核心内容,构建衔接多尺度、整合多功能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管控技术、管理实施策略,以弥补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和规划范式应对绿色空间的不足,力图通过“有效保护、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实现绿色空间的“生态优先、绿色生产、宜居生活”。论文内容包括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本体认识:(第一章)提出研究概念、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系统认知城市绿色空间的自然、社会、经济多维属性,以及显示在土地空间上的复杂结构形态;辨析影响绿色空间演进的自然力与非自然力,以及局限绿色空间规划的相关政策背景。第二部分为规划范式讨论:(第叁章)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范式实证经验,揭示现行法定规划体系对绿色空间应对不足之处。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融合多种规划思想和方法,提出生态整体规划思路,探讨与现行规划体系衔接的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建构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空间层次、规划阶段及核心技术、法理地位、总体目标、利用分类和规划程序),作为指导具体规划的基本框架。第叁部分为规划管控技术:结合番禺、宝鸡、眉山、重庆等地实践,围绕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单元叁个法定规划层次,解析各层次焦点问题,衔接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要求,明确各层次规划主要内容和目标,针对重点管控内容形成核心规划技术:(第四章)在城市规划区,考量绿色空间发展战略,制订结构规划,形成分区管制政策指引;(第五章)在中心城区,组织绿色空间功能,制订用地布局规划,集成“六图一表”规划路径;(第六章)在用地单元上,建立“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编制模式,对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和关联边缘地带提出关键指标要素体系和控规控制模式。第四部分为实施管理创新:(第七章)借鉴国内外绿色空间管理经验,提出完善管理“政策群”,优化管理“工具包”,创新管理机制。

吴亚伟[7]2006年在《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建构初探》文中指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生态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生态建设中如何维护大地生命系统的完整和健康,实现人与自然、发展与环境的和谐,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命题。为探讨这一课题,论文以“城市生态”的理念为指导,认为城市生态必须包含物质范畴生态和精神范畴生态两个层面,进而将城市绿地系统上升到区域地理和精神文化的高度,提出了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概念,认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保护和生态营建是组织架构城市空间景象和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基于以上的认识和理念,论文首先对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作学科和概念上的解析,界定论文研究的范围。随后总结国内外城市绿化空间建设的理念传承,认清了城市生态的本质内涵和特征,从物质、精神、文化叁个理论层面构建了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理论的层面结构,并结合规划哲理观念的认识,提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规划的理性与非理性思维。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论文提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空间层级结构:宏观(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中观(城市绿地系统)、微观(城市绿地)的叁个空间层级。并在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功能特质认识上,提出其功能应该是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功能的复合。基于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叁者之间关系的认识和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生态特质的理解,对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生态建构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中观层面的城市绿地系统为研究对象,从城市绿地系统功能特质、城市绿地合理数量、城市绿地系统空间结构、城市绿地形态控制、城市绿地生态功能效益五个方面探讨了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构的途径。采用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针对国外莫斯科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国内北京、深圳、珠海、佛山国家级园林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了剖析与评价,总结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思维倾向和实践经验。最后,结合以上的研究成果,以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为一实证。从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演变和现状分析出发,发掘其优势与潜能。通过城市绿地系统与城市形态结构共轭关系的探讨,结合合肥市城市形态结构的演变规律,初步构想了以山景、水景、绿景为主导的合肥市城市绿地系统山水景象格局。依据市域绿化空间系统和城市绿地系统两个层级,规划理念、生态策略、生态构筑叁个方面,对合肥市绿地系统进行了生态化建构,并提出了规划实施的政策建议。

杨侃[8]2006年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布局结构初探》文中指出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引导下,西部新兴煤炭资源型城市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城市未来,人们认为资源应集约式开发利用,并且应积极采取保护措施缓和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 论文针对西北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特点,基于城市规划学、生态学、地理学和“建设性环境保护思想”等,通过对薛家湾城市发展中规划布局结构的分析和预测,建立适合薛家湾城市发展的布局结构,并根据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特征,提出适宜西北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的规划布局结构模式,达到指导人居环境建设、城市健康发展的目的。 论文将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生活服务基地的空间构成分为:居住空间、工业区空间、绿化空间系统和基础设施系统,结合薛家湾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各个空间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一一阐述,并总结几类空间发展的模式,得出薛家湾城市布局结构发展模式。论文最后通过借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研究的结论,结合薛家湾城市布局结构发展模式,演绎出西北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煤炭资源型布局结构模式和规划原则的论文结论。 笔者相信借用煤炭资源型城市快速发展积累的经济基础,结合人工修复自然生态环境的规划设计思想,解决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煤炭资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现实可行的。

于汉学[9]2007年在《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黄土高原地区的一个亚类型区和自然地理单元,塬面、沟坡、沟谷、川道构成了其独特的地貌特征、水文特征、侵蚀特征以及由此决定的生态特征。在长期人地关系相互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特征和经济特征。相对黄土高原其他亚类型区而言,这里虽然沟壑纵横,土壤侵蚀严重,但由于拥有平坦开阔的塬面且土壤肥沃,逐渐使其成为黄土高原一个人口和城镇密集区,因此黄土高原沟壑区是建构黄土高原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和防止生态破坏的主要区域之一,加强人居环境生态化规划方法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长期以来,由于落后的经济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相伴生,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化进程长期受到束缚,甚至处于萎缩的不正常状态。改革开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随着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加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城镇化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推动,城镇一改长期停滞不前的状态,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然而,由于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理论指导和共同认可的努力目标,难以形成有针对性解决当前规划问题的对策。城镇规划与脆弱生态环境相分离,造成生态资产流失,生境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生态和地质灾害频发,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城镇建设活动与地域空间相分离,导致城镇建设长期套用平原地区城镇化发展模式和城镇规划技术规范、规划标准,使城镇建设与平原型城镇趋同,适应脆弱生态环境的能力差。截至目前,对于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仍缺乏系统的研究,在生态规划理念和技术方法上存在空白,这些表象背后的实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为此迫切需要针对一系列涉及聚居、城乡、社会、经济、环境等问题进行综合整体研究,从认识论、方法论、对策论和技术手段等多个方面来探索一条因地制宜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途径。本研究以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立足于脆弱生态环境的地域空间,以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当代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手段,力求在黄土高原沟壑区相对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中,从全新的生态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角度来诠释人居环境生态化,建构具有区域特色的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框架、方法体系和优化模式。本研究力求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方面有所创新,主要体现在:①立足于黄土高原沟壑区完整的自然地理单元,把脆弱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相结合,把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与人居环境生态化相结合,把国内外人居环境生态化前沿理论与社会经济相对滞后的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相结合,针对黄土高原一个典型地貌区,来探讨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的人居环境生态规划方法。②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和复合生态系统理论为依据,建构了以区域、城镇、社区和建筑为纵坐标,以自然、社会、经济、人居系统为横坐标的研究框架和生态化综合评价体系,这种将不同层次的人类住区及其自然、社会、经济、人居系统纳入统一研究体系的综合融贯思路,与较为孤立的研究某一层面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有所不同的。③在分析黄土高原沟壑区城镇体系组织结构、人口空间迁居与自然地理单元关系的基础上,提出了以“黄土塬单元”为“人居环境生态化建设协调单元”的构想和相应的生态整体规划方法。④综合运用土地适宜度、土壤侵蚀敏感性和土地承载力等生态评价方法,对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系统垂直生态过程进行了量化分析,建构了不同类型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功能区划,从而为人居环境协调单元未来的土地利用方式、自然和人工生态系统空间布局和人口空间分布提供了依据。同时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底”原理对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生态系统水平生态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物质环境生态整体规划模式。⑤在总结黄土高原沟壑区水土保持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人居环境协调单元的生态支持系统概念,即塬面和沟壑小流域生态支持系统,从功能关系上明确了在人居环境规划中各类由人工参与和经营的绿地、水域的定位,明确了人工物质环境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共生互补关系,将长期笼统的“人化自然”空间概念内容具体化,从而在建筑科学与水土保持学之间架起了一座融贯研究和协同进化的桥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提供了能与自然生态环境建立动态联系的操作支点和工作对象。

张浪[10]2007年在《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及其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人工生态系统。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特大型城市快速出现,并呈现明显增多的趋势。本研究针对当前中国城市绿地系统在布局结构及其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薄弱点,以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为主要对象展开理论与实证研究。该研究以特大型城市发展的全球化为背景,针对当前绿地系统规划理论与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发展现状之间的严重失衡问题,借鉴系统论与进化论的理论原则,通过上海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建设的实践研究,提出并论证了城市绿地系统进化论。全文主要包括五部分研究内容。第二章着重界定了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的特点和内涵;第叁章对国内外城市绿地规划理论展开比较研究;第四章是国内外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横向空间比较;第五章是上海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的纵向历史和未来建构研究;第六章提出了指导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持续发展的理论——绿地系统进化论。本研究从逻辑起点、思维方式、理论构建及研究方法等方面看,具有五大创新点:一是首次以国内外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的布局结构及其构建为剖析对象的系统性研究。二是较为全面地解析了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这一最重要、最难实施的问题。叁是对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思维方式的突破。四是提出并论证了城市绿地系统进化论。五是首次从上海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规划及构建的纵(时间)、横(空间)两个发展轴,对特大型城市的绿地系统结构布局规划及构建进行实证性分析研究。

参考文献:

[1]. 基于城市空间文本观的生态城市空间系统及其评价研究[D]. 王珞珈. 兰州大学. 2016

[2]. 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D]. 毕凌岚. 重庆大学. 2004

[3]. 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D]. 薄立明. 武汉大学. 2015

[4]. 基于生物多样性理论的城市生态廊道系统构建研究[D]. 左莉娜. 西南交通大学. 2012

[5]. 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研究[D]. 郑毅. 兰州大学. 2016

[6].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叶林. 重庆大学. 2016

[7]. 基于生态理念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建构初探[D]. 吴亚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8]. 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煤炭资源型城市布局结构初探[D]. 杨侃.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6

[9]. 黄土高原沟壑区人居环境生态化理论与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于汉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10]. 特大型城市绿地系统布局结构及其构建研究[D]. 张浪. 南京林业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生态城市物质空间系统结构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