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杨燕论文_杨燕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杨燕论文_杨燕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在整个经济大环境的带动下,建筑业的发展也可谓是突飞猛进。然而,建筑主体结构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据着不可忽略的重要地位。本文从实际情况入手,针对当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立较为完善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法体系。

关键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有效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也有了十分蓬勃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建筑项目的不断增加、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业主对工程的整体质量也有了更高要求。这就需要建设企业严格做好质量检测工作,完善人员管理机制,切实提升施工人员的工作标准,确保主体结构的稳定建设。

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特征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有四大基本特征:第一,合法性。国家针对建筑工程安全质检工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文献,因而,必须依法执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确保每一步工作流程的合法性。第二,公正性。检测人员必须确保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出具完整的检测报告。第三,真实性。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数据结果必须真实,不得造假。第四,准确性。检测人员必须按照标准要求执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2建设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现状

目前,建设工程主体的检验和监测建筑工程工作存在很大的缺陷和漏洞,管理职能不明确,建筑工程工作质量监督和管理职能交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尚且不够完善,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下建筑工程的结构质量检验和监测工作留下了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

2.1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相关制度不完善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是以相关的各种法规和政策为依据的,由于国家和地方在建筑工程主体的质量检测相关法规和政策并不是很健全,并且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变动性较大,所以在实际进行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检测时就会出现很多困难和问题。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的工艺和技术越来越先进,但是相关的政策和规定却没有进行及时的创新和调整,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使得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实际检测工作与相关政策和规定脱节,制约了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和顺利进行。主要有部分监督部门管理职能混乱、缺失。不作为、乱作为,贪贿受贿等情况明显,或不依据法律法规政策开展监督和监察工作;施工人员因急于求成、追赶进度等原因,不遵从技术生产的规律,无视技术质量监管标准,一意孤行,盲目的施工。在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力下,最终“筑就”了建筑工程质量存在巨大隐患的“伟大局面”。

2.2质量检测工作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

如果质检人员未正确组装和使用检测仪器就进行质检工作,就很难保证最终的质检质量。其次,部分质检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质检操作不规范,这必然无法确保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工作质量。因而,必须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中严格控制人为因素的负面影响,不断完善相关的配套制度,做好检测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质检技能与责任意识,引导他们严格做好本职工作。

2.3质量检测工作要点认识不足

部分工程检测单位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内容中的要点认识不足,造成一些检测人员分不清工作中的轻重缓急,把一些重点检测工作放在后面,甚至出现错误,影响工程进度与质量。贫乏的技术手段,更有甚者暗箱操作,监督查验前,提前通风报信,查检成为应付一时的浮假工作。加之实地检验时,采取低级的技术手段,远远不能达到目前社会生产力水平下建筑工程的监督和查验标准,上述种种情况,共同造成建筑工程主体的结构质量未能达到标准的结果。

2.4质量监管纠错能力较差

建筑工程施工周期一般较长,技术应用复杂,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降低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质量。对此,需要质量检验监督部门对其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目前多数监管工作不够全面,针对相关问题只是给予相应惩处,并未注重问题的纠正,影响质量检测整体效果。

3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

3.1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度及技术标准

立足于当下、放眼于未来,结合当前工程检测领域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需求,借鉴发达国家的有关经验,进一步完善我国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方面的法律发挥、制度及技术标准,夯实建筑质量检测依据,使相关的检测工作有序、有效展开。如,针对当前出现的检测技术对当前的检测技术标准进行更新或补充,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提供可靠的法律支撑。

3.2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内容

在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质量检测过程中,需要对结构中钢筋保护层的位置和其中的钢筋数量进行抽查,并且对其中的钻芯、砌体和砂浆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这些都是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核心内容。除此之外,可以采用静态检测和动态监测的方式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抗压强度进行检测,回弹法、雷达法等都属于讲台检测的方式,而振动反演理论则是通过起振器的共振和脉动的推动共同完成对建筑工程主体结构的动态监测。

3.3外观检测法

在结构质量检测中,外观检测法是较为普遍也是非常适用的一种简单方法。检测人员以施工设计图为参考,通过观察建筑的外观和结构,对主体结构的质量进行初步检测。外观检测包括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细致观察整个建筑的外观是否有破损、裂缝等,一旦发现问题应做如实记录,并根据预定方案加以补修;二是针对结构的尺寸标准,查看与图纸是否有不符的地方,切实把握质量技术要求;三是检验建筑材料的安装与稳定性,材料的质量对建筑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应着重检查核对。在运用外观检测法进行主体结构的检测时,要严格按照质量要求和标准,需要检测人员具备高水准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也要有细心和耐心,有丰富的工作经验。

3.4混凝土质量检测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中,关于混凝土的材料检测是主要的检测内容。通常情况下,检测人员要根据现场的检测条件进行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来检测混凝土的施工结果,对于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性十分重要,通过对质量检测进行系统化的监督和管理以及对混凝土构件的检测两方面进行有效的操作后,会保证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工作有效顺利的开展。

结语

在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工作中,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是其重要的环节,其质量检测水平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还关系着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水平,不仅要提高检测人员的专业水平,灵活采取仪器检测、外观与尺寸检测、现场结构检测等方法,选用精准度更高的检测设备,保证建筑主体质量检测工作的正常进行;同时,还要加强质量检测工作的监督力度,强化监督意识,确保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促使我们建筑工程事业有个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宇.探讨建筑工程中主体结构检测的重要意义及常用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48):49-50.

[2]朱秀猛.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的检测途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66.

[3]秦军,阳巧玲.房屋建筑主体结构工程质量监理控制研究[J].居舍,2018(25):192.

[4]潘卫东.建筑工程实体质量监督中的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检测分析[J].智能城市,2018,4(16):59-60.

[5]陈建.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对策探析[J].建材与装饰,2018(43):50-51.

论文作者:杨燕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9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主体结构质量检测的有效措施杨燕论文_杨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