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红色文化引领学校文化论文_王镇

用红色文化引领学校文化论文_王镇

(桂平市江口镇胡村小学,广西 桂平 537229)

摘要:红色文化所蕴涵的精神内涵在新时代的学校文化建设中焕发出新的光彩和魅力。本文以红色文化引领学校文化为研究对象,总结出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涵,红色文化引领学校文化的必要性和主要作用。桂平市江口镇胡村小学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探索出用红色文化引领学校文化的有效措施。建造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文化长廊、举办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等措施让全校师生随时随地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

关键词:红色文化;学校文化;作用;措施

1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红色文化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追求独立自由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共同创造的优秀文化。红色文化蕴含的深厚精神文化内涵,在和平年代的今天依然焕发着新的光彩,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具体表现为忠文化、义文化、勇文化以及孝文化。

忠文化在革命战争年代表现为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在校园文化中有了更为具体的表现,教师要忠诚于教育事业,以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能以权谋私。

义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最主要表现主要是助人为乐。“义”的表现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对于小学生来说,它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中。当捡到钱物时,要想到失主的焦急,将钱物及时交到失物招领处。当发现有人破坏公物时,及时制止。发现有同学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等。

勇文化在抗战时期表现为英勇作战,不怕流血牺牲,历尽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在和平时代的校园中,勇文化表现为:不惧怕学习中的拦路虎,遇到难题沉着冷静思考;不小心犯了错误时,勇于承认并且改正;面临紧张的考试时,克服心理的压力,发挥自己应有的水平等方面。

孝文化也是目前学生们急需培养且最为重要的文化。革命前辈们为了孝顺自己的父母,为了让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才会勇于上战场,他们是孝顺父母的表率。现在很多孩子对父母不知感恩,不知道孝顺生养自己的父母,因此一定要加强红色文化中孝文化的传播。

2红色文化引领学校文化的必要性

经过革命前辈们的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革命前辈们用行动诠释了不畏强权、愈挫愈勇的民族精神。但是在战火的硝烟还没有彻底消散的今天,有很大一批农村学生由于受到各种网络错误思想的影响,缺乏对红色精神的认识,缺少了坚强、节俭、孝顺等传统的美德[1]。学习上,他们缺乏刻苦学习的毅力,自我放弃;同学交往上,他们大多以自我为中心,和同学相处出现矛盾的频率非常多;生活中,对父母的养育没有感恩之情,认为父母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不尊重父母。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因此老师们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变学生们目前的状态,而将红色文化引入学校文化中就是非常有效的措施。红色文化囊括了目前很多学生所缺乏的精神品格,因此桂平市江口镇胡村小学根据该镇的红色文化资源,将红色文化引进到校园文化中。深入挖掘一些学生缺乏学习毅力的原因,培养学生不惧困难的勇气和对自我肯定的自信心,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红色文化引领学校文化的作用

3.1有利于形成追求理想信念的价值取向

革命先烈们为了建立新中国这个理想信念而不懈努力,将革命先烈们这种追求理想信念的红色精神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有利于全校形成追求理想信念的价值取向。学生们的价值观尚未形成,求学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将可能影响他们一生,因此必须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学生们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2]。正确的理想信念是红色文化的精髓,桂平市于解放初期能够剿匪成功就体现了革命先烈对理想信念的追求,这种不畏艰难追求理想的精神是学生们精神世界成长的重要食粮

3.2有利培养友爱互助的同学关系

友爱互助的同学关系,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凝聚力,有利于形成全校齐心,共同奋进的氛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红色文化中就蕴涵着团结互助的教育内容,在桂平市的剿匪行动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四野四十五军一五四军461团的三个营通力合作、共同御敌,才能彻底消灭匪患。引入红色文化中的友爱合作精神,加强学生们的团结互助教育,有利形成团结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

3.3有利于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感恩教育

用红色文化内涵中的孝文化引领学校文化,以校园橱窗、班级板报、旗下讲话、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学生们每日耳听目睹,长时间的熏陶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不仅局限于感恩父母,感恩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感恩老师的教育,感恩农民叔叔辛勤的田间劳动带给学生们以食物,感恩帮助自己的同学等等。感恩教育可以改变一些学生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顶撞父母老师的情况。

4用红色文化引领学校文化的措施

建立以革命传统教育为特色的德育工作体系,切实开展以红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学校文化建设。定期举办实施红色教育的活动,办好红色文化专栏,提升红色文化教育的理念[3]。

4.1形成理念文化

将弘扬红色文化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理念,学校的课堂课外教育以及校园的文化环境建设都以弘扬红色文化为主要目的,从而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奠定良好的基础。

4.2贯穿精神文化教育

将校训校风以及教风学风融入红色文化的内容,以富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校训校风来影响全校学生的精神世界,同时以独特的教风和学风来影响全校师生形成一种乐教乐学的教学氛围。目前桂平市江口镇胡村小学的校训是尚德博学、知行合一;校风为尊师守纪,勤奋学习;

教风情况为博学勤谨、善导乐教;而学风为乐学善思、明理求真。

4.3重塑校园的环境文化

(1)加强校园的硬件环境建设,打造红色景观文化。在学校的围墙醒目处用图文形式介绍学校文化的整体构想,并且布置富有红色文化特色的文化墙。设置宣传红色文化的橱窗,将革命前辈们的故事和名言以宣传栏、黑板报、标语等形式展示,让全校师生们随时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3]。

4.4利用红色文化打造校园文化

(1)狠抓学校的教学常规、安全管理等各项常规管理。

(2)定期举行象棋、军旗以及跳棋比赛。

(3)定期出版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书画展和书法比赛。

(4)定期举行红色文化朗诵比赛。

(5)组建武术兴趣小组。聘请胡村武术队罗师傅对学生进行训练,江口镇胡村武术队参加2018年第七届澳门国际武术比赛,荣获15枚金牌、8枚银牌、3枚铜牌的佳绩。

(6)举行大课间武术操表演(精忠报国)等等。

参考文献

[1]尹明柴.高职院校 “红色旋律” 校园文化建设探析—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15,5(4):47-50.

[2]熊文清.论红色文化在高校班级建设的作用与实施策略[J].党史文苑,2016(9):68-70.

[3]徐柏兴.用红色文化推进校园文化建设[J].基础教育研究.2015(02):15-17.

论文作者:王镇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用红色文化引领学校文化论文_王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