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潘彤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潘彤

(黑龙江省女子监狱医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69)

【摘要】目的:探讨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40例临床资料进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经综合诊治,13例治愈,17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临床有效率达92.5%。结论:对于青春期功血制止出血是要等待卵巢轴的成熟;育龄妇女出血,调整月经周期、恢复自然排卵;对更年期功血应快速止血,防止复发,诱导绝经。

【关键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治;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0-0060-02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占70%~80%,多见于青春期及围绝经期妇女。无排卵功血的临床特点是完全没有周期、不规律的出血[1]。根据临床分析,进行体外补充,调节性激素,而达到体内雌孕激素平衡,起到调经的目的,疗效满意。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6月收治的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40例,年龄15~52岁。其中青春期功血15例,绝经过渡期功血35例。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出血间期小于21天,月经量大于80ml,出血时间长大于7天。

1.2 检查诊断

阴道涂片检查雌激素水平多数呈轻度至中度影响。血清E2浓度相当于中、晚卵泡期水平;孕酮浓度<9.1mmo/L(3mg/mI),LH及FSH水平正常或 LH/FSH比值过高,并失去周期性波动。对已婚者应做为常规,未婚者治疗效果不佳者也应采取。子宫内膜活检可呈增殖、单纯性增生,复杂增生或非典型增生,无分泌期表现。B超检查发现小型肌壁间、宫腔内的小肿瘤以及卵泡发育情况[2]。

1.3 方法

1.3.1对于青春期,轻度功血可于月经第一日口服复方低剂量避孕药21天,停药7天,出血量多、严重贫血而又不愿刮宫的患者采用三合激素1支,肌内注射,每8h 1次,24h后出血量明显减少,后改为每日2次,1~2天后再减为每日1次,同时加服炔诺酮2.5mg:每8h 1次,用1~2天停用三合激素,若无出血,炔诺酮按1/3减量原则逐渐递减,一般5~6天达维持量(2.5mg/天)。从血止日算起共维持20~22天,如注射三合激素72h以上阴道流血仍不止,应考虑有器质性病变可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对于绝经过渡期及病程长的育龄期患者应考虑使用刮宫术。大剂量孕激素,连用20天,使子宫内膜呈分泌期改变,后在孕激素的长期刺激下,腺体萎缩,间质蜕膜样变,内膜较薄,撤药后失血量可大大减少。方法:炔诺酮5~7.5mg,每4~6h 1次,一般48~72h止血,以后改为每8h 1次,维持3天后逐步减量(递减1/3),至2.5mg维持至止血后20天停药,或用甲地孕酮、甲羟孕酮8~10mg,止血后减量,减至4mg每日1次维持。如按上述方法服药72h未能止血或防止中途出现突破性出血,可加用小剂量戊酸雌二醇(1mg/d)。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停药后月经周期连续3个月经期、经量正常,正常排卵恢复,黄体期大于12天,绝经过渡期患者血止后绝经,血红蛋白在10g以上,自觉症状消失。显效:经治疗后,月经周期、经量基本正常,但经期较长7~10天,或血止后绝经,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血红蛋白在10g以上。有效:月经周期、经期及部分自觉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血量减少,血红蛋白在8g以上。无效:以上各项均无改善[3]。

2.结果

40例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经综合诊治,13例治愈,17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临床有效率达92.5%。

3.讨论

无排卵功血的临床特点是完全没有周期、不规律的出血。由于内膜厚度不同,区域坏死及不同步的生长,因而出血量有多有少,持续时间和周期间隔时间有长有短。子宫内膜厚,坏死多,出血量多而且持续时间长。当卵巢内的卵泡发育生长而不排卵时,雌激素持续在一定的水平,子宫内膜无坏死脱落,主要症状是月经完全不规则,量可少至点滴淋漓,或可多至有大血块造成严重贫血;持续时间可由1~2日至数月不等;间隔时间可由数天至数月,因而误认为闭经。病程缠绵。出血前的闭经,闭经时间可长达数月至1年或1年以上。

快速止血刮宫是用机械方法将增厚的内膜基本刮净而止血。本法显效、迅速,还可了解内膜病理变化,除外恶变。诊刮时对宫腔大小,有无不平感,亦会有所了解,从而有助于鉴别诊断,对病程较长的已婚育龄期或围绝经期患者,应常规使用。但对未婚的青春期患者不宜刮宫,近期刮宫已除外恶变者,则不必多次反复刮宫。孕激素内膜脱落法即药物刮宫法。针对无排卵患者子宫内膜缺乏孕激素影响的病理生理变化,给患者足够量的孕激素,使增生的内膜变为分泌期,停药2~3天后内膜规则脱落,出现为期约7~10天的撤退性出血,内膜脱落干净而止血。需向患者交待,不要误认为功血复发。本法的缺点是近期内必须有进一步失血,若累积于宫腔的内膜较厚,则撤退出血的量会很多,可导致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故只能用于血红蛋白>60~70g/L的患者。为了减少撤退出血量,可配伍丙酸睾丸酮每日25~50mg与黄体酮同时肌内注射。在撤退出血量多时,可卧床休息,给一般止血剂,必要时输血。三合激素-炔诺酮联合用药是单独应用炔诺酮易发生突破性出血,且子宫内膜必须经雌激素准备,孕激素方能发挥作用,因此认为三合激素的止血作用较任何一种性激素单独使用的疗效好。

在上述激素治疗迅速止血的基础上,模拟性激素分泌的生理性节律,促使子宫内膜规律地周期发育和脱落,藉此改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反馈功能,疗程结束可出现反跳性排卵。重建规律的月经周期。

【参考文献】

[1]崔李宁,陈宝钧.无排卵型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46例治疗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1996(3):190-190.

[2]张红英.85例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4(4):229-229.

[3]陈继英,李霞.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5例临床分析[J].新疆医学,2006,36(1):90-92.

论文作者:潘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31

标签:;  ;  ;  ;  ;  ;  ;  ;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治疗分析论文_潘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