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吴俊义

吴俊义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骨科 213002)

【摘要】 目的:以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为切入点,总结如何提升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随机方式选择我院2014年01月~2015年02月收取的138例肱骨近端骨折病患,予以分组,A组=B组=69例。其中,A组选择锁定钢板方案,B组选择非手术方案,在观察所有入选病患治疗情况的基础上,对各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A组入选病患愈合时长(6.21±2.16)星期,B组是(7.68±3.12)星期;A组优良率91.30%,B组是68.12%;A组未出现并发症,B组并发症17.39%(12/69),表明A组在上述指标中均表现出极大优势(P<0.05)。结论:就肱骨近端骨折病患而言,选择锁定钢板方案可取得显著成效,还能改善病患临床指征,可推广。

【关键词】 肱骨近端骨折;锁定钢板;非手术方案;出血量;愈合时长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2-0060-02

肱骨近端骨折属于骨科临床常见骨折,小结节骨折、肱骨颈骨折以及大结节骨折均属于肱骨近端骨折,会累及到肱骨头、外科颈以及大小结节等组织,甚至导致肱骨头脱臼,影响病患正常生活。基于肱骨近端骨折病患而言,其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方案和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又以锁定钢板方案最为常见,实践效果也十分突出[1]。鉴于此,为了评价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本次研究以138例肱骨近端骨折病患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A、B两组,并分别开展锁定钢板方案以及非手术方案,重点探讨如何提升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介绍如下。

1.资料来源与治疗方案

1.1 资料来源

以随机方式选择我院20140年1月~2015年02月收取的138例肱骨近端骨折病患,予以分成A、B两组。A组共69例:年龄结构:最大75岁,最小25岁;性别构成:女性22例,男性47例。B组共69例:年纪结构:最大78岁,最小26岁;性别构成:女性25例,男性44例。治疗时,A组选择锁定钢板方案,B组选择非手术方案,分析2组入选病患的资料之后并没有发现过大差异(P>0.05),值得进一步对比。

1.2 方法

B组选择非手术方案,包括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方案、肩外展支架方案、悬吊石膏以及牵引方案等。在治疗环节,临床医师要结合病患病情选择适宜方法。此外,A组选择锁定钢板方案。(1)给予病患全麻,取其仰卧位,并选择三角肌的胸肌位置作手术入路。(2)以机体肩峰前侧肱骨头作为手术中心,并沿着皮纹的方向作切口,将切口长度控制在3厘米左右,使病患肩峰前角充分显露。同时,沿着前端三角肌和中间三角肌的连接处将三角肌直接劈开,使机体肩袖组织充分暴露。(3)沿着纤维的走形方向将机体肩袖切开,切开长度约2厘米左右,使病患肱骨头的关节面充分暴露,并对肱二头肌的长肌腱有效保护。(4)于C型臂X线的直视下给予患者骨折复位,使之结节解剖部位、颈干角以及肱骨头的后倾角都能够充分恢复。(5)以一枚长度是2.54毫米的克氏针给予钢板临时固定,再在结节间沟的外端安放锁定钢板,将固定螺钉顺利打入,避免对关节软骨造成伤害。(6)术后给予病患抗血栓类药品以及抗生素,同时定期予以复查。

1.3 评定指标

以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对病患治疗情况进行评定,满分是一百分,如果病患分数超过80分代表优秀;如果病患分数在70分至80分之间代表良;如果病患分数在60分至70分之间代表一般;如果病患分数不足60分代表差[1]。

1.4 资料统计

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予以分析、处理,对于一般资料,选择(x-±s)作为其代表;对于计数资料,选择卡方检验予以对比;对于计量资料间的差值,选择t予以检验。经对比后,如果组间数据明显表现出差距,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则选择P<0.05作代表。

2.结果

所有入选病患中,A组入选病患愈合时长(6.21±2.16)星期,B组是(7.68±3.12)星期;A组优良率91.30%,B组是68.12%;A组未出现并发症,B组并发症17.39%(12/69),A组在上述指标中均表现出极大优势(P<0.05),数据见表1。

3.讨论

近几年,国内运输业迅速发展,给人们出行以及旅游带来便利的基础上,车祸发生率也日趋增加,以至于骨折患者总数不断增多,肱骨近端骨折即为其中较为多见的一种[1]。由于肱骨近端与骼端邻近,同时还是大量肌腱韧带的一个附着点,当病患受伤以后,就会直接影响到肱骨近端功能,导致病患无法自主展开工作和生产活动[2]。而在治疗环节,通常给予病患骨折位置充分解剖复位,使之肱骨头内的血液能够正常循环,在确保骨折端整体稳定性的基础上,即可加快病患愈合速率[3]。

尽管非手术方案以及手术方案都能改善病患临床指征,但非手术方案临床效果有限,甚至延长病患愈合时间,所以临床上多以手术治疗为首选,其中尤以锁定钢板方案最为普遍。锁定钢板方案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在设计机体解剖型时通常不需进行预弯操作,有助于提升骨折复位水平[3]。不仅如此,锁定钢板方案还具有较强的抗拔出力,不仅创伤偏小以及体积较小,而且还能对机体软组织、骨膜等进行有效保护,使病患骨折范围内血液供应始终处于正常状态。除此以外,钢板上包含着小孔,通过以克氏针予以临时固定,即可帮助机体骨折顺利复位,有助于减轻病患的痛苦,同时还能帮助病患节省治疗费用[4]。

本次入选患者中,A组入选患者选择锁定钢板方案,B组入选患者选择非手术方案,当所有治疗程序均已顺利完成,予以复查后发现A组入选病患愈合时长(6.21±2.16)星期,B组入选病患愈合时长(7.68±3.12)星期;A组优良率91.30%,B组优良率68.12%;A组未出现并发症,B组并发症17.39%。由此可见,A组入选病患在愈合时长、优良率以及并发症等指标中均表现出极大优势(P<0.05),与邱勤业[5]等人的观点相似。

结果表明,就肱骨近端骨折病患而言,选择锁定钢板方案可取得显著成效,还能改善病患临床指征,可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孙祥水,楼跃,范毓华,唐凯,张志群,林刚,倪磊,刘飞,江波.三种内固定方法治疗大龄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14,35(01):6-10.

[2]王国栋,袁同洲,许诺,何斌,范磊,黄野,王云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入结合Osteoset人工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随访:22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15(43):8151-8154.

[3]牛学强,丁幸坡,刘福云,夏冰,董延召,郭永成.Sarmiento支具和闭合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近端骨折疗效[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16):1279-1280.

[4]刘军,鲁厚根,廖全明,孙之煜.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与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2,33(06):842-844.

[5]邱勤业,胡汉生,范震波,李穗,张华焕,余升华,杨展翔,李远辉,尹德龙.经皮钢板与解剖锁定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3,17(30):5569-5574.

论文作者:吴俊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11月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3

标签:;  ;  ;  ;  ;  ;  ;  ;  

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吴俊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