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创建优秀审计专业的建议与建议_审计学论文

专家学者创建优秀审计专业的建议与建议_审计学论文

专家学者为鼎力打造精品审计学专业建言献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专家学者论文,建言献策论文,审计学论文,精品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发展,审计学科体系的不断成熟与完善,人们逐渐将关注的视角转向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之中。顺应这种需要,2005年11月6日,南京审计学院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在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共同举办了“全国高校审计学专业课程建设与教材建设论证会”。会议围绕着审计学专业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探讨,梳理了审计学专业体系和课程与教材体系的建设脉络,取得了丰硕成果。审计署副审计长董大胜,厦门大学教授、福建省审计厅副厅长王光远,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党委书记秦荣生,中山大学教授李学柔、张立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宋常,西南财经大学教授蔡春,天津财经大学教授于玉林,清华大学会计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贺颖奇,审计署培训中心副主任章轲,审计科研所副所长崔振龙,南京审计学院院长王家新教授以及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院长时现教授等20多位国内审计学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

课程建设涉及到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个战略性问题。审计学课程建设要和学生培养方向、学科发展、外部环境三位一体或四位一体;要有主有次,要体现课程的理论性、实践性、层次性和相关性;要有宽阔的视野,同时要有前瞻性。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应该涵盖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审计学专业核心课和选修课四部分内容。大部分专家认为,审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该包括《审计学原理》、《企业财务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民间审计》、《建设项目审计》、《计算机审计》、《审计史》及《审计技术与方法》等。除此之外,专家们还对《内部控制学》、《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公共管理学》等是否应该纳入审计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中提出了不同的意见。

在认真听取了专家们的发言后,董大胜副审计长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并对审计学专业课程建设和教材建设问题提出明确具体要求。

董大胜指出,审计事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要想进一步办好南审,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审计学科发展、优化课程设置、促进教材建设势在必行。他对如何促进审计学专业发展、教材建设、加强学科间的融合、优化基础课程和课程设置、适应社会需要开辟新课程、更好地促进审计理论与审计实践的结合、搞好审计案例教学提出了建议。他要求南京审计学院与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会同有关部门,依靠社会力量,把审计学科教材建设工作扎扎实实做好,编辑出版一批有特色的教材。

董大胜建议南京审计学院的办学方向应该定位为“突出特色,面向宽泛”。唯有“突出特色”,才能提升审计学专业发展的竞争力。而“面向宽泛”有两个含义:第一,面向全方位审计而不仅仅是国家审计;第二,面向审计学专业外的其他经管类专业的行业。

在审计学专业建设方面,首先要争取使审计学科成为独立的二级学科,而后,在这样的学科设置下建设审计学专业;其次,要有结构合理的核心课程,真正体现核心课程的核心性,同时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复,因此要合理界定课程边界。

在核心课程设置方面,要有《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同时,不能丢掉注册会计师审计,要在教材中尝试设置CPA审计内容,但是要注意避免内容重复。

王家新表示,南京审计学院一定把会议的成果落实下去,扎扎实实地抓建设、抓管理、抓学科、抓师资、抓教材,同时真诚地希望各位专家学者能够时刻关注审计事业,关注南京审计学院,为审计学科的发展建言献策。

标签:;  ;  ;  ;  ;  

专家学者创建优秀审计专业的建议与建议_审计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