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财富_易拉罐论文

质量与财富_易拉罐论文

素质和财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论文,财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沈阳,许多拾破烂的人都认识王洪怀,许多不拾破烂的人也知道王洪怀,但更多的人是从电视和报纸上认识王洪怀的。知道王洪怀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百万富翁。

拾破烂的人认识王洪怀,是因为王洪怀也捡过破烂,曾经和他们是同行。那时王洪怀和他们一样,推着辆破人力三轮车,手上拎着条破编织袋,早出晚归穿梭在大街小巷里,废报纸废杂志、废铁废铝、废酒瓶废易拉罐,他们的手中和车上全部都是生活淘汰下来的废东西,和这些废东西打交道久了,许多人的心也开始颓废了,反正自己永远也赶不上那些养尊处优的城里人,能在城里有房子有车,那是几辈子都实现不了的事情,所以就得过且过了,一天东奔西跑捡废品挣下的钱能吃饱肚子就行,根本不去想那么多。但王洪怀和大家有些不一样,他爱想一些问题,他有些不够本分。别人捡到的废品,车捡满了,推到废品收购站一股脑卖掉,然后就去泡茶馆看录像。但王洪怀不一样,他要将捡来的废品再仔细地扒拉几遍,稍稍有点还能利用的东西他都要留下来,尤其是那些废书废报刊,收来后,他都要夜里窝在棚子里读一读看一看,他觉得有用有价值的就留下来,那些没用的,第二天才被他推到废品收购站去。

别人收废品收几年,可能解了泡茶馆看录像的瘾,但王洪怀捡废品三四年,却过足了读书看报的瘾,他窝棚床下、墙边,码满了他从废品中翻捡出来的书。许多和王洪怀同捡废品的人都说:“这个捡废品的人,他和我们大家不一样。”

和其他的人不一样,还体现在王洪怀的一些怪诞举止上。一天傍晚,捡完废品回来,一群住在一片小窝棚里的人坐在一块儿喝啤酒打牌,而王洪怀却用剪刀将一只易拉罐剪碎,然后把这些碎片倒进一个旧自行车铃盖中用酒精灯烧炼,最后,这些易拉罐被熔化成了一片指甲盖大小的灰色金属片。人们不解地问王洪怀熔化易拉罐干什么,王洪怀说:“我想对易拉罐的材料进行化验。”

“化验?化验易拉罐做什么?”人们更不解了。王洪怀笑笑说:“我想弄清楚是直接卖废品易拉罐赚钱多,还是把易拉罐熔化了再卖赚钱多?”人们摇摇头笑了,说:“能赚钱的事情能轮到咱们这种人去干吗?你就别瞎费心思了!”

但王洪怀第二天还是把这一片灰色金属片送到了沈阳市有色金属研究所进行了化验。化验费交了600元,这600元对于一个靠捡破烂维持生计的人来说,是一笔多么令人心疼的数目啊。化验结果很快就出来了,这是一种十分贵重的铝镁合金,当时的市场价格每吨约在14000元至18000元之间,而每个空易拉罐净重18.5克,54000个就是一吨。如果把这种易拉罐熔化掉卖铝锭,能比直接卖易拉罐要多赚六七倍的钱。

王洪怀决定自己搞回收易拉罐进行熔炼。

为了能多回收到易拉罐,王洪怀将易拉罐的回收价格从一个几分钱提高到一角四分钱。只要能出高价钱,就没有买不到的废易拉罐,仅仅半个星期,他就回收到了13万个废易拉罐,足足两吨半。看着堆积如山的废易拉罐,王洪怀欣喜若狂,立即贷款办了一个金属再生加工厂,仅仅一年半,就加工出了铝锭240多吨,三年时间就净赚了270多万元。从一个一文不名的沈阳街头拾破烂的一跃成为了百万富翁。

面对一下子成了百万富翁的王洪怀,那些曾经和他浪迹街头拾破烂的旧日同伴们,有的羡慕,有的直叹自己为什么没有这样的眼光,但他们共同的感叹是:同是捡拾废品的,但王洪怀从一开始就和大家不一样,就是一个异类。他敢于用600元钱去化验一个易拉罐,而捡拾多少易拉罐才能换回600元钱?又有几个捡废品的人能够拥有这样的胆略和壮举呢?王洪怀和大家不一样,不一样在他没有破罐子破摔的颓废心态,在于他总在寻找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王洪怀是个异类,异在他拥有敢于梦想的勇气,异在他敢想敢干的果决。

有什么样的素质,就会有什么样的财富和命运。素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素质也决定着一个人的财富。

标签:;  ;  

质量与财富_易拉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