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于课本是写好写景作文的前提论文_钱智容

立足于课本是写好写景作文的前提论文_钱智容

钱智容(四川省长宁县城北小学校 四川 长宁 644300)

摘要:写景作文更是学生的难点,在知道学生完成此类作文时,我再课堂上一般采取“立足课本,延伸实景,把握结构”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帮助学生了解写景作文的内在规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其中,立足于课本是写好写景作文的前提。

关键词:留心观察 写出特点 把握结构 恰当想象 借景抒情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9)03-0180-01

作为小学作文启蒙阶段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学生动笔困难最大的原因就是语言的匮乏。考虑到学生在这个阶段的身心发展,阅读规律以及阅读习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普遍还不能达到课程要求。这时,我们教师就要最好“引路人”,为学生逐步登上作文宝殿搭好“台阶”。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更不能忘记挖掘身边存在的“宝藏”——课文。

一、留心观察,写出特点。

美是到处都有,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一个地方美,美在哪儿?是这儿的花草树木,还是这儿的建筑独特?是小河清澈见底,鱼虾成群,还是山高林密鸟语花香……你认为这个地方哪方面最有特点,就写哪方面。不管写哪方面,必须紧扣“美”来写。《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就抓住了小兴安岭不同季节独有的景物特点,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写春天时,抓住树木、积雪、溪水、小鹿,写出了小兴安岭春天的美景;写夏天时,抓住树木、浓雾、太阳、草地、野花,写出了小兴安岭夏天的美景;写秋天时,抓住白桦、栎树、松柏、落叶、山葡萄、榛子、蘑菇、木耳、人参写出了小兴安岭的美丽与富饶;抓住雪花写出了小兴安岭冬天雪花飞舞、银装素裹的美景。

二、把握文章结构。

部编版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的学习要求目标明确提到“试着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根据语文三年级上册七单元的教学目标,于是我在进行段落教学时就指导学生用“先分后总”的结构写一段话。“先总后分”的结构是指段首句先对介绍的内容进行总结说明,然后分别从不同方面再展开叙述。《海滨小城》第六自然段,作者就是先用一句话“小城的街道也美”慨括了小城接到的特点,然后通过具体描述街道的舒适和干净来表现这一特点,这就是“先总后分”的结构。

在指导学生安排文章结构时,我就指导学生用“总—分—总”的方式来安排。“总”就是文章的总起或总结。“分”指的是分层叙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富饶的西沙群岛》首先概括了西沙群岛是个可爱的地方,然后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最后总写西沙群岛将会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这样来安排文章结构,可以使文章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文章的内容尽量采用“并列式”结构,并列结构可以从三方面来写,一是以时间顺序为结构,如《美丽的小兴安岭》这篇课文就是按照“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顺序写的,时间还可以采用“早上、中午、晚上”等。二是以地点的转移为结构,如《海滨小城》这篇课文,采用了“小城的庭院好美”“小城的公园好美”“小城的街道也美”的顺序;三是以方位的变换为结构,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就是按照海水、海底、海岛的顺序写的。我在教学写景作文《长宁真美》时,孩子们大多采用了以地点的转移顺序,分别写了小区、街道、校园、广场、菜市场、街道、淯江河……虽然结构一样,但是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们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是一次成功的写作课。

三、选好顺序,层次分明。

确定好写作的内容后,动笔之前先要确定好写作顺序,避免文章杂乱无章,层次不清,我们可以从上(下)到下(上)或从远(近)到近(远)的顺序来写,也可以先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写,也可以选用时间顺序,写这个地方不同时间所表现出的来的美。如《海滨小城》写了海滨的大海和沙滩,写了小城的庭院、公园和街道,作者就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的。

四、运用修辞,恰当想象。

在描写景物的时候,可以巧妙的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这样会使景物可感可触,仿佛就展现在眼前一样。尤其是在写景作文中,景物和植物的画面一目了然,想要内容丰富确实要费一番笔墨,这就要多把相似相连的事物多联想几个,多用“仿佛“”好像““似乎”“犹如”“好似”等比喻词去联想,主要联想景物的形状、形态等。如《海滨小城》中“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凤凰花的竞相开放、生机勃勃的特征。《富饶的西沙群岛》中“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西沙群岛“物产丰富”的特点。《海滨小城》中“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了榕树的茂盛。

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看到美丽的景色,我们应该教会孩子抒发一下自己的感情。比如我们刚刚学过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人拿西施来比喻西湖,表现出西湖具有婀娜多姿的美,更主要的是两者都具有天然的美,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湖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诗人借助景色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总之,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接触最多的就是我们的课文,其中不乏有要求背诵的优秀文章、段落,它们是学生最熟悉也是最拿手的资源,所以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更要注意到:背是为了学生深层次的内化,学是为了学生更自知地运用。

论文作者:钱智容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3月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立足于课本是写好写景作文的前提论文_钱智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