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产业整合:农业转型升级“新世界”?_农业论文

三大产业整合:农业转型升级“新世界”?_农业论文

三产融合:农业转型升级“新大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大陆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5月5日,记者就农业“三产”话题采访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征兵教授,王征兵开门见山指出,“农业‘三产’话题及农业第六产业,已屡见各种媒体,但多停留在‘引进概念’和‘阐释概念’阶段。农业‘三产’要真融合,不能假融合,第六产业,不能光说不练!”

      实现第六产业协调发展,不能光说不练

      王征兵分析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后认为,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其核心是两个方面:一是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二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农业产业化,而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业规模化和科技化。科技化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产品数量和质量,尤其是粮食的数量和质量,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而粮食安全正是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32条中的第一条,足见中央对粮食安全的重视。值得一提的是,要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收入,就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即促进农业第六产业的发展。那么农业第一、二、三产业如何融合,才能实现农业第六产业协调发展呢?

      六次产业由同一主体完成,农民才能有钱赚

      王征兵认为,什么是农业第六产业,大家必须搞明白。众所周知,第一产业是指农业,第二产业是指加工业,第三产业是指销售和服务业,而农业第六产业(也称六次产业)指的是第一、二、三产业的结合,因为“1+2+3”等于6,“1×2×3”也等于6,这就是农业“第六产业”的内涵。所以,农业第六产业就是农业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延长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经营者收入。农业第六产业中的第二、三产业,指的是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产品销售、服务业。而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三产业指的是整个加工业和服务业,其范畴要大得多。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第一、二、三产业融合,是由同一经营主体完成的。过去我们的第一、二、三产业也是相互紧密衔接的,只不过由不同的主体完成的。如奶农负责生产牛奶,加工企业把牛奶加工成各种奶制品,超市专门进行奶制品的销售,这一过程由三个独立的主体完成。第二、三产业的高利润,第一产业的奶农根本拿不到,奶农是整个产业链中最贫穷的阶层。为了让第一产业的经营者能够分享第二、三产业的高利润,第六产业的经营者应参与第一、二、三产业的全过程。也就是说同一个经营主体同时经营第一、二、三产业,即六次产业由同一主体完成。这样,第一产业的经营者才能分享到第二、三产业的高利润,才能提高农业经营者的收入。

      让从事农业者有高收入,农业才能留住人才

      谈到为什么要发展农业第六产业时,陕西省咸阳市政府扶贫开发办王章陵认为,长期以来,第一产业经营者的收入一直偏低,导致农民成为收入最低的人群之一。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农政策,从2004年至2015年连续颁发了12个有关“三农”的中央一号文件,2014年的各种支农资金也高达1.3万亿元,虽然农民的收入有了改善,但并没有根本好转,大批农村青年为了获得更高的收入,逃离农村,进城打工。然而,13亿人要吃饭,地必须有人种,而且耕地在减少,人口在增加,因此不但必须有人种地,而且要是高素质的人种地,因为只有高素质的人种地,才能在越来越小的耕地上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满足越来越多人口的需要。

      如何才能把高素质的人留在农业领域呢?王征兵表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提高他们的收入,让他们的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持平,甚至高于城镇居民收入。而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收入的1/3~1/4。如果让农民延长产业链,把第一产业延长到第二、三产业,农民的收入就会提高。只有通过第六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提高经营者的收入,社会上的优秀人才才愿意从事农业,农业也才能持续稳定发展。”他认为,农业经营者由单一经营第一产业转变为经营第六产业,这是农业经营方式和农业发展方式质的变化和飞跃。

      如果农民养3只鸡,他肯定只当副业不赚钱

      既然第六产业能提高稳定和提高农民收入,农业第六产业发展需要什么条件?王征兵分析认为,农业要由单一的第一产业转变到第六产业,实现农业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首先农业生产要有一定的规模。如果一个农民养了3只鸡,不要说他没有兴趣延长产业链,就连第一产业本身也不会全身心地投入。他肯定把养鸡作为一种副业,至于鸡有什么新品种,有什么样的新饲养技术等,他也不会关心。这也是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困难的原因之一。所以,农业科技人员在农村举办科技培训,常常无人参加,更可笑地是为了让农民参加培训,常常给参加培训的农民发两袋洗衣服、一袋化肥或者30元钱等。”王征兵表示,目前我国有几亿小规模的农户,他们既没有积极性做好第一产业,由于规模过小,也无法把第一产业延长到第二、三产业。因为要做第二、三产业,第一产业必须提供足够的原料。那么,要多大规模才合适呢?这个规模应满足三个条件:(1)经营者全身心投入,没有精力再干别的行业,实现经营的专业化、职业化;(2)经营者对科技有兴趣,有主动学习科学技术的意愿和动力;(3)能基本满足第二、三产业原料的需要。那么,规模化从何而来?这就需要经营者与其他农户协商进行土地流转,当然,政府在土地流转中应做好服务工作。

      其次,就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有四个: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第一、二、三产业要融合,就要求农业经营者有较强的管理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以及融资能力,因为产业链延长后,需要的资金多了,参与的人员多了,而且产品要直接面对终端市场,自然对经营者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农业要由单一的第一产业转变到第六产业,农业经营者必须由这四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替代数以亿计的小规模农户。这四个新主体的共同特征就是经营能力强,对市场信息敏感,具有一定的融资能力。

      此外,政府也要为农业第六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条件。一是农产品加工区必要的路网、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二是农业经营者在申报第二、三产业生产许可证时,给予可能的便利与优惠;三是在发展方向和科技服务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四种办法,助农增收是法宝

      面对采访,王征兵教授提出了促进农业第六产业发展的思路。他说,要实现第一、二、三产业融合,促进第六产业发展,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推动和促进:

      典型示范 农业第一、二、三产业如何融合?很多农业经营者缺乏明晰的思路和途径。其实,融合的模式很多,有的是种植业与休闲农业的融合,有的是养殖业与加工业的融合,有的是种植、养殖、加工的融合,有的是产、加、销的融合等。可以先树立一些典型样板,让其他经营者去效仿。也可以到第六产业做得好的地方去参观、学习,引导农业经营者确立自己的经营思路。

      为经营者提供融资帮助 要延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业第二、三产业,资金的需要量是比较大的,为了促进第六产业发展,一是银行应降低贷款门槛;二是政府提供贷款担保;三是允许组建农民资金合作社。通过多种途径解决第六产业发展中的资金需求。

      更优惠的政策支持 因为农业第六产业经营者全身心投入农业,他们将成为农业产业的主力军,政府应给予他们政策支持,如更优惠的农机补贴政策,力度更大的粮食补贴以及税收减免政策等。研究表明,同样的补贴标准,规模大的农户比规模小的农户更有积极性。比如一个农户种3亩粮食,没有补贴和每亩补贴100元,其积极性变化不大,而种植200亩地的农户其积极性就会因补贴大幅度提高。

      加强对经营者能力的培训 农业第六产业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技术,尤其是第二产业中的农产品加工,对技术要求更高,而第三产业对市场营销能力要求较高,通过培训,不仅要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而且要提高他们的管理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三产融合应发生“化学反应”

      “第六产业”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真谛。需要注意的是,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是简单叠加,而是发生“化学反应”,是质的飞跃,由此带来农业比较效益的增加和竞争力的增强,与传统农业不可同日而语。

      发展“第六产业”,要通过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让农民更多地分享二、三产业利润。要让第二、第三产业附着其上,逐步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

      “第六产业”是大农业大食品的概念,是从田间到餐桌的大贯通大整合,代表着农业产业化企业未来先进的发展方向。从产业链条的角度看,农业的最终落脚点是食品。没有先进的食品产业,就没有现代的农林牧渔业,要让食品行业成为农业产业升级的发动机和火车头。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仅靠上游投资和建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培育能够释放农业资源、推动农业增值的产品,形成贯通种养、加工和营销的大产业链条。要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大力发展贮藏、保鲜、包装、运销等农业配套产业,这样能够促进第一、二、三产业融合互动。

      联系电话:029-87036601

标签:;  ;  ;  ;  ;  ;  ;  ;  ;  

三大产业整合:农业转型升级“新世界”?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