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构建论文_刘长俊

浅谈“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构建论文_刘长俊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崆峒镇学区 744000

近些年青少年离家出走、自杀、犯罪、校园欺凌事件屡见报端,我们的新闻媒体、社会舆论也一次次地将学校和教师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纷纷指责学校教育的种种弊端,谴责教师的不负责任。把青少年身上的不良行为都归咎于学校教育的不足与失误,我认为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傲慢与偏见。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教育功能各有特性,是不可轻视和无可替代的。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社会和家庭担负着教育孩子成人的共同的教育使命和社会责任。如果三方面教育步调一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他们的合力就大,效果就好。反之,力量就会削弱。那么如何协调整合三方面的力量,更好地对学生实施教育和影响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重视品德的养成,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一个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家庭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虽然家庭教育没有学校教育系统、专业,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个性、人格、意志、是非观念和品性等方面的影响是学校教育远不能及的。我个人认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现在的父母,他们把过多的时间、精力和心思放在了孩子的成绩、特长的培养上。而忽略了对孩子责任感的教育。这就使得孩子长大后只知道以自我为中心,而不会去尊重关爱他人,也就更谈不上“敬业乐群”、“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从相当多的家庭悲剧中体会到:没有父母爱的孩子是不幸的,得到父母溺爱的孩子是更其不幸的。从药家鑫、李启铭到李天一,这些孩子在父母的羽翼下过着娇生惯养的生活,却不懂自己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需要承担的责任。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习惯了享受,从来不懂得还需要付出。他们的父母为使自己的孩子过上舒适安逸的生活一掷千金,但最终这些孩子却要为自己的不负责任买单。孩子幸福、成功的翅膀就此折断。如果说陈宇华用她的成功诠释了托尔斯泰所说的“有无责任心,将决定生活、家庭、工作、学习成功和失败”,那么这些孩子责任心的缺失无疑会给“养不教”的父母和自己带来无尽的悔恨和痛苦!在千千万万为了孩子呕心沥血的父母们期望孩子成龙成凤的年代,培养孩子的责任感才是当务之急。

2.给孩子定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伴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父母们越来越关心孩子拥有物质生活质量的好坏,给孩子购买游戏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在满足孩子的需求的同时,我们的家长却忘记了给孩子制定使用的规则。这就使得孩子们在拥有了惊喜之后便开始肆无忌惮地玩游戏、上网,家长有“失控”的感觉。因使用前没有进行事先约定,家长的管理因缺乏可依据的标准,事后的处罚必会遭到孩子的质疑与反抗。现代社会,大多数家庭重视培养孩子的知识教育和智力开发,热心培养孩子的琴、棋、书、画。对于孩子的自私任性、不诚实等行为总认为是小问题,只要是孩子的要求,家长就会尽量满足,而不考虑这个要求是否合理;孩子犯了错误,即使是涉及做人的根本,家长也是温言软语不予批评或惩罚;孩子在学校受到批评,家长总是先挑学校和老师的毛病,而不是考虑自己孩子的问题。最后甚至演变为,不愿意让孩子受到任何委屈,如此一来习惯了家长“尊重”的孩子,一旦家长开始讲规则,孩子便很反感,一管就跳。而缺乏规则意识长大的孩子,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也将会给其未来的发展造成障碍,给别人带来诸多困扰。

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努力构建和谐校园

学校教育肩负着塑造人的完美人格和高尚精神世界的基本职责,它不只是教给学生知识,更要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成才,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孩子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1.养成教育是“和谐校园”的保障。当代孩子的教育问题越来越复杂,看看现在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自制力特差;追求享乐,安于现状,不求进取;不讲责任、权利、义务、法制;对人对事冷漠,善恶不分,美丑不辨;游戏厅、网吧成了感情寄托的地方;满嘴“妈的”“你娘的”等脏话已经是司空见惯。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个习惯问题,因而抓养成教育也自然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形成人生观的阶段,是进行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和最佳阶段。作为学校,应抓住这一时期,重视和努力抓好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人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为什么不少学生知道《守则》、《规范》,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对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着眼细节,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学生因知识浅薄,经验欠缺,经历短浅,对事物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应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生活习惯抓起,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升旗、进出门的礼仪,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训练,培养他们从小养成文明礼貌、仪表端庄的品质。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

2.实施科学惩罚,让学校教育更具阳刚之气。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指出:“教育者的任务是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

爱学生,就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对于有碍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不良习惯、错误言行,甚或是有悖于社会公德乃至触及法律的恶劣行为,学校和教师有义务更有责任对其进行适当的批评和惩罚。

三、营造良好社会氛围,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1.完善法律法规,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在我国有关未年人的各项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对未成年人权利的规定,有许多属于原则性条款,只有大概的内容和行为方向,对实际操作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没有详细明确的界定,这就造成了有法却无法依,明知未成年人的权益被侵犯却无法去保护或说是无力、无效保护的局面。由于对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缺乏足够的约束力,就极易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使法律的尊严和实效大打折扣。

如何形成完备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律体系,不仅要依靠我国人大、政府、法学界及法律工作者们,还要积极推动全社会贯彻落实国家有关保护未成年人权益、实施义务教育、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法律法规,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只有自上而下地制定与规范,我国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体系才能至臻至善,才能适合未成年人法律特殊性要求。

2.依靠政府力量,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社会教育的好坏依赖于整个社会教育大气候的形成,这需要全社会较长时间的努力。依靠政府各职能部门的力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给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加大查处黑网吧和电子游戏经营场所,加大对淫秽书刊、网络、影像资料等的查处力度,认真抓好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加强青少年活动阵地建设,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都来关心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密不可分。必须正确处理三者的辩证关系:家庭教育要适应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要求,并支持和配合好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要依靠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和配合,充当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桥梁和纽带;社会教育要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基础。三个方面互相配合,协调一致,才能确保未成年人的教育取得良好成效。才能振兴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工程”。

论文作者:刘长俊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0月总第2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  ;  ;  ;  ;  ;  ;  ;  

浅谈“三位一体”教育体系的构建论文_刘长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