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的疗效论文_徐世林1,刘春莹2

徐世林1 刘春莹2

(1陕西中医药大学 陕西 西安 712046)

(2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 陕西 西安 712046)

【摘要】 目的: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另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Upro、SCr、BUN、尿红细胞计数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的疗效确切,能够有效改善肾功能,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5-0352-02

慢性肾小球肾炎(CGN)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高血压、血尿、蛋白尿、水肿等,起病初期症状不明显,病程迁延,肾功能慢性减退,最终发展为慢性肾衰竭。临床西医治疗虽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副作用大,疗程长[1]。本研究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来本院就诊的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表症为面色苍白,下肢明显浮肿,肢冷畏寒, 神疲乏力,舌质胖淡,腰脊酸软,脉沉迟或沉细,对照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39.63±2.04)岁,观察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37.21±2.52)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治疗,主要包括:低脂、低盐、优质蛋白质饮食,肾衰竭者宜低蛋白饮食;合理休息,劳逸结合;维持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等。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雷公藤多甙片,一次10mg,一日3次,口服,服药5周后依据患者病情减量,并遵循利水活血、健脾益肾为原则,予以中药方剂:黄芪30g,白术15g,菟丝子15g,山茱萸15g,茯苓10g,益母草30g,丹参15g,石韦15g。根据病灶加减:对水肿尿少者加地龙、猪苓、车前子;对尿检红细胞阳性或血尿者加小蓟、白茅根、仙鹤草;对高血压者加石决明、钩藤;对者血脂高加草决明、炒山楂、首乌;对多尿蛋白者加芡实、金樱子。以水煎服, 一天1 剂,分早晚两次服用,一个疗程60天,连续 2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查患者肝功能、血常规、24 h 尿蛋白定量(Upro)、尿素氮(BUN)、 血肌酐(SCr)。

1.4 评价标准

(1)完全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完全,尿蛋白持续阴性,或Upro持续<0.2g,肾功能无异常,尿红细胞消失;(2)基本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有明显所改善,Upro持续减少>50%, 肾功能基本正常,高倍镜下尿红细胞≤3个;(3)部分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有部分改善,Upro持续减少25%~49%,肾功能接近正常,高倍镜下尿红细胞≤5个;(4)无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实验室检查无改善甚至加重[2]。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l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检查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下降,观察组下降的尤为显著,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3.讨论

CGN在中医范畴归属为“虚劳 ”、“水肿 ”、“尿血”、“腰痛”,认为 CGN发生发展与外邪侵入、脾亏肾虚有紧密关系,可形成湿热、水湿、血瘀等,最终损及脏腑,虚实杂夹[3]。 CGN 可分为脾肾气虚型、肝肾阴虚型、肺肾气虚型、气阴两虚型四类型,其中脾肾气虚型在临床最为常见,本组方剂中,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具有益卫固表、补气升阳之功效,茯苓、白术具有健脾利湿之功效,益母草、丹参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效,菟丝子具有温补肾阳之功效,石韦具有清热凉血之功效,随病情变化加减。本研究观察组患者Upro、SCr、BUN、尿红细胞计数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的疗效确切,有效改善肾功能,极具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毛卫华,林丽,夏素芳.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肾气虚证型慢性肾小球肾炎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2,3(1):426-428.

[2] 卢占锋,张杰,李雪莲,秦二梅.肾炎合剂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2006,2(8):11-13.

[3] 马欣,王小琴.中西医结合治疗肾小球肾炎30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2(5):122-123.

论文作者:徐世林1,刘春莹2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2月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4

标签:;  ;  ;  ;  ;  ;  ;  ;  

观察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气虚证的疗效论文_徐世林1,刘春莹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