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分析论文_黄子桐

黄子桐

新地能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广东省 523900

摘要:为了提高建设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本文在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再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得出评价指标体系,对业主方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和改进,为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评价研究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评价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是近些年的研究热点,它是一套评价项目管理水平和改进项目管理能力的方法及工具。“成熟度”是指能力必须随着时间不断持续改进和提高,这样组织才能在竞争中不断地获取成功。本文将借鉴PM3模型并结合工程造价管理的特点,建立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探究成熟度模型在工程造价领域中的应用。

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可以随时纠正造价偏差的发生,将实际发生的工程造价控制在限额内,保证投资目标的实现。同时,利用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帮助业主对工程造价管理能力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并及时进行反馈和改进,从而形成“评价-反馈-改进-再评价”的动态循环过程,以期促进业主方造价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1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构成

1.1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的范畴

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包括3个阶段的研究:流程层面、项目层面和组织层面。我国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数额大、不确定性强等特点,导致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复杂性与多变性,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站在项目的角度上控制工程造价。本文主要以项目层面为主导展开研究,从组织层面的战略高度来对项目进行评价和改进,以保证实现工程造价的管理目标和企业的进步发展。

1.2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等级

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等级是指造价管理水平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中所达到的具有重要意义的表征能力成熟度水平的中间台阶。本文将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设定为5个逐步上升的梯级,并重新定义各个等级的特征及标准。

1)初始级: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随意性与随机性,凭借个人的经验能力控制过程造价,缺少统一完整的管理方法与制度,实际造价与投资目标差距很大。

2)简单级:企业意识到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开始积累造价管理的经验,并建立起基本的管理制度,但是造价管理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

3)规范级:整个工程造价管理过程得到充分的定义,并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能够有效管理经验数据。

4)管理级: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得到充分的落实与实施,造价管理体系制度化。利用国家定额规范更好地控制建筑造价,在确保建筑质量的前提下,降低造价成本。

5)优化级:组织通过持续的改进来优化工程造价管理的效率与效果,提升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水平,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能超出预期目标。

成熟度等级的特征描述表明了组织要达到某个成熟度等级所必须具备的项目管理的表现。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等级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发展的过程,每个成熟度等级都是相互依存的,上层包涵下层的目标和实践。成熟度等级的提高表示工程造价管理能力在不断的评估改进过程中实现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变。

1.3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的维度

本研究建立的工程造价成熟度模型将分为三个维度,从三维的视角准确剖析组织的整体造价管理能力。

1)第一维度:成熟度等级。将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等级为初始级、简单级、规范级、管理级和战略级。

2)第二维度: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分为5个阶段: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交易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阶段。

3)第三维度:评价指标域。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的5个阶段被分解成具体的评价指标,这些评价指标用于测定造价管理成熟度,并利于开展和细化造价管理工作。

1.4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的内部结构

建立工程造价成熟度模型内部结构,找出每个等级的关键问题,通过这个结构框架来更好地对业主的造价管理成熟度进行度量并提出改进路径。工程造价成熟度模型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

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对应一组关键指标,通过对关键指标设定目标,具体细化造价管理工作到每个过程的基础活动。对工程造价管理全过程中各阶段的关键指标进行测定,得出成熟度等级,从而衡量业主的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对于业主而言,工程造价管理就是在保证工程合理的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在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各个阶段中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限额内。在预先设定的投资目标下,项目的工程造价管理构成了计划、实施、评价和改进,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2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评价

2.1构建成熟度评价指标体系

在进行构成造价管理成熟度指标体系过程中,要准确选取影响工程造价成果文件的评价因素,以及各个阶段造价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性影响因素,筛选出科学合理指标。在问题分析过程中,对业主方造价管理工作的开展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调研,然后依据分析结果,构建一个评价指标。在完成以上的各项操作后,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发放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影响工程造价管理的各项因素进行打分,依据调查结果,分析隶属度,最终获取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

2.2指标权重的科学计算

2.2.1调查问卷发放

在问题分析过程中,采取调查问卷法,要做好调查对象的选择,对比同一层级的各项指标,通过对比分析,对各项指标内容进行准确打分,要确定每一项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最终获取相应的判断矩阵。

2.2.2构建判断矩阵

对调查问卷进行整理与分析,获取工程走造价管理成熟度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内容的相对重要程度,然后依据是情况,构建一个合理的判断矩阵,对于各项指标权重的计算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完成。

2.2.3矩阵一致性的检验与判断

通过分析可知,通过问卷调查法最终获取的判断矩阵,本身存在较强的主观性,因此在实际分析过程中,需要通过一致性检验,对指标赋权是否存在矛盾进行准确判断。

2.3计算评价综合值

2.3.1重要指标评价得分

对于重要指标的评价得分,在分析过程中,为了确保最终得分的合理性,选用专家打分法,依据评分的实际标准,对工程项项目中的造价管理进科学、准确评分。通常情况下,分析中采用百分制进行打分,这主要因为百分制分析起来相对简单,最终获取重要指标评价得分。

2.3.2计算评价综合值

依据重要指标得分,通过加权的方式求和,最终获取到指标层得分,计算方式如公式(1):

下转第226页在公式(1)中,Rk表示的为指标层K(K的取值为A,B,C评价得分);j表示指标层k下面重要指标的数量;Rki表示的为重要指标的评价得分;Wki表示为重要指标Rki对应的权重系数。

2.3.3成熟等级的确定

在通过加权处理后,可以获取工程造价管理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评价综合值,在此基础上,对照工程造价管理成速度模型等级进行划分,具体划分情况如表1所示,最终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成熟度进行确认。

结束语

本文中提到的工程造价管理成熟模型初次尝试将整体项目管理系统成熟度的管理技术在子系统中的工程造价管理中引入,从而在该子系统管理水平提高的情况下,提高整个项目整体的管理水平。这一模型并不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框架模型,在具体实际中,还需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模型的组织,不断在实践中完善和健全该模型的应用性。

参考文献:

[1]杨守华.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

[2]李慧,王建国.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分析[J].工程管理学报,2014,28(2):102-106.

[3]刘伟军,石志飞.基于PM3的公路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3):28-35.

论文作者:黄子桐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工程造价管理成熟度模型的分析论文_黄子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