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论文_黄柳青 罗贤君  黄莉雅 梁庆元 关常青 黄劲斌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论文_黄柳青 罗贤君  黄莉雅 梁庆元 关常青 黄劲斌

(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 广东 阳江 5295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如何减轻急诊护士压力,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从急诊工作的性质、护患关系的现状及社会对护士的认可度分析探讨急诊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及减轻压力的对策。结果:急诊工作环境差、工作量大、工作高风险性、护患关系紧张、高标准高强度的工作要求、社会认可度低是急诊护士的主要压力源并提出相对措施。结论:通过创建良好工作环境、加强护士安全意识培训、加强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提高自身素质和社会的认可度、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来减轻护士的压力,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急诊护理人员;压力源;对策;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医疗体系的健全,护士在维护、促进人类健康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们对护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工作压力[1]。国内外研究也表明,护士的压力水平通常高于一般人群[2]。由于急诊科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急诊护士工作责任重、工作量大、轮班制及经常面对死亡的刺激,使急诊护士在这种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中要比普通病房护士承受更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3]。过大的工作压力会引起身心疾病,而良好的应对方式是缓解工作压力的最主要因素[4]。现分析急诊护士的压力来源,提出相应的对策。

1. 急诊护理人员压力来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1.1 急诊工作的性质

1.1.1 急诊工作环境嘈杂,工作量大

戴琴[2]的研究表明工作量与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有较大的相关性。(1)由于急诊科的患者大多是病情急、危重,患者及家属都容易激动,有时辱骂或殴打护士,甚至遇到歪曲事实的事件,护士也要保持冷静平和、理解的心态,帮助解决问题,从而压抑了自己的感受,做出精神妥协。(2)护士的严重缺编,致使急诊科较其他科室有更多的工作压力。(3)“三班倒”的工作方式也使护士的正常生活规律被严重打乱,也给家里带来不便。(4)由于社会的进步,知识的更新,以及人们对护理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使护士也要不断的学习,更新知识,以免淘汰。(5)护士的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这一切都成了护士智能及心理上的压力[3]。

1.1.2 急诊工作的高风险性

急诊病人一般都起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抢救时如果护士出现差错事故将会威胁到病人的身心健康甚至生命,护士为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急诊护士长期处于精神紧张,情绪不稳的状态下也是很危险的,有调查显示,当护士情绪不稳定及处于生理期低潮时差错发生率60%~70%,严重者还可导致医疗事故[4]。另外 急诊护士往往是在对病人的既往病史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投入抢救,或者是在时间上根本来不及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致使急诊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明显多于同行其他科室。而且医院急诊护士也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高危人群,原因是急诊护士接诊的都是急、危、重及突发事件的病人,病人就诊时间没有规律,病人或家属求医心切,而急诊护理工作量大,常处于被动状态,因此在医院缺乏报警装置和保安监控系统的情况下,急诊室暴力容易发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护患关系日趋紧张

1.2.1 与病人或家属之间的误会

有调查显示,81.1%急诊护士认为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甚至无端指责[5]。工作中当护士忙于抢救危重病人无暇顾及其它就诊病人,对病人及亲属的要求没有及时满足,又没能马上给予解释时,易引起病人的误解,家属的不满。护患冲突的产生,部分是由于护士心理健康欠佳引起的职业心态偏差造成的,而不是由于护士职业道德缺乏引发的。

1.2.2 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要求更高

随着法律知识的普及,患者对护理质量、护理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法律衡量护理行为和后果的意识不断增强。护理人员一旦侵犯了患者的权利,不管其行为是故意还是过失,都有可能引起护患纠纷。护理人员的一言一行都要经受法律的考量,这无形中又给护士增添了心理压力。

2 .解除压力的相关措施

2.1 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护理管理者应多关心急诊护理人员,要保证急诊护士合理编制,将心理素质好的护士安置在急诊科,才可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同时还要合理安排抢救室的布局,完善先进的抢救设备及严格的规章制度是抢救成功的可靠条件。抢救人员明确分工,周密的抢救护理程序是抢救成功的保障。

2.2 良好的人际关系

当护士在工作中出现失误时,管理者不应忽视正确的心理引导;当护士处于某种困惑时,应能及时发现并尽心尽力给予帮助和支持,协助搞好医护关系,轻松、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有效地缓和心理压力[6]。

2.3 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

急诊科工作的繁忙、劳累和压力大是众所周知;但并非每个人对急诊科护理工作都能充分理解,为此社会应对全民进行教育宣传,提高患者的依法就医意识,减少冲突,尊重护士的工作,使护理工作得到社会的支持和理解。还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及亲属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可使急诊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

2.4 加强职业性质损害的防范

护士在工作中一定要按操作规程,一旦被血液、体液污染、及被污染的针头刺伤,应立即进行伤口处理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登记、随访。科护士长应及时对受伤护士进行心理疏导,做好安抚工作,以减轻心理压力。

2.5 提高心理性危害因素的防范

护理管理者应设法消除引起护理工作压力的各种因素,加强心理素质和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对应激环境的反应能力,以舒缓心理压力;业余时间多听听音乐,在生活中尽量看一些 美好的事物,学会自我放松,自我调节,减轻工作压力,舒缓紧张情绪,要保持宽容、豁达的、积极稳定的情绪,以最佳的心态投入在护理工

3 .讨论

总之,急诊工作是医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急诊护理质量对抢救工作成败有直接影响,要减轻急诊护理人员的压力从改善工作条件,提高自身素质,培养抗压能力,确保护理人员人身安全,改善护患关系来减轻压力,最终达到提升护理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高静,付昌萍,游进会,等.临床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工作压力源的相关研究〔J〕.护理研究,2013,22(9C):24682470.

[2] 戴琴,王开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2,19(3):14.

[3] 王志茜,邵莉,周建平,等.急诊科的心理应激状况与干预措施.现代护理杂志,2013,13(178):2431.

收稿日期:2015-10-08

论文作者:黄柳青 罗贤君  黄莉雅 梁庆元 关常青 黄劲斌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6

标签:;  ;  ;  ;  ;  ;  ;  ;  

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分析及对策论文_黄柳青 罗贤君  黄莉雅 梁庆元 关常青 黄劲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