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我国就业形势及对策_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未来十年我国就业形势及对策_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未来十年我国的就业形势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未来十年论文,就业形势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未来十年,即2001年~2010年是我经济发展与经济改革的关键十年。按照中央的战略部署,在这十年中,我国要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在1995年的基础上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还要顺利完成加入WTO后过渡期的调整任务。在完成上述任务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即庞大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这一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并由此牵制改革开放及经济建设的速度和进程。因此,我国应当把就业问题放到战略高度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基本态势

人口总量过大、素质偏低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我国尽管从80年代初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育龄人口比例偏高,近20年来人口总量仍在迅速增加,1999年达到12.59亿,与1980年相比净增人口2.7亿,相当于美国人口的总和。在人口总量既定的条件下,影响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基本因素有以下三个:(1)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及其劳动参与率;(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3)城镇在业富余劳动力向社会排放的速度。下面分析以上三个因素对我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

1.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及其劳动参与率

我国劳动法规定,年满16岁方可参加社会劳动。因此我们以16岁为限界定新增劳动年龄人口。作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人口及社会从业人员的历史资料计算了我国1978年~1999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详见表1。

从表1数字看,1995年之前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一直在70%上下徘徊,1996年以来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降到60.1%。这种变化与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使青少年就业年龄推迟有关。目前的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只可能进一步下降,不可能再回到1995年之前的水平。由1985年~1994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所决定,未来10年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仍比较大。2001年~2006年期间大体在1600万~1800万之间,2007年~2010年期间在1300万~1500万之间。根据表1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的经验数字和我国1985年~1994年期间人口增长数字,可以对未来1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供给量进行预测。我们假设未来10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分别为55.0%、57.5%和60%,预测结果见表2。

表2中列出的三种预测值表明,2001年~2005年期间,我国新增劳动力供给量仍将维持在1000万人左右;2006年~2010年期间新增劳动力供给量在700万~900万之间。可见未来5年内,新增劳动力就业的压力仍比较大,从2006年开始将逐步有所缓解。

表1 1978年~1999年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劳动参与率

年份年均新增劳动年年均新增劳动 新增劳动年龄人

龄人口(万人) 力供给(万人) 口劳动参与率%

1978~1980 1602.0 1110.569.3

1981~1985 2034.4 1441.870.9

1986~1990 2037.6 1402.268.8

1991~1995 1336.6 947.8 70.9

1996~1999 1197.0 719.3 60.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年)有关数字计算。

注:①《中国统计年鉴》中1990年全国从业人数比1998年多出8580万人,且不等于分行业人数的总和,此数字显然不能正确反映1990年我国从业人员实际增加的数量,因此在计算1986年~1990年期间年均新增劳动力供给量时1990年的从业人数以该年度分行业从业人数的总和为计算依据。

表2 2001年~2010年新增劳动力供给预测

(单位:万人)

劳动参与率% 55.0%57.5%60.0%

2001

944 987 1030

2002

911 952 994

2003

986 1031 1076

2004

949 992 1036

2005

923 965 1007

2006

896 937 977

2007

820 857 894

2008

741 775 809

2009

740 774 808

2010

733 766 80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资料计算。

2.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农业国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这是不可违背的客观规律。转移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在不断提高,富余劳动力在不断生成;另一方面是由于非农产业的比较利益高于农业,利益杠杆不断吸引农民进入非农产业。改革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在加快。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途径主要有三条:(1)通过用人单位招工进入城镇正规部门就业;(2)就地进入乡镇企业就业;(3)自由流动进入城镇非正规部门就业。

1978年以来,通过第一条途径进入城镇正规部门就业的农业劳动力大约2000万人~3000万人;在农村乡镇企业新就业的农民有1.1亿左右;另外有6000万到8000万左右的民工自发流入城镇务工经商。20年中我国已有2亿多农民转入非农领域就业,平均每年转移1000万人左右。1992年我国农业就业人员绝对数首次出现比上年减少的现象。1992年~1997年期间平均每年减少大约310万人。但直到1998年我国农业就业人数仍占全社会就业总人口的47.5%,转移的任务仍很繁重。据美国经济学教授盖尔·约翰逊研究,今后3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将以年均3%的速度减少。(注:盖尔·约翰逊:《中国农业调整:问题和前景》,《经济学家》1999年第6期。)按这一预测计算,2001年~2010年期间,我国现有农业劳动力平均每年要有850万人脱离农业领域进入非农产业就业。

3.城镇在业富余人员的释放

我国城镇在业富余人员主要存在于公有制企事业单位。改革初期劳动部门估计,我国公有制单位的富余人员达约在2500万人~3000万人左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我国公有制企业下岗人数逐年增多,至1997年下岗人员累计已达1435万人以上,占富余人员总量的50%左右。尚有50%左右的富余人员在今后数年内将逐渐转入其他单位就业。而且随着技术进步速度的加快,企业资本有机构成还会不断提高,由此可能产生新的富余人员。他们会进入社会劳动力市场,形成新的劳动力供给。表3反映了1998年国有企业与外资及港、澳、台企业在人均资产、劳动效率等方面存在的差距,从一个侧面说明国有企业富余人员过多的问题并没有完全得到解决,精简人员的任务仍很繁重。

根据表3中的有关数据可以计算出国有企业人均资产与外商投资、港澳台投资企业同类指标的比值为1:1.42:1.33,人均总产值之比为1:2.44:2.36,人均增加值之比为1:1.75:1.78;人均利润之比为1:4:3.79。以上述企业人均资产之比为基础,国有企业按人均增加值计算的劳动效率只相当于外资和港澳台企业的74%~81%,如果按人均利润计算国有企业的劳动效率仅相当于后者的35%左右。这些数字验证了国外学者对中国国有企业富余人员比率的估计。日本学者认为,如果用与外资企业在劳动生产率方面的差距来测算,国有企业过剩人员的比率高达60%。(注:《日专家展望二十年后的中国》,《参考消息》2000年4月11日。)如果按这一比例计算,我国国有企业富余人员多达4000万以上。按照我国劳动部门提供的数字计算,今后还将有1500万富余职工从国有部门释放出来,每年大约要解决1500万人的再就业问题。再加上现存下岗未就业的634万人,每年要解决200万下岗人员的就业问题。

表3 1998年工业部门国有与外资及港、澳、台企业状况比较(单位:万元)

企业类型 国有及国有 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

指标 控股企业 企业

人均资产 27.50

39.12 36.50

人均总产值12.36

30.22 29.19

人均增加值4.077.12 7.25

人均利润 0.190.76 0.72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中国劳动统计年鉴》(1998)有关资料计算。

综上所述,我国在2001年~2010年期间仍将面对劳动力过度供给的巨大压力:农业领域每年要转移850万剩余劳动力;城镇每年要安置200万富余职工,每年又有900万左右的新增劳动力加入劳动大军。不考虑城镇公开登记失业人口,上述三者合计每年有1950万人需要就业,任务之重可想而知。

二、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需求预测

影响劳动力需求的因素不外乎两类:一类为经济增长因素,另一类为经济结构变动因素。

1.经济增长因素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因素是指经济产出的增长。其主要的衡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但在考察经济规模扩大对劳动力增长的影响时,人们往往不仅分析GDP或GNP增长与劳动就业人口增长的关系,而且要考察物质资本投入的增加与就业人口增加的关系。

(1)我国GDP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表4列出了我国GDP增长与劳动就业增长关系的历史资料。

表4 我国GDP增长与就业人口增长

年份GDP年均增长 就业人口年均 就业弹性系数

1981~198510.773.32 0.3083

1986~19907.89 2.61 0.3308

1991~199511.561.23 0.1064

1996~19998.30 0.96 0.115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字计算。

表4数字显示,1991年以来我国GDP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与前期相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1991年以前,我国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业增长0.30个百分点以上,1991年以后则降为0.11个百分点左右。造成我国GDP增长就业弹性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生产率水平的提高使生产单位GDP所需劳动力数量减少;二是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一个特殊现象,即原就业人员中的富余人员下岗后再就业占据了一部分GDP增长创造的劳动岗位。如果将下岗职工再就业因素纳入分析,1991年以来的就业弹性系数要高于表4所列系数。到1997年底,我国累计下岗人数大约为1435万,再就业比例大体为56%,即800万人已实现再就业。据此可以对1991年以后的就业弹性系数加以调整。调整结果1991年~1998年GDP增长的就业弹性平均提高0.0164,1991年~1995年期间就业弹性系数为0.1228,1996年~1999年期间为0.1321。据有关研究部门估计,我国未来十年GDP增长速度可能在7%~9%之间。我们以上述数字为据对我国今后十年劳动力需求规模做出如下测算:

根据此预测,我国未来十年每年平均新增劳动力需求在675万~1031万之间。即使劳动力需求达到高位预测值,劳动力供给也大大超过劳动力需求规模。

表5 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需求增长预测

GDP增长 7% 8% 9%

就业弹性系数

0.1300675377858832

0.1400730784289568

0.15007865907710312

资料来源:劳动力数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8年从业人数数字计算。

(2)固定资产投资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表6计算了我国1980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与新增劳动就业岗位的数量关系。

表6说明,1980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对我国就业的贡献有较大幅度的减少。1980年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能创造12131个就业岗位,而到1999年仅创造630个就业岗位。每年减少幅度平均为14.4%。扣除物价因素,1980年~1999年期间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以上述数字为依据,再设立12%和14%两个参考值,基期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劳动力需求值取1996年~1998年的平均数0.1211,可以对未来十年劳动力需求增长做出如下预测:

表6 固定资产投资与劳动力需求增长的关系

固定资产投资 每亿元固定资产

年份(亿元) 新增劳动力需求投资增加劳动力

(1980年价格)(万人) 需求(万人)

1980 910.911051.2131

1981 959.113841.4430

1982 1230.4

14261.1593

1983 1431.5

12980.9067

1984 1809.4

15930.8804

1985 2309.9

22790.9853

1986 2730.2

14090.5161

1987 3075.2

15010.4881

1988 3352.5

15510.4626

1989 2622.1

995 0.3795

1990 2579.7

14110.5470

1991 2918.4

890 0.3050

1992 3654.4

755 0.2070

1993 4670.3

819 0.1754

1994 5515.2

826 0.1498

1995 6618.4

948 0.1432

1996 6733.3

11030.1638

1997 7206.3

950 0.1318

1998 8224.1

557 0.0677

1999 9992 629 0.0630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字计算。

注:①1994年以后新增劳动力需求数字考虑下岗人员再就业因素作了相应调整。

②1981年~1990年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代替。

此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十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带动的就业机会增加平均每年在880万~980万之间,与表5预测结果大体吻合。

2.经济结构变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未来十年是我国经济结构变动较大的历史时期。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行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以及所有制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受篇幅所限,本文仅考察技术结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对我国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1)产业结构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表7 2001年~2010年劳动力需求增长预测

(单位:万人)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14%

13%

12%

2001

110310831064

2002

107110431016

2003

10401004969

2004

1010966 925

2005

981 931 883

2006

953 896 842

2007

926 864 804

2008

899 830 767

2009

873 798 732

2010

848 770 698

其他国家的经验表明,一个国家在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过程中,产业结构会按照下述规律变动: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二、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在这一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会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在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大量劳动力涌入第二产业,工业化发展的中后期,第三产业劳动力规模会迅速扩张,就业人数逐渐超过第二产业。由于第三产业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同量资本可以吸收更多的劳动力就业,因而第三产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有其他产业所不具备的优势。1998年我国第三产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26104亿元,就业人数为18679万人,平均每亿元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劳动岗位7156个,比第二产业多提供2907个。据此推算第三产业产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可解决187万人就业,比第二产业同幅增长多吸纳75.9万人就业。假设单位GDP吸纳劳动力的数量不变,按GDP年均增长8%计算,第三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每增加1个百分点,可多创造249万就业需求。

(2)技术结构变动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

马克思关于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清楚地说明了资本有机构成与劳动力需求量之间存在反比关系。资本有机构成越高,资本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领域中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速度越来越快,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不断下降。根据表6所示,1980年我国每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可吸纳劳动力12131人,1989年降为3795人,年均降幅为12.1%。1991年该项指标为3050人,1999年仅为630人,年均降幅高达17.9%。今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技术结构的变动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其劝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产生的不利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3)行业结构的变动将使劳动力就业结构调整加快

在考察行业结构变动对劳动力就业的影响时,入世因素必须考虑。改革开放之前,囿于当时的国内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我国不得不实行以进口替代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当时我国产业政策的特点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要建设,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也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建设。这种战略的好处是:它使我国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建立起了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其不利之处是:我国为建立比较劣势产业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我国在发展劣势产业过程中始终存在着高投入、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的问题。入世之后,我国的劣势产业将逐步失去政府保护,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有可能出现某种程度的萎缩。由此必然引起我国城乡部分就业人口不得不实行行业转移,一部分人的暂时性失业将难以避免。入世对我国劳动就业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压力。加入WTO对我国农业部门冲击最大。原因是我国受耕地资源制约,粮食、油料和糖料等土地集约型的大宗农产品生产与发达国家中的农业大国相比存在明显劣势。入世后,由于价格、质量等因素,这类农产品的进口数量会增加。在进口农产品的冲击下,我国粮油等大宗农产品的耕种面积会减少。由此将导致在未来十年间960万农业劳动力转移到其他部门。

第二,工业内部劳动力需求的行业结构面临调整。加入WTO之后,工业内部原来受到较高程度保护的资本密集型部门,如汽车、机械、仪器仪表等行业的产出水平将有一定程度的降低,这类部门的就业人数会相应地减少。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测算,入世后我国资本密集型行业就业规模将减少122.8万人。而入世有可能给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更广阔和更规范的市场,使我国纺织、服装等行业从中受益。随着发达国家逐步放宽对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的限制,这些行业生产规模及就业规模会扩大,据测算可增加就业岗位565.4万人。

从总体上看,入世使某些行业对劳动力需求减少的因素可能被另一些行业对劳动力需求增加的因素所抵消。因而入世对劳动力需求总量的影响并不大,影响主要反映在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上。

总之,上述分析表明,未来十年我国劳动力供给每年要超过劳动力需求900万以上,经济生活中还会存在较大数量的剩余劳动人口。

三、对策与建议

如前所述,未来十年内我国在就业领域仍不得不面对较为严重的劳动力需求不足的矛盾。就业的这种基本形式决定我们所追求的目标不是消灭失业,而是尽可能将失业控制在适度失业的范围之内。所谓适度失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下社会可承受的失业。衡量失业是否属于适度失业主要是看是否符合下述条件:(1)失业者在经济和心理上能够承受,不影响社会稳定;(2)不影响经济活动的效率;(3)国家宏观政策可以调控。要实现适度失业的目标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就业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经济已有的规模及其增长的速度。只有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才能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制约我国未来十年经济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可能不是资本短缺,我国居民相对较高的储蓄倾向可以为资本存量的快速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持。制约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近期主要是市场需求疲软,长期主要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因此要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主要应当在创造有效需求和提高我国技术创新能力两方面下功夫。近年来为扩大社会有效需求,我国政府动用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连续降息、较大幅度地提高中低阶层居民的收入以及运用财政资金加大基本建设投资的力度。这些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在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如深化科技体制的改革,继续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真正贯彻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二)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劳动参与率。

总人口劳动参与率过高是我国劳动力过度供给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劳动参与率过高的状况固然与人口年龄结构偏轻有关,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妇女和青少年的就业倾向过高。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是由于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们没有全面考虑妇女社会角色的特点,动员了过多的妇女参加工作,而且低工资政策也使妇女必须参加工作才能维持家庭生活。二是教育事业发展缓慢,青少年平均受教育年限较短,使其过早加入劳动力大军。要改变这种状况,降低我国总人口劳动参与率,一方面要提倡、并在制度上创造条件实行妇女阶段性就业及半日工作,这既可以降低妇女就业率,又有利于提高我国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另一方面要增加教育投入,提高青少年受教育程度、推迟其就业年龄。我国由国家支付的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严重偏低。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公共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在5%以上,而我国一直在3%以下。教育经费的不足既影响我国教育规模的扩大,又影响教育质量的提高。增加教育经费、发展教育事业,其意义不仅仅限于降低青少年劳动参与率、减少我国的劳动力供给,而且是提高劳动力素质、从根本上提高我国经济活动效率、最终解决就业矛盾的关键性措施。

(三)大力发展我国比较优势产业,充分发挥这类产业吸纳劳动力的作用。

一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应从本国要素禀赋的具体条件出发,尽可能做到扬长避短,充分发挥本国要素禀赋的优势。只有如此才有可能通过经济发展,逐步实现要素禀赋结构的优化,进而带动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总体水平的升级。我国现阶段要素禀赋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劳动力资源丰富,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如果我国能够顺应比较优势规律,发展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不但有利于增加资本积累量,改变要素禀赋结构,最终水到渠成地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而且可以为我国的劳动力提供广阔的就业空间。因此,符合我国现阶段要素禀赋条件的产业政策,也是有利于解决我国劳动力就业问题的重要措施。

根据这一思路我国在农业、工业及其他产业领域应采取积极主动的调整政策:(1)在农业内部我国要配合生态环境治理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有计划地将部分农业劳动力从就业弹性较低的大宗粮食生产领域撤出,转向就业弹性较高的某些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园艺花卉、中药材、苗木、草皮)的种植;积极提倡发展无污染、无公害农业,增加农家肥的施用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提高农产品品质;西部地区要退耕还林,退耕退牧还草,在国家支持下投入大量人力进行荒漠治理;要改变畜牧业粗放经营方式,积极发展牛、羊的圈养;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特种农产品的种植及相关加工工业;大力发展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第三产业。上述措施如果落实得好,既解决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又为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以及国际竞争力创造了条件。(2)在工业内部,我们一要把加入WTO对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用好用足,增加服装、文体用品、纺织、家具、金属制品、非金属矿产品等优势产品的出口量,并努力开拓农村市场需求,以扩大这类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这类产业发展中特别要注意不能再走以往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老路,而是要把重点放在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性能、增加产品品种、生产相关系列产品、创名牌战略上。另外,为扩大出口、增加出口创汇能力,还要花力气建立我国产品的国际营销网络。只有不断提高我国比较优势产业的整体质量、进一步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才能将优势产业建成缓解入世后就业压力和为未来提升我国产业结构积累资本的双重阵地。二要充分利用我国人才优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我国基础教育扎实,只要继续大力发展高等教育,高技术人才有可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大量涌现出来。要通过继续深化科技体制及分配领域的改革和实施创业制度的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创业,加速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防止优秀人才继续外流、吸引学业有成的留学人员回国效力;另一方面这类企业的大量涌现也会为一般新增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为防止目前还处在劣势的资本密集和资本技术双密集产业在外国力量冲击下发生萎缩,一方面要利用WTO相关规则对劣势产业加以保护,充分运用反倾销对策、制定各产业质量标准,以及加强立法保护本民族利益;另一方面要尽快通过联合、兼并、收购等资产重组手段实现规模化经营,以提高这类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尽可能避免因这类产业的萎缩而导致失业人员增加的现象发生。

(四)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中小城镇建设,扩大城乡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如前文所述,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第三产业在解决劳动就业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传统体制下形成的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局面有所改观。与人民生活关系较密切的商业、运输业、饮食服务业有较快的发展。但高质量的服务业,如金融、经济信息与技术咨询,以及法律、会计、审计等行业的规模和质量有待扩大和提高,应当采取措施加快发展。另外,在发展第三产业的过程中要重视中小城镇的建设。目前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建设中小城镇的条件业已成熟。在这些地区应大力推行“乡镇企业连片开发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以二、三产业为主、农工贸一体化的新型中小城镇,主要从事农产品深加工行业。这种新型中小城镇的建设,对乡镇企业布局及结构的调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助于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作用的继续发挥。而且中小城镇的建设会创造出对第三产业的新需求,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提供新的空间。

(五)要充分发挥农村的劳动力储备库作用,缓和就业矛盾。不可否认,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是经济进步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但是,转移的规模、速度、途径会依各国国情不同而存在差别。我国的特殊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而耕地仅占世界耕地的7%。这种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特别巨大,其转移的过程将可能比其他国家更长。加上我国目前正处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双转轨的过程中,原有大中城市面临较大的城镇人口就业的压力,这种情况必然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和速度。为了不使就业矛盾进一步激化,我们近期内还必须重视发挥农村劳动力蓄水池的作用,运用相关政策控制农村劳动力向就业压力较大的城市流动的闸门。

标签:;  ;  ;  ;  ;  ;  ;  ;  

未来十年我国就业形势及对策_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