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钱慧丽

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钱慧丽

浙江建银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随着我国基本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区建筑市场的壁垒已被打破。工程预算是项目工程实施的重要依据,工程预算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项目工程施工的质量与进度,但是在实践中工程预算管理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强工程预算过程控制管理的对策,以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关键词:工程预算;项目管理;问题;对策

预算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督促企业运营活动达到与企业战略目标相一致,并且对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规划与设计,具有可执行性与数量化。因此结合实践,工程预算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预算管理可以对企业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预算管理可以实现企业内部部门之间的协调、项目施工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但是实践中受到工种等因素的限制,它们之间的配合缺乏共性,而预算管理可以站在系统角度对施工企业的各个部门、人员进行系统分工,以此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三是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工程预算是企业对员工业绩考核的重要标准,这样员工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约束自己的行为,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1 建筑工程预算中存在的问题

1.1 预算管理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意识

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大多是处于阶段性的管理模式,缺乏建设项目全过程综合管理的意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缺乏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和相互沟通,工程监理单位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虽做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到预算,但由于缺少对设计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设计保守、投资偏高。在施工招投标阶段,标底和标价估价不准,使得工程在实施阶段,或者由于资金短缺,或者成本管理不严,导致投资管理失控,工程不能按期完成。同时由于贷款利息不断增加,致使原本紧缺的资金在恶性循环中运行,给企业、金融机构和国家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2 预算管理意识薄弱

在工程预算管理部门工作中,因预算管理意识薄弱,在预算编制时导致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并存在诸多不合理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如仅仅因为预算结果的获取,而进行简单的预算编制,根本无法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更无法对各个职能部门参与预算的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导致预算与实际支出存在极大的偏差,致使预算管理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1.3 施工阶段设计变更随意性大

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设计深度的审查,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对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1.4 现行的定额单价已经不适应新的施工工艺流程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施工企业也在不断开发新技术、使用新材料、研发新工艺。在编制预算时,需要经常进行定额换算,但由于我国现行的工程预算确定方法多为静态、滞后的方法,定额单价通常是以几年前人工、材料、机械台班价格的统计为基础,并且新增补的定额往往缺少代表性,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工程量计算取费的差错,不利于施工单位和施工企业在预算管理工作方面的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 预算管理理念落后,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预算管理不仅包括对施工资金的合理安排,还包括财务控制,但是很多建设企业忽视了预算管理的全面性,这主要与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关:一是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不高,不能应对种技术问题;二是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协调能力不够,不能按照预算管理的要求对各个部门之间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三是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不高,缺乏经济和法律知识,并且处理索赔问题的能力较差。

2 加强工程预算管理的对策分析

2.1 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的造价预算管理

通过对竣工工程经济指标的测算,确定合理的工程投资估算指标和设计概算依据。通过加强投资估算管理和推行限额设计,合理确定工程的静态投资,充分预测动态投资,保证建设项目决策打足资金,不留缺口。加强设计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工作。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和竣工验收时,应注意同设计方案对照检查,对工程造价有较大影响的设计变更,须经原项目批准机关认可,未经批准同意,擅自追加投资、改变设计、提高标准、扩大建筑面积的,审查造价时不予承认,有关部门还应追究责任。

2.2 提高预算管理意识

对预算工作正确认识,是提高预算管理水平的关键。必须转变预算工作属于财务工作的片面认识,作为建筑企业运营发展的重要体现,预算管理贯穿于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是所有部门共同的工作,只有达到这个认识高度,才能对工程全部人员的力量进行充分调动,才能确保预算编制及执行工作的顺利进行。作为单位下一年度工作的计划,预算管理包括预测和决策两个内容,只有确保下一年度预算工作的合理性,才能确保预测与决策的正确性,才能实现建筑的快速发展。

2.3 更新预算管理理念,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预算管理理念的创新对预算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具有预算管理意识,及时跟新落后的管理意识,强化市场动态预算管理意识,强化对预算管理人员在职培训的观念。作为预算管理人员要清楚的认识到综合素质的提升对工作效果的重要意义:首先要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强化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其次加强对工程预算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综合技能。

2.4 开发动态智能造价信息管理系统

目前,政府编制发行的造价信息只有建材价格信息、有关造价的文件和一些造价研究文章,而对已建工程造价信息的收集比较缺乏。已建同类工程的造价信息对新建项目的投资确定具有很好的参照和借鉴作用。可是,却很少有人来做这种具体的基础资料收集工作。这些信息或是散落在各建设、设计、施工单位的档案柜里,或是存在于一些富有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的脑子里,或是根本就已丢失,不能得到广泛应用,这真是很大的浪费。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超支预算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信息工作管理方式落后,资料精度不够,不能及时、全面地为决策者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实行对项目造价的动态管理,建立一套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利用工程造价管理系统,既可以代替人工繁琐的日常业务处理工作,也能为管理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成为领导者进行决策的支持系统。

总结:加强工程预算管理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大的复杂工作,通过全面化的研究设计图纸进行工程量计算,分项目加强工程预算审核监理,适时化掌握工程材料价差因素进行工程建设预算的实效性控制。节约国家建设资金,维护咨询和预算造价市场正常秩序,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敏.加强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的探讨[J].科技风,2009(17):78-79.

[2]聂国欣.做好施工企业预算管理工作的作用及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经济论坛,2004(3).

[3]李玉梅健筑工程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0(14).

论文作者:钱慧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  ;  ;  ;  ;  ;  ;  ;  

工程预算在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_钱慧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