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导学模式的实践探究论文_陈晓娟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导学模式的实践探究论文_陈晓娟

摘要:当今,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尤其注重新课程的变革,初中地理作为学生认识世界的重要学科,也应改变教学模式。要想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地理思维,为学生的地理学习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用“以图导学”教学策略研究迫不可待。因此文章着重分析了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以图导学教学方法应用的意义出发,对以图导学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地理;地图导学模式;实践探究?

引言

初中地理课程作为初中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帮助学生认识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全面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以图导学教学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更加符合初中学生的客观发展规律,能够加强地理学科学习效率。教师从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教学方法应用的意义出发,对以图导学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

1图式教学的发展与认识

地理图式教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从教育技术角度的发展来看,图式教学至少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比较原始,教师利用粉笔在黑板上绘制板图、板画,这对教师的基本功要求很高,绘制出来的地图不能变形失真,且要让学生看得清楚,这样学生才能读得明白。第二阶段,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地图的种类和教学用的地图越来越丰富。此阶段,教师利用各种类型的地理挂图,能有针对性地讲授、解决地图教学中的难点、重点问题。第三阶段,计算机等教育设备的普及让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形式更加自由和多样化。人的认知过程是“形象—抽象—形象—扩展”的过程,所以,人类认知事物高效的方法就是图式法,正所谓文不如表,表不如图,因为图片是最形象化的语言、文字。

2“以图导学”融入初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2.1激发学生兴趣

地理学科作为一门抽象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通常偏向于理论知识的授课,而忽略了地理学科的抽象性特点,没有关注到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使得教学效率难以提高。而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进行以图导学教学,运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地理知识,帮助学生对地理发展的规律进行探索,既保证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也对学生地理学科学习兴趣进行了有效激发。

2.2拓展学生视野

初中阶段的地理学科教学是学生进行地理系统学习的基础,在初中之前,许多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知识了解较少,且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受到教材的局限。而通过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展现出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下的风土人情,了解到我国广阔的疆域以及世界的结构等等,通过直观的图片展现方式,使初中学生的视野得到极大的开拓。

2.3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初中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将学生全面发展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应用,引导学生根据地理图像自主进行地理信息分析,并将地理知识与生活中的地理现象等实际事物进行关联,在强化学生识图辨图能力的同时,强化学生对于信息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学会看地理图片,提升实践创新能力,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思考,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3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导学模式的策略

3.1利用填图游戏提升学生的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填图游戏是“以图导学”教学方法中的重要手段,让学生通过在图中填入已学知识,对地理知识进行记忆加深,通过知识与图像相结合,使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并提升地理知识运用能力,教师也能够通过学生的填图效果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然后对教学计划进行改进,并在填图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空间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展地理图片游戏是初中地理“以图导学”的重要环节,初中学生还是比较喜欢一些具备竞技性和趣味性的游戏活动,可以结合初中地理知识和学生认知来合理设计。教师就可以利用填图游戏加深学生对民族分布情况的记忆,在我国的地图上进行标记,改变了传统“死记硬背”的模式,加强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掌握。

3.2利用图片,夯实地理知识

在初中地理教学后,地理教师可以运用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夯实地理知识,使学生在掌握地理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将地理知识科学地应用于实际学习与工作之中。对地理教学而言,“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图片,这就要求教师深入挖掘地理教材内容,并结合地理图形做好课程设计,不断优化教学手段,地理图片形式多样,实践性强,在地理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可以通过合理选择地理图片,帮助学生夯实课堂所学知识点。例如在进行《水资源》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完成之后,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的知识点,运用箭头以图框进行简化的“思维导图”制作,运用有形的图片将地理事物内在联系表现出来。通过绘图方式学生在动脑动手过程中进行知识点巩固,夯实水资源教学内容。

3.3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

以图导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以图形为基础,将抽象的地理知识运用图片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明晰知识的同时,对知识形成质疑,进而发展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以图导学模式为学生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对知识存在质疑,并在教师的引领下分析、探讨知识,进而增强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运用以图导学模式为学生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提出问题。第二阶段,引领学生探究问题。第三阶段,学生得出讨论结果。开展探究性教学活动,能够促进以图导学模式更好地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中。

3.4利用读图析图提高学生地理综合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读图析图是学生的必备技能,使学生能够结合地图和相关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知识运用能力,打破传统的文字教学,提升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地理思维,为学生的地理学习生涯打下扎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地理差异》一章时,教师运用分层设色地图帮助学生分析我国地势特征: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的地理位置、地势特征以及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然后根据想过的地势等分析我国的河流走向、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分层设色图,逐渐分析出我国的南北方地区的动植物生长差异等,充分地提升了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地理知识运用能力,提升了学生的地理综合能力,充分体现“以图导学”教学方法的价值。

结束语

图片的教学形式要比以往的文字教学更有吸引力,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对初中地理教学而言,应重视图形表达在教学中的作用,采取图文结合启发思维、借助图像导入新课、开展地理图片游戏、结合教材分析图片等应用策略,最大化发挥初中地理“以图导学”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初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育教学工作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亨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以图导学教学模式应用研究[J].名师在线,2016(9).

[2]刘锐.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方法解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27):125.

[3]吴冬玮.初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模式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S2):347.

[4]孙钦英.以图导学模式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教育参考,2015(11).

论文作者:陈晓娟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

标签:;  ;  ;  ;  ;  ;  ;  ;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导学模式的实践探究论文_陈晓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