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本科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

互联网时代高校本科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

互联网时代高校本科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刘新萍,袁佳蕾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摘 要: 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高校本科教学模式改革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要素。传统的教学模式多以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为主,导致“教”“学”之间的严重脱节。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与产生原因,并基于互联网时代的特点,提出高校本科教学模式改革的路径。文章提出,应创新高校评价机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建立精准化、参与式、实践型、个性化、交互式教学模式,完善师生间有效沟通渠道,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关键词: 高校本科教学;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困境;创新对策

一 问题的提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而人才培养是实现高等教育强国的根本路径之一。在人才培养的诸环节中,高校本科教学至关重要,也得到国家到地方各级部门的不断重视。从2001年开始,教育部不断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1]4号)、《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等文件,旨在推进高校教育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通过位置数据网格化处理[7],在地理上将有效区域等划分为2500个网格,将每个网格区域内存在的任务总数记为qi个,(i=1,2,,,835)

2018年6月21日在成都召开的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长陈宝生提出,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提升大学生的学业挑战度,并强调“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大学要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引导学生求真学问、练真本领。[1]2018年8月22日,教育部印发《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要求全面整顿本科教育教学秩序,严格过程管理,明确规定要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而教学质量的提高的关键在于对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填鸭式”“满堂灌”等方式展开,缺乏对学生学习需求的把握以及对实践的回应,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以至于学生不能吸收并理解教师所教授的相关理论的内涵,更无法将理论应用到对实践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互联网时代给传统的本科教学模式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根据2019年2月2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普及率已达到59.6%,其中年轻的学生群体是网民的主力军之一。[2]一方面,学生群体可以快速熟练地利用互联网查询信息,他们拥有较强的信息搜索能力,然而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学生们在快速搜索信息的过程中,有可能会因为过于依赖网络而缺少独立思考以及辨别信息的能力。[3]另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学生的知识面极大地扩张,普遍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并且他们思维活跃、创造性强。这些新变化对传统的大学本科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教师如何能把握学生的需求,摆脱教条式的灌输与死板的教学模式,成为当前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关键。

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本位、价值导向和模式创新的观念体系,对教学模式改革具有借鉴与启示意义。[4]本文即在此背景下,分析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困境、问题与原因,并提出在互联网时代以“参与式”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模式,旨在为高校本科教学模式的转型给予一定的实践启迪。

2.1 疾病控制效果 干预前,两组PANSS量表、Herth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前6h及分娩后1周,观察组PANS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Herth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 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分析:“教”与“学”的脱节

第三,缺乏学习主动性。当前学生习惯了教师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愿意主动思考或开展探究性学习,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仅在课堂听讲,缺乏课后思考与自主学习。

(一)教师方面

1.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在教学内容上,教师更多根据理论教授的必要性编排教学计划,缺乏与实践的联系,更无从谈起精准的学习资源和针对性、个性化的指导。在此状况下,多数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不感兴趣,甚至上课睡觉、打游戏、刷微信微博等,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3.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互动。尽管高校通过网络课堂、坐班答疑等方式敦促师学生间的互动交流,然而这些方式的实践效果有限,更多成为教育评估的摆设,以至于教师不了解学生的需求,无法进行针对性变革,不能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调整,在个别学生对所教内容产生疑问和困惑的时候,教师也不能够及时知道并精准地为其答疑解惑,造成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2.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当前高校普遍教学方式单一,主要通过讲授式进行被动学习。大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讲授知识技能,布置作业任务。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完成作业,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因而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教师也缺乏创新教学方式的动力,一方面,创新可能会带来负面结果,新的教学方式不一定能够被学生所接受,以至于教师不敢随意突破既有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即使教师有想法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但不知如何创新。

二是人口增长因素。有利面是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得到了有效控制,节水理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减轻了资源压力;人口空间流动改善了部分地区的资源过载状况。不利面是人口持续增长,农田灌溉系数仍较低,城市人口舒适性需求持续提升,水资源缺口依然很大。

(二)学生方面

首先,学习态度不端正。不重视学习,认为学校学习的内容与未来工作无关联。有学生提出,“上课讲的内容与毕业后要从事的工作并无关联”,因此选择上课时复习考证类科目,放弃课堂学习内容。尤其对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就业压力格外明显。根据国家公布的2015-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来看,人文社科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远逊于理工类专业的毕业生,很多学生最后的就业选择远远达不到自己最初的就业目标。这种严峻的就业形势让人文社科类的学生并不重视本专业的课堂教学,转而走向功利的课外“考证”类学习。

其次,缺乏学习兴趣。有学生反映,“老师教授的内容离自己很遥远”,导致“听课容易走神”,“理论不知道有什么用”。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差,走向“不想听课”“听不懂课”“干脆不听课”的恶性循环,极大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截至2013年9月,兵团饮水安全工程规划内的83.52万居民、12.58万学校师生的投资计划全部落实并下达到项目师,累计落实中央投资4.960 4亿元,兵团本级累计配套0.570 9亿元,为切实解决好兵团农牧团场职工群众饮水安全奠定了基础。

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将知识学习作为教学目标,采取粗放型教育方式,缺乏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与交流,突出表现为“教”与“学”的脱节,是当前教育质量无法提高的关键原因。本文对多名学生开展访谈,从中分析了当前的“教”“学”脱节的现状与困境。

三 传统教学模式陷入困境的原因分析

首先,创新互联网时代的高校评价机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创新。互联网时代的思维方式为教育评价提供了崭新的思路,教师教育质量的好坏应通过大数据方法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5]利用大数据进行教师评估工作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要树立发展型教师评价观。通过教师教学数据库记录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态度、情感、策略以及心理变化等方面的微观表现,为开展教师成就评价提供更加细致和全面的数据支撑,以尽可能地降低以往教师评价中对成绩的片面考察以及学生群体的主观意见。二是实现评估结果的可视化。利用学习分析技术对教师教育活动进行统计处理和深入分析,以改善学校现有的评价方式,并通过大数据可视化技术,以图形化的方式直观、生动地呈现教师各方面的发展数据,尤其是教学质量数据,在此基础上给予教师个性化、针对性的反馈以及物质、情感等方面的激励,以科学有效地推动教师主动创新教学模式。同时,评价结果的动态反馈,有利于及时发现教学模式创新中的问题并进行修正。

这类信息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它为医生提供了病人来源和病人必需返回的家庭的情况,因此这通常有助于改善预后,提供了返家后治疗的大致情况,或是记录了病人返家后应有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当病人仍在病房之中,而且通常是在问题尚未恶化之前,这类信息也给社会工作者提供了发现病人现存的特殊社会问题,或是医疗性—社会性问题的机会。

其次,“不敢创新”。多数学校对教师评估过多依赖于学生对教师的评分,导致部分教师担心教学模式的创新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以至于在教学评价中评分过低,而过低的教学评分又会给自身职称评定等关联,最终教师们甘作平庸,不敢冒风险进行教学模式创新。

第三,“不会创新”。由于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渠道,导致“不了解学生需求”,当前很多学生反映,在课堂上,由于大学课程班级规模普遍偏大,缺乏与教师的有效和深度互动。而课堂时间外,又很少能见到任课教师。因此,能与教师的单独交流机会很少,教师不了解当前学生的特点,也就无从谈起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动力与方向。

四 互联网时代创新高校教学模式的策略选择

互联网的广域性、远程性和开放性使得知识生产和传播突破了时空局限,引起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等教育基本要素之间发生实质性与结构性的变化。通过利用大数据分析更清楚的了解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诉求,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教育模式的变革进行针对性创新,可以带来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传统教学模式带来的问题已经得到各界的普遍认同,然而在实践中教师们受体制机制的困境与自身主观意识的缺乏,“不愿创新”“不敢创新”“不会创新”成为传统教学模式陷入困境且不能创新的主要原因。

其次,构建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化教学模式。互联网带来了爆炸式的信息与数据,“大数据”之“大”,就在于将各种分散的数据,彼此联系,由点而线,由线而面,由面而层次,更能清楚地理解事物的本质和未来的取向,从而实现精准化管理与服务。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为高校教师的教学模式创新也带来了新的机遇与启发。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较,基于大数据的精准化教学模式便于更清晰的发现学生的需求,便于领导者进行智慧化决策,使教学内容从供给端精准投放到需求端。

首先,“不愿创新”。当前高校管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对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视力度不足,尚未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即使有部分教师愿意创新,但由于缺乏经验,学校缺少在此方面的培训或学习机会,以至于找不到创新方向,最终即使创新也以失败告终。

1.3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第三,转换教师角色定位,建立参与式为主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堂,多采用基于经验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在互联网时代,学习更多是一种学生的自组织行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中心和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更多的是为学习者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唾手可得,大学教师的主要角色不再仅仅是知识资源的传递者,而更应该是学习资源的整合者,从教学活动的主体逐渐转变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6]因此应依托网络平台,整合已有课程资源,实现数字化课程资源的优化和集成。[7]教师的职责是秉承“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整合优秀的网络学习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扩展。同时,教师还可以创新教学手段,如采取微课、慕课,实施翻转课堂或混合式教学,[8]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减少因缺课等带来的学习落后等问题。

第四,改革教学内容,引入多元化实践型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固然重要,然而更应引入多元化实践教学,加强学生对实践的理解。通过建立“实践活动→对实践活动进行分析总结→再实践”的良性循环来加深对教学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构建课程知识体系和掌握知识的实际运用技巧,[9]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在此方面,除联系社会组织与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外,也可采用翻转课堂的做法,让学生对生活中遇到的案例进行分析,并在课堂上进行公开展示,这一方面锻炼了学生对实践问题的思考与研究能力,另一方面对学生的表达沟通、逻辑思维也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第五,基于大数据的个性化教学模式。个性化教学强调对学生进行分类,按照特点逐类满足其学习需求。学生的个性特点、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未来职业方向等诸多因素的差异都会影响学生具体的学习需求,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学生学习需求数据库,跟踪记录学生历年在各大网络学习平台上的学习需求,并统计学习需求的频次,结合学生基本信息数据库中学生的基础信息进行对比和分析,得出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征,并给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可能感兴趣教学内容的推送,从数据上保障学习需求的精准化识别。同时,应对课堂教学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发现学生的真实情况,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哪些同学对理论部分较为感兴趣,哪些同学对实务较为关注,通过数据分析,将与学生学习相关的信息直接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10]

第六,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多样化沟通渠道,建立交互式教学模式。当前,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为师生互动提供了有效的渠道。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各种社交平台与学生进行在线交流,跟踪了解学生最新思想动态,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难困惑,大大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实现师生双方在学习上和生活中的良性互动。同时,互联网平台也为学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更丰富的渠道,由以前单一的师生互动变为师生、学生等主体共同参与的多元互动,如可以采用学生互评作业的方式,让每一次作业都有“读者”,让每一名学生可以从其他学生的作业中相互学习。

五 小结

互联网时代为高校本科教学模式的创新带来了机遇,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手段与大数据的方法,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最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教学模式从粗放式向精准化、个性化转变,极大降低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教师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革,可以创造轻松学习、快乐学习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不断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学习支持和评估反馈,以此打通“教”“学”之间的隔阂,真正让教学为学生服务,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经济日报. 对大学生要“合理增负”,40%的人后悔“虚度 大 学 光 阴 ”. https://m.xianjichina.com/news/details_83217.html?from=singlemessage. 2018-09-06.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统计报告[R/OL]. [2019-02-28] [2019-03-26].http://www.cac.gov.cn/wxb_pdf/0228043.pdf.

[3] 邹统钎,黄琳琳.网络时代“90后”特点及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4,(01):39-41.

[4] 党建宁,杨晓宏.互联联网思维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价值观瞻与设计创新[J].电化教育研究,2017,(11):108-114.

[5] 杨延龙.大数据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与信息化变革[J].外语电化教学 . 2017,(8):56-59+84.

[6] 荆全忠,邢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教育探索 ,2015,(9):98-100.

[7] 徐定华,彭慧.建设数字化课程,开展高校课程教学模式创新[J]. 中国大学教学,2012,(8):23-25.

[8] 鲍崇高,张健,赵欣,等.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升基础课程教学质量[J]. 中国大学教学,2017,(3):59-62.

[9] 孟沙沙.基于“互联网+”视野的管理学课程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颠覆式创新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7,(7):18-19.

[10] 阚淑丽.大数据背景下的高等教育模式研究[J].软件和集成电路,2017,06(17):66-69.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Internet Era

LIU Xin-ping, YUAN Jia-lei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siness School, Shanghai)

Abstract: Improving the teaching quality is the core task of high education. The reform of the teaching method for the undergraduate is significant.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is mostly based on “spoon-feed education” or “cramming education”, which leads to a serious disconnect betwe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lemma and causes of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proposes the path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method reform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era. This paper insists that we should innovate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universities, encourage teachers to innovate their teaching methods, and establish precise, participatory, practical, personalized and interactive teaching methods,which could improve the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 teaching.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eaching in universities;Teaching methods; Internet era;Problems;Innovation

本文引用格式: 刘新萍,等.互联网时代高校本科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9,6(61):49-51,70.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61.019

基金项目: 本文是上海市重点课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刘新萍,女,汉族,山东莱芜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博士;袁佳蕾,女,汉族,江苏无锡人,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标签:;  ;  ;  ;  ;  ;  

互联网时代高校本科教学模式的困境与对策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