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语义学及其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倪晓文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天津技术开发分公司 天津 300462

摘要:汽车作为当今人类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结晶,凝聚了人类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完美的工艺,承载着人类最精彩的梦想和最炽热的激情。设计是造型艺术的一个过程,汽车设计也是如此:其造型意识通过哪些形态来表现;其基本特征诠释着怎样的语义内涵;如何用此内涵来满足消费者日益高涨的精神需求;如何用此内涵来诠释使用者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又在如此激烈的市场面前以何种姿态走向何方。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产品语义学及其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产品语义学;汽车造型设计;应用

1 前言

为应对能源和环保的双重压力,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其中纯电动汽车具有节能、排放低、能效高及技术相对成熟的优点,正在成为世界各国大力发展的目标。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与供能系统与传统汽车相比有着明显不同,因此带来了造型设计的重大改变。

2 产品语义及其构成

产品语义可以通俗的理解为产品所表达的语言和意义内涵。反映了心理的、社会的及文化的连贯性,产品在这种程度上来讲,成为人与象征环境的连接者。产品语义的表达构成包含符号造型、抽象图形和一些与表达产品意义相关元素的排列综合等构成方式。从专业研究角度克里本多夫(K.krippendorf)和布特(R.buettr)提出“所谓产品语义是研究人造物在使用环境中的象征特性,并将其知识应用于工业设计上。这不仅指物理性、生理性的功能,而且也包含心理、社会、文化等被成为象征环境的方面”。产品自身构成一个完成的符号系统。并且成为传递信息、表达意义的符号载体。通过对形态结构的利用和功能转化,传递和表达设计者的意念想法。产品在被使用过程中所能够表达出来的语言意义,实现信息的传达。语义既通过产品本身一些符号,形状、颜色、质感等表达不同的象征含义。

造型语义从本质上来说都是设计符号被用户感知并认知的一个过程,在索绪尔的符号模型中符号属性的第二点便是:符号所产生的心理意象,即其所指层面。在这一层面,汽车造型承载了设计师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语义传达功能,而在方案之初,设计师就应该预测并确定所要表达所要传达给消费者的情感。在满足基本的功能说明、操作指示后,汽车造型语义的最主要的任务是其最高层次的象征性功能。

3 产品语义学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3.1 汽车符号的语义

“汽车是工业文明之镜,它不是单纯的物质和文化载体,不仅仅带来了以车代步的便捷,更重要的是它忠实地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人类的生活风貌。回顾 20 世纪的发展,可以归结为一部百年汽车编年史,因为在这个世纪没有任何一种工业产品,能像汽车这样渗透到社会大众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它不仅紧紧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影响了整个生活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速度,而且,还以其技术和产品的不断更新,彻底改变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汽车符号的情感语义体现在对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上面。

3.1.1 实现梦想的满足

(1)造车梦想的满足:一个世纪以来,汽车一直是人们宣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理想对象。汽车设计师、工程师、发明家甚至普通公众都可以拿起画笔描绘一下他(她)心目中梦想的汽车的样子。汽车造型的难度体现在它是一个尺寸较大的有机曲面形体,而偏偏又承载了过多的情感因素。一款量产新车的上市,对于设计它的设计团队和普通爱车族来说意义截然不同。可以说,很多汽车设计师从事这一行业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造车梦想。

(2)赛车梦想的满足:在汽车发展初期,一些汽车设计大师设计汽车的初衷竟然是为了参加比赛。对于他们来说,设计制造赛车,然后开着自己的爱车夺冠是最令人振奋的事。

(3)买车梦想的满足:中国目前的汽车市场正处于“私车化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期望拥有私人小轿车,有能力买一辆车往往意味着美好生活的开始。汽车通过它自身的归属能够给购买者带来无法言喻的满足感。

3.1.2 回忆和体验的满足

“生活中的物品对我们来说绝不只是物质上的占有。我们以它们为骄傲,不一定是因为我们在炫耀自己的财富或地位,而是因为它们赋予我们生活的意义。”汽车也不例外,同任何人们拥有的物品一样,把我们个人与特定人物、特定事件联系起来,也许是一个故事、一段记忆、或者只是一个自我形象的展示。但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在观赏、使用它的时候重新体验了从前曾经有过的经历和内心感受。这种联系实际上构成了汽车这一产品形态对生活意义和心路历程的象征功能。老爷车能够勾起人们特别是婴儿潮那一代出生的老年人,对二战后岁月的种种回忆,因此有不少汽车厂商推出复古款的车型来满足这类人群的情感需要。

3.1.3 审美欣赏的满足

一些物品会激起强烈、积极的情绪,诸如热爱、依恋和快乐。《纽约时报》曾经这样评论宝马公司的 Mini Cooper:“无论什么人想起 Mini Cooper 的动态特征,从非常好的到不重要的,可以公证地说,在近来的记忆中,几乎没有任何其他新汽车能引发比这辆车更多的微笑。”观看和驾驶这辆车是这样的有趣,以至于评论者建议受众忽略它的缺点。

有时候人们欣赏汽车不为了别的,仅仅是因为汽车完美的比例、动感的车身、流畅的线条等造型特点带来的美感。欣赏一辆好车就像观赏艺术杰作一样,都能使人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

3.2 电动汽车的造型语义实现

根据以上描述,设计者完成了造型设计的初步草图,如图1所示。

图1

邀集专家与普通用户并采用5点Likert量表(即1~5分,1分为完全不符合,5分为完全符合)对上述方案进行评估,检验是否与造型语义相匹配,并以最佳结果为基础形成了原型方案。对该原型方案进行造型改进设计,步骤如下:

(1)同型同构的前脸设计。完型心理学认为:人类相应的情感活动由外部事物所引起,前提是外部事物的运动和形状同人的心理与生理特征达到同形同构的匹配。

(2)强化纯电动汽车身份的象征设计。汽车造型中典型性、标志性的特征对于用户而言具有重要的识别引导作用,能迅速而有效地建立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之间的视觉信息通道。电动车在前脸和尾部分别使用了类似于“+”和“-”的造型,象征着电池的正、负两极,形成了独有的视觉特

征,向用户表明新能源汽车的身份。

(3)运动感与科技感的塑造。在车身的侧面部分,设计了独特的阶梯状造型。侧窗曲线、车顶部造型曲线及溜背式后尾曲线共同组成了侧面轮廓,富有强烈的跃动感。为加强整车在视觉上的张力,使车头部分饱满,车尾短小强壮,形成前冲感,强化了造型的特征性。

在轮毂的设计上,采用了扁平化和全封闭的造型,一方面可减小空气阻力,另一方面使轮毂造型与整车保持一致。电动汽车的前脸取消了进气口格栅,代之以整块饰板,同时采用显著分色设计,标明新能源车型的身份。在车灯造型部分使用了发光二极管(LED)条形灯,同时为增加前脸造型的气势,大灯的灯罩面积向车身侧面扩展,同时在大灯上方增加类似于眼眉的光导管造型。

(4)内饰设计。内饰作为汽车与人之间的交互界面,其设计方法及原理并未发生根本性改变,人的心理喜好具有定势,且形体的姿态也未发生变化,因此新能源车型不应轻易改变现有模式。内饰设计采用浅色,仪表板为炮筒形,中控台为触媒式控制板,集成了GPS、MP3、收音机、倒车雷达等多种功能。各部分设计语言追求统一,与外部造型保持一致,尽量体现简约化和高科技感。

4 结语

通过对汽车造型特征中的产品语义构成分析,我们可以理性的看清楚其中语义表达特点,在汽车的创意概念设计阶段充分的捉住其语义构成的各部分,更好的诠释设计者的思维,更好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书生.汽车车身造型设计方法的研究.沈阳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2]吴祖慈.艺术形态学.第1版.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8.

[3]严扬,刘志国,高华云.汽车造型设计概论.第1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7.

论文作者:倪晓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  ;  ;  ;  ;  ;  ;  ;  

产品语义学及其在汽车造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倪晓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