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刊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电子报刊论文

电子报刊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电子报刊论文

试论电子报刊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存在问题论文,试论论文,报刊论文,对策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电子报刊是电子出版物的一种,它是将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并可通过计算机设备本地或远程读取使用的连续出版物。按出版发行的方式,电子报刊可分为印刷型报刊的电子版和纯电子报刊;若按载体形态,电子报刊则可分为封装型电子报刊与网络型电子报刊。封装型电子报刊又可分为软盘型和光盘型(CD-ROM)两种。电子报刊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从最初的软盘型电子报刊,第二代的光盘型(CD-ROM)电子报刊,发展到了第三代的网络型电子报刊。目前,世界各国,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呼唤着电子报刊出版技术的日臻完善。电子报刊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不可逆转的趋势,具有极其光明的前景。

一、电子报刊的发展现状

国外电子报刊的发展状况

国外电子报刊开始时以封装型电子报刊为主,多为电子期刊。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网络型的电子报刊逐步增加,近几年来急速增加。据资料记载,世界上第一家网络报纸是1982年创立于美国德克萨斯州的《沃斯堡明星电讯报》,世界上第一份联网杂志是1991年9月由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和俄亥俄大学图书馆中心(OCLC)共同开发的,名为《最新临床实践联机杂志》。

在美国,从小型的地区性周刊到大型的日报,都在试图通过大型商业性质的机构进行联机服务或通过Internet提供电子报刊服务。如1985年美国科罗拉多州建立了UNCORER电子期刊系统。目前该系统已收藏了1万多种杂志400万篇文章,是世界上最大的现刊全文数据库的检索、传递系统;北卡罗来纳州的《罗利新闻与观察家报》1994年实现计算机联网,其用户在国内外已达到100万以上。美国有数百家报社都推出了电子版报纸,其中有《纽约日报》、《洛杉矶时报》、《华盛顿邮报》等著名大报。

近年来,各国出版商都在试图向电子化方向发展。其中既有以CD-ROM光盘发行的,也有大量以网络出版发行的。网络型电子报纸现在已迅速发展到几千家,如伦敦的《泰晤士报》、德国的《世界报》、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等。网络型电子期刊则更多。如《日本经济杂志》、《美国银行家杂志》、美国《科学》周刊等著名期刊。

目前国际上一些著名期刊杂志社均在网上建立了专门站点,不仅提供现刊的全文浏览,有的还提供过刊的检索和全文浏览。国际上一些大型文献服务机构也提供规模化的网络版电子期刊,例如美国EBSCO公司在网上提供了1000种学术期刊,凡订购使用网络版一年的用户,年底赠送全年期刊的光盘版。最常见的网络型电子报刊只提供单向查询服务,此外还有让读者与编辑、作者,记者与新闻人物等交换意见的交互式服务方式。在费用方面,许多与Internet联网的电子报刊都是免费服务,仅有部分特定项目收费。这种网络型电子报刊的速度、能力及出版管理的方便性,已被众多的报刊出版者所注目。目前,许多电子报刊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出版发行的。

在国外,由于纸张、印刷、邮递发行等费用急剧增长的问题,传统的报刊出版业同样面临着电子传播媒介的严峻挑战。因此,各家报刊都期望能从电子网络中找出一条出路,以便经济、快捷、实用地提供信息。

国内电子报刊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电子期刊是从90年代初起步的。中文封装型文摘版电子期刊的代表,《中文科技期刊CD-ROM光盘库》于1992年在国内率先发行,之后逐步开发出全文型电子杂志。如《大恒电脑光盘杂志》(1995年7月)、《中国学术期刊》(1996年1月)等。同时,一些期刊杂志社还推出网络型的电子期刊,如在中国大陆出现的第一份网络型电子期刊——《神州学人》,创刊于1995年1月,由中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主办,通过中国教育与研究网(CERNET)向全球发行,主要是为出国留学人员服务。目前,中国期刊上网500余种。1999年6月开通的中国期刊网,集成了具有6年时间跨度包含3500多种核心和专业特色期刊的近300万篇全文文献、6600种中英文学术期刊的近1000万条引文文献和近400万条题录摘要信息的巨大信息资源,是一个完全实用化的、与光盘局域网构成一体的信息服务系统。龙源中文电子期刊网站不仅提供社科、休闲、文学类几十种期刊,而且与万方数据集团合作,提供300种科技期刊在线阅览,包括综合性、医药卫生、工业技术、通信计算机、数理化学、天文地球、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等众多专业领域。

目前,国内期刊上网出版发行的途径有:1.利用CERNET自主上网。即期刊编辑部利用CERNET自主上网,开发自主版权的主页。目前已经有很多学报采用这种形式拥有了自己的网页。2.利用网络/光盘数据库上网。如《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是中国第一个大规模全文现刊集成化电子期刊。3.利用权威性信息网络上网。

电子报纸则是近几年才刚刚起步的。《杭州日报》被认为是国内第一家在有线电视网作过一些尝试的电子报纸。1995年10月,中国首家汉英双语、全国性电子日报《中国贸易报·电子报》(文摘型)创刊,同时在图文电视、Internet及E-mial上发行。《计算机世界》、《国际电子报》分别于1995年11月和1996年8月推出电子版报纸并接入Internet提供在线服务。

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家报社推出了各自的报纸合订本光盘,还有一些正在积极地制作当中,如湖北省的《长江日报》,近三百种报纸已经上网。我们在网上可查阅到当天的《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贸易报》、《中国消费者》、《信息产业报》、《农民日报》等许多种中文电子报纸。在全部上网的国内报纸中,以晚报、晨报、早报等为代表的都市报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以商报、经贸报、金融报、证券报为主的经济类报纸,各种机关报上网的比例名列第三。就地区而言,除了青海、云南和西藏三个省、自治区外,其他省市自治区均有报纸上网,其中,上网报纸最多的是广东省。

国内的网络型电子报纸大致有四种模式:一是在因特网上有独立的域名,其网络版内容是纸质媒体的翻版或者差别不大。如《羊城晚报》、《南方日报》、《科技日报》等。二是在因特网上有独立的网站,但其内容远远多于纸质报纸。这种模式是目前的主流。如国内信息量最大,更新速度最快的网络型报纸是《人民日报》,它的日均访问量超过220万次,每天9次动态更新内容。三是建立跨地区行业的综合信息平台。四是多家媒体组成一个信息网络。如网络上的“福建新闻中心”就组合了《福建工商报》、《东南电视台》等多家媒体。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我国电子报刊的出版水平一定会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海外中文电子报刊的发展状况

在海外,中文电子报刊也正在蓬勃发展。1995年7月,由美国报业传播机构总社创刊出版,以美国新闻、国际新闻、中国大陆新闻及台湾地区新闻为主要内容的《环球电子日报》被认为是Internet网上第一份中文电子报。现在,在Internet网上还能读到许多其他中文报纸,如香港的《明报》、《星岛日报》、台湾的《联合早报》、《中国时报》、美国的《环球电子日报》、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等。

目前,在海外较有影响的中文电子杂志主要有:《华夏文摘》(1994年3月美国创刊)、《枫华园》(1993年9月在加拿大创刊》。另外还有数十份由全球各地的中国留学生主办出版的电子杂志,如在德国创办的《西线》和《华德通讯》,在日本创办的《东北风》,在荷兰创办的《郁金香》等等。这类中文电子杂志基本上是非盈利性的,主要以交流信息、交流感情为目的。

关于电子报刊的优点,目前许多文章都有论及,如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获取快、交互功能强、出版发行周期短、信息更新快、信息量大、使用方便、检索功能强、体积小、容量大、便于携带、节约储存空间等等,本文在此就不作详述。下面,着重谈谈我国电子报刊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二、电子报刊存在的问题

发展和使用电子报刊的条件、环境的制约

从出版电子报刊的媒体的角度来看,光盘生产线的投资较大,对于技术上的要求也较高,而网络出版的前期投入,包括网络及网站建设更是耗资巨大。有资料表明,计划连入因特网的人民邮电出版社仅购置域名服务器、代理服务器、Web服务器等硬件设施就花费了50万元,若再加上每年不菲的线路租用费、信息流量费,所需资金数额就更大了,这不能不使一大批资金实力不强的出版社“望网兴叹”。

从受众(用户)的角度来看,首先,从经济条件来讲,阅读和使用电子报刊不仅需要一定的场所,而且需要电脑软件与硬件、电话或其他机读设备等作为辅助设备,而目前我国人均电脑拥有率较低,从而制约了电子报刊的使用与发展。封装型电子报刊的价格较便宜,但其往往是成套出售,对于那些不是系统收藏,只是取阅其中的某一篇文章或某一章节的人而言,就显得不合算。对于阅读网络型电子报刊来说,由于我国的通信资费偏高,加之带宽、网络覆盖率较低(即使是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也不过才达到8%和2%),导致上网后调阅、下载电子报刊的速度较慢,费用也随之上涨,高昂的上网费用令一般的工薪阶层难以承受。因此从总体上来看,电子报刊的阅读成本一般要高于传统的印刷性报刊。除此之外,使用电子报刊也需要一定的知识条件,如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和英文水平,但现阶段我国有许多用户,特别是中年以上的用户,英文较差或根本不懂英文。而且,如果要求所有用户熟练掌握使用计算机硬件软件设备的操作技巧,也绝非易事。再有就是用户阅读方式的习惯性问题。许多用户习惯于书本式传统阅读方式,而难以接受计算机屏幕式阅读。他们的理由是认为其不舒服、不方便、不自由,注意力容易分散,难以专注于正在阅读的信息,对身体、视力有一定的伤害等等。

由于上述种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在我国要想充分利用电子报刊资源,形成一个电子报刊的庞大读者市场尚需时日。

发展电子报刊的思想观念制约

目前,国内的许多电子出版物还只是传统纸质报刊的翻版。对于封装型电子报刊而言,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较少,有的甚至急功近利,不惜粗制滥造,不能很好地突出其与印刷型报刊的不同特色;对于网络型电子报刊而言,70%的网络新闻是传统纸质媒体的翻版,只有10%的网站实行了信息重组和滚动播出。还有不少网络报刊存在着刷新慢,网页制作质量不高,内容不够丰富,信息量不够大,实用性较差,服务对象不够明确,不具备检索功能或检索功能不齐全,缺乏良好的声音、影像等多媒体手段的问题。目前国内的报刊界有两种倾向:一种是在上网热潮中,一些报刊社的负责人认为别人上了网,自己也应该尽快地在网上有一席之地,至于如何办好它、经营好它,则不在考虑之列。对于光盘型报刊也是如此,不管自己的人力、物力、技术等条件是否成熟,跟风而上,这就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另一种是一些报刊社的负责人没有看到电子报刊的作用和未来发展态势,或担心投资无效益成为负担,或担心网络版会影响印刷版的销路,表现出消极性。这些思想都是对于发展电子报刊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的,如不及时纠正,对于电子报刊事业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中文信息处理问题

Internet的广泛应用为网络型电子报刊的发展提供了方便。但对国内用户来说,Internet上英语占了统治地位,上网需要一定语言能力,中文信息资源的开发及其利用并不理想。要想建立网络电子报刊服务系统,在Internet上构筑中文出版使用环境,吸引千百万国内用户上网,必须做到Internet应用软件界面的中文化以及对相关技术的中文处理。

有关电子报刊的法律法规等问题

首先,有关电子报刊的知识产权问题相当困扰作者与出版者,他们希望投资与收益能得到保障,但是与印刷型报刊比较,电子报刊的侵权盗版问题十分严重,电子资料的拷贝、复制太容易,不易维护其权益。就网络型电子报刊而言,由于人们在网上打破了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使知识产权的使用与管理问题变得比封装型电子报刊更加复杂。我国虽然是率先推行法制化管理网络的国家之一,但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均无有关电子报刊著作权保护的明文条款,电子报刊的著作权保护还任重道远。除此之外,还存在着其他一些问题。我国对1996年12月世界产权组织通过《国际互联网条约》表示了认可,并相应制订了我国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但实际操作中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如:数字化、多媒体电子报刊作品的著作权问题;电子报刊中的作品数字化引起的“复制”及其权利限制问题;电子报刊著作权保护的国际化问题;网络的性质如何界定,是信息通道还是媒体;网络侵权案中ISP的法律地位是什么;互联网上有无精神权利保护问题;网络著作权人、传播者及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应遵循怎样的原则;网络侵权案中侵权人应承担民事责任的具体形式是什么;侵权赔偿数额又如何确定等等。

发展电子报刊的人才制约问题

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电子报刊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电子报刊的出版对编辑、制作、传播者的素质要求较高。它既需要复合型的人才,也更需要更专业化的人才。如系统分析、脚本创作、文字录校、标引、美工、动画设计、录音录像和专业性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但是传统新闻出版行业往往缺乏这些人才,尤其是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的人才严重缺乏,使一些电子报刊的质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一些已上网的报刊,由于编辑人员的经验不够,编排不符合编辑规范和国家标准,而网络型报刊的传播速度比印刷型报刊快得多,因而其错误也将更迅速地传播,这无疑对我国的出版编排规范化、标准化有十分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专业人才缺少与国外同行进行信息交流的机会和渠道,缺乏提高和培训的机会,大多数新的技术、方法,以及一些新工具软件的使用都是靠工作人员自己摸索,靠自学,无法在短期内熟练掌握和使用,更谈不上跟踪世界先进技术的发展。

发展电子报刊的技术制约问题

首先,我国的电子报刊制作缺乏很好的软硬件支持。有些开发软件不够齐全,缺少实用的工具软件。如,图形软件、动画软件、多媒体开发软件等。尽管在目前的电子报刊中,多媒体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在已有的电子报刊多媒体中,大多数还存在着画面缺乏生动性、视频图像较小且不平滑等缺陷。在硬件方面,计算机的配置比较低,在外围设备方面也比较落后。如数字式设备缺乏,视频和音频录入和采样设备档次不高等。另外,我们还缺少一些实用的辅助设备,如图形绘画板等。电子报刊涉及的主题广泛,论及古今,在制作时需要有大型的,能满足需要的汉字库作支持,但目前使用的汉字库是不够的。

其他有关问题

有许多网络报刊使用者在其电脑账户内之储存量有限,如果电子报刊的篇幅过大,可能容纳不下。

现今的许多作者,尤其是学术论文作者大多不愿仅将其著作发表在网络电子报刊上,因为他们认为电子报刊被认可的程度较传统的纸本期刊为低。

目前许多网络型电子报刊的出版者出于经济、技术因素上的考虑,只提供最新信息,而并不在网络上长期保存信息,给读者用户的系统阅读、检索带来不便。

对于订购电子报刊的图书馆而言,电子报刊存在于电子媒体中,电子报刊的出版者可能随时增加或减少内容,甚至停刊,使图书馆不易于掌握与管理。

三、发展我国电子报刊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电子报刊事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要求差距还较远,电子报刊业面临着严峻的困难和挑战。为适应国民经济信息化和我国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电子报刊事业必须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需要国家与社会的扶植和保护。目前,加快我国电子报刊的发展进程,需要进行的工作固然很多,但当务之急是要认真作好如下基础性工作。

统筹规划、加强协调

电子报刊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信息载体,必须从国家全局出发,从读者需要出发,统筹规划电子报刊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加强电子报刊项目和选题的策划管理,注意开发建设的整体性,加强协调,避免重复建设和粗制滥造,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制定关于电子报刊在电子出版整个事业的发展边界、外部环境、内部结构、功能的分解、人力资源的配置、资金投入和回收等问题的总策略,注意整体规划的易操作性、易管理性和易获益性。最好采取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策略,可选择条件较好、基础稳定、容易见效的项目先做,争取早日成功,然后再向纵深发展。

当前,特别要协调好一些期刊和报纸的开发与利用,使其有分工,有侧重,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在竞争中发挥各类电子报刊的特长和优势,逐渐形成我国电子报刊的体系,使电子报刊的发展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另外,还要充分考虑发展电子报刊的长远性。所谓长远性就是电子报刊将来发展中的扩充、技术更新的衔接、初期投入的保护、投资回收等问题的总设想。总之,要将电子报刊发展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建设力量,在未来的社会信息化的事业中,发挥排头兵的作用。

增加对电子报刊的财政投入

电子报刊是高新技术的合成,它具有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的特点,需要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和资本的投入。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国家要特别重视电子报刊的发展,重点扶持高质量的电子报刊发行,加快对报刊上网以及制作光盘的投入,另外,还应适当加大广告收入,减少读者上网查询电子报刊的费用,以提高其利用率,扩大影响,争取更多的客户,确立其在网上以及市场上的地位,为今后电子报刊的全面发展作好前期宣传和准备。为此,应建立电子报刊发展基金,用以推动电子报刊发展过程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的解决。设计具体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并为创建“电子报刊建设发展基金”设置相应的组织、协调、管理机构。其来源可由相关部门如电子开发部门、新闻出版部门、图书发行部门、信息网络部门等按协商的份额筹集,还可通过中国建设银行发行专项债券向社会集资;也可通过向国际金融组织借款的途径筹措。这样既有利于发展电子报刊相关的各部门团结协作,又便于集中力量解决电子期刊发展中的难点突破问题,进而促使电子报刊事业的全面发展。

尽快制定电子报刊的评估标准

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出一套系统完备的电子报刊评估标准,对电子报刊进行级别评定,制止电子报刊中鱼目混珠,良莠不齐,粗糙简陋的现象。

加大对过刊及历年报纸的开发与利用

对于时间较早的报纸和期刊,应及时制作成累积型光盘,或在网上尽量多保存一段时间,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检索查询体系,便于读者利用。

电子报刊应形成与印刷性报刊不同的特色

目前我国报刊界应进一步加强对电子报刊特性及经营理念的认识,明确电子报刊的市场定位,根据不同的读者群,有针对性地对电子报刊的内容进行增加或调整,发挥其各方面的优势,增强各种服务手段,考虑到屏幕显示的特性和读者的阅读习惯,在信息多条数、大容量、短篇幅,更新更及时,图文更丰富多彩,清新斑斓,检索查询更便捷,多媒体、超文本等技术更完善上下工夫,使其与印刷型报刊各具特色,相得益彰,而不仅仅只是纸介报刊的翻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电子报刊的质量,并为电子报刊的发展带来无尽的活力和动力。

注重电子报刊的宣传推介工作

目前电子报刊不太重视自身的宣传推介工作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电子报刊除了针对用户的需求层次与阅读习惯,树立起各自的品牌与策略,以争取更多的用户外,对于网络型电子报刊,在上网后应向网上的各主要搜索引擎及各大新闻站点通报一声,使其网址能传遍整个因特网,使用户便于查找和利用。而对于封装型电子报刊,除了加强纸介广告宣传和实物宣传外,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以扩大影响和知名度。

建立健全电子报刊发展过程中的法律法规

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规范市场行为是健康发展电子报刊的重要措施。为此,应尽快成立以社会学家、网络学家、法律专家及出版界权威人士等组成的立法委员会,制订出台有关我国电子报刊的法律法规,如有关知识产权与著者权益的法规等,并确保其融权威性、前瞻性、全面性、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电子报刊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目前,应进一步明确整个电子出版行业在编辑、制作、发行、经营方面的规范目标,并针对目前电子报刊的合理使用问题,发表权问题,数字化复制权等问题进行仔细研究,对于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者和盗版行为,应依法追究责任,切实保护著者权益和电子报刊创办者的权益,提高作者对报刊的信赖程度,确保电子报刊拥有优秀稿源。同时,应净化电子出版市场,拓宽流通渠道,保证正版电子报刊的有效安全流通。还要加强对电子报刊出版发行、经营单位的监管,使电子报刊的发展能有一个健康的环境。另外,政府对于非法和黄色电子报刊,应既不允许引进,更不准在国内出版,并从法律上予以坚决制止。对于电子报刊有关的泄密问题和计算机病毒问题等也要有防范措施。

加强电子报刊质量和技术上的改进

电子报刊是高新技术的合成,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更加重视质量和技术上的改进,从宏观上来讲,建议国家新闻出版署会同电子工业部等相关部门,研究电子报刊所涉及的技术问题,制定电子报刊的技术政策和装备政策,确保电子报刊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和装备支持,同时,应在各报刊社严把内容关的基础上,作好宏观监督管理,确保电子报刊的质量。

具体到技术,电子报刊应该更进一步向有声音、动画、图像的方向发展,将多媒体技术、网络传输技术、超文本技术(Hypertext)、图像动画处理技术、HTML及JAVA语言等技术和其他先进技术大量应用于其中;在电子报刊的制作中,其文件尺寸不应太大,也不要使用过多的多媒体文件,以提高网络报刊的传输速度。同时,也要认真解决好网络带宽的限制问题,并进一步简化上网程序。另外,电子报刊还应向配套出版方向发展。如提供电子报刊的题录、文摘、文本、原貌全文、文本嵌入图像五种文献显示格式,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这种方便用户、配套提供多种格式文献信息的作法应是电子报刊的发展方向。

这里尤其要指出的是,网络型电子报刊的用户极为复杂,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与部门,网络报刊中的信息数据在存储、使用和传输过程中,都有可能被盗用、暴露或篡改。因此,要加强维护网络型电子报刊安全性的技术措施,如用RAID技术提高信息存储的安全性,用加强入网时间限制、工作站限制和账号限制等措施来进一步加强入网的安全性,利用包过滤、应用网关和代理服务技术来加强防火墙的安全技术措施,加强权限安全性措施,等等。

要建立比较充裕的人力资源储备

随着报刊业竞争的加剧,我国应加强对电子报刊发展的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在确立电子报刊发展战略的同时,要积极开展电子期刊学、电子报纸学、管理学、信息科学、未来学、预测学、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工作,迅速建立电子报刊研究的理论队伍;有条件的电子报刊出版机构应定期举办相关的研讨会及展览,研讨有关电子报刊出版的学术问题,跟踪国际最新电子报刊发展潮流,并经常举办技术讲座,宣传和介绍电子报刊方面的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还可以适当地引进一些优秀人才,从而能够拥有一批能通过互联网获取信息,能使用电子邮件进行采访与创作,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电脑知识,掌握英语和其他相关知识的新型记者、编辑与著作者,以适应电子报刊的飞速发展,保证其专业性和高质量。

另外,笔者认为,目前以高校学生为主流的中国“网虫”,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热爱、熟悉、了解网络和计算机知识,好奇、好学、肯钻。如果遵循国家所提倡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政策,我国的电脑企业和有关技术研究部门能与高校紧密结合,集中、引导和利用在校学生中的“网虫”们参与技术攻关活动,正确引导他们对网络的兴趣和爱好,则诸如更加先进的多媒体技术,网上语言障碍、上网程序繁杂等问题都是不难解决的。

四、结束语

近年来,电子报刊无论是在数量、质量还是品种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虽然它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们深信,电子报刊的前景是极其光明而广阔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子报刊无疑会日趋成熟和完善,它必将为人类的文明和发展做出历史性的贡献。

标签:;  ;  ;  

电子报刊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电子报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