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排螺旋CT在冠脉斑块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的疗效评价论文_罗传斌,罗虹宇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 四川 泸州 646000)

【摘 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脉斑块中阿托伐他汀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心内科经64 排螺旋 CT 冠脉 CTA 检测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56例,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比较血脂水平变化情况,并行 CT复查评价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TC、TG、 LDL-C、HDL-C水平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钙化斑块下降幅度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64排螺旋CT可量化评价阿托伐他汀对冠脉斑块的影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螺旋CT;阿托伐他汀;冠脉斑块

【中图分类号】R543.3;R97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259-01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64 row helical CT in coronary artery plaque china-arab simvastatin statin treatment application value. Methods:select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09 to December 2009 heart by 64 row helical CT coronary CTA detected with 56 patients with ,the change of the blood lipid level, parallel CT review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coronary artery plaque.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TC, TG, LDL, HDL - C - C level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significant (P < 0.05).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P > 0.05). Conclusion 64 row helical CT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atorvastatin influence on coronary plaque, has higher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spiral CT; Atorvastatin; Coronary plaque

冠心病的直接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是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易诱发形成急性血栓,使管腔部分或完全闭塞,从而导致急性心肌缺血甚至猝死,冠脉斑块变化的正确评估对于冠心病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1]。本研究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采用64排螺旋CT评价治疗前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6月~2011年12月心内科经64排螺旋CT冠脉CTA 检测出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患者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35~76岁,平均年龄(53.25±9.47)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均进行稳定血压、纠正酸碱平衡、心律失常等常规治疗,保证合理膳食。所有患者均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每天晚餐后半小时顿服,每次20mg,治疗周期为6个月,治疗前、后进行64 排螺旋 CT 冠状动脉成像测量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于治疗前、后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

1.3 64排螺旋CT检查 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后分别使用64排螺旋CT行冠状动脉CTA检查,CT扫描参数如下:球管电压120 kV,电流700mA,显示野250mm,层厚0.625mm,螺距1.375:1,矩阵512×512。患者心率控制在70次/分以下,取仰卧位,以流率4.0ml/s的速度使用高压注射器经外周静脉团注欧乃派克80ml,后30ml生理盐水冲管,根据冠状动脉强化峰值时间一次屏气完成冠状动脉CTA扫描,扫描范围自气管隆突下2cm至膈下2 cm,长约12 cm。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分析数据。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数据行X2检验,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56例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 治疗后患者TC、TG、 LDL-C、HDL-C水平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56例患者治疗前后冠脉粥样斑块的变化比较 治疗前56例患者经64 排螺旋 CT检测有 135 支冠状动脉存在 152个粥样斑块,其中脂质斑块43个,混合斑块32个,纤维斑块51个,钙化斑块26个。治疗后斑块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脂质斑块下降幅度21.35%,混合斑块下降幅度14.56%,纤维斑块下降幅度8.67%,这三种斑块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钙化斑块下降幅度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血脂异常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可进一步加重病情,诱发冠心病心绞痛的发作[2]。动脉粥样斑块的变化决定着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危险性,而斑块的稳定性又与斑块脂核大小、脂质和纤维所占比例和重构指数决定[3]。64排螺旋CT有很高的时间、空间及密度分辨率,通过VR、MPR、MIP等处理可以从多角度、多方位观察斑块病变,对于冠脉斑块及其与血管壁的关系能够达到更清晰的显示,并进行量化分级[4]。

本研究中,患者经阿托伐他汀治疗后,患者TC、TG、 LDL-C、HDL-C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经64排螺旋CT后处理测量,斑块大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脂质斑块下降幅度21.35%,混合斑块下降幅度14.56%,纤维斑块下降幅度8.67%,易破裂引起急性冠脉病变,钙化严重的斑块稳定 不容易破裂[5],因此钙化斑块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三种斑块中脂质斑块下降幅度最明显,表明阿托伐他汀能减少斑块中的脂质成分和炎症细胞,减少巨噬泡沫细胞的大小和脂纹面积,起到使斑块体积下降的作用。

综上所述,阿托伐他汀具有良好的调节血脂作用,能够有效缓解局部和全身炎性反应,能够增加冠脉斑块的稳定性,缩小斑块面积。64排螺旋CT对阿托伐他汀治疗冠脉斑块的变化情况能够进行量化的评价,使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可以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心血管病症的防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爱辉, 张志民, 王胜林, 等. 64层螺旋CT彩色编码技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诊断价值[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8,12(52):10259-10262.

[2]饶志荣, 杨友祥, 王宁生.等. 64排螺旋CT在评价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斑块效果中的价值[J]. 中国医药导刊, 2012,14(4):677-678.

[3]李昌, 林王利, 宗文霞. 普罗布考与阿托伐他汀联合用药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脂与心绞痛发作的影响[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8, 16(10):778-780.

论文作者:罗传斌,罗虹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8月第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2

标签:;  ;  ;  ;  ;  ;  ;  ;  

64排螺旋CT在冠脉斑块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的疗效评价论文_罗传斌,罗虹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