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策略的实践研究论文_周世先

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策略的实践研究论文_周世先

三台中学实验学校 周世先

摘要:新课程改革以来,高中生物越来越倡导生活化的教育理念,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也提到了要“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与此同时,高中生物新教材的编写也更倾向于以生活为依据,为学生创造了生活化学习的条件。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开展生活化的生物教学呢?本文将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探讨

生物知识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对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教学的生活化和实效性,突出高中生物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生物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生物教学“生活化”已经越来越受到任课教师的重视,逐渐成为生物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生活化”教学有利于学生提高应试成绩,还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地体验生活,感受社会,从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较强的生活技能。

一、设计生活化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一个基础环节。教师要重视课程导入的设计,让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就笔者教学经验而言,生物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的课程导入,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抓住学生的眼球,吸引学生的兴趣,这样可以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打好牢固的基础。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在课程导入环节设置具有悬疑性的问题情境,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充分激发出来。例如,在讲解“细胞中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相关内容的时候,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两则比较常见的广告:“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好喝的,蓝瓶的”与“黄金搭档,花一样的钱,补五样”。这样的课程导入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起来,教师再围绕这两则广告设计这样的问题:蓝瓶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中有哪些金属离子?黄金搭档所说的补五样是指哪五样?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课堂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二、挖掘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高中的生物学知识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但是并不是说生物学知识就是对日常生活知识的直观反映,所以在进行生物学教学时,教师也要适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挖掘,从比较严谨和抽象的生物学教材中,挖掘出生活化的内容,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和理解。比如在进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学习时,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着手,不要进行基因方面的讲解,而是从生活现象中引导,可以问学生:“漂亮但头脑简单的女孩,和丑陋但头脑聪明的男孩结婚后,可能会生出什么样的小孩?”以这样的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理解基因自由组合的知识。在学习糖类脂质和蛋白质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从膳食平衡方面入手,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的食物包含的不同有机质及其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使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

生活中的谚语、俗语或顺口溜往往包含生物学知识,课堂上适当引用,既朗朗上口,又简练形象。农谚“松土出肥”说明锄地松土可以增强植物的呼吸作用,为矿质离子的吸收提供更多的能量;“正其行,通其风”说明合理密植的重要;“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种田无师叔,只要肥料足”说明矿质养料的重要,正符合人们对有机蔬菜的热捧。农谚、俗语口口相传,简短流畅,便于记诵,内容丰富,精练深刻,发人深思。许多看似简单浅显,其实包含着深刻的科学原理,需要教师予以分析说明。

四、关注学生主体

教师要树立以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丰富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感悟、内省、探究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实现多种生活形式的统一,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体。教学活动是反思、批判、建构的实践活动,其基本的形式是探究,教师的作用不是在传递,让学生接受知识,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对话、感悟。如在《光合作用》教学中,教者提出问题:“一颗种子经过数年的生长变为大树,植物生长的物质到底源于哪里?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回答。”有学生认为,植物生长在土壤里,所需的物质应该源于土壤。也有学生认为植物生长需不断浇水,因而所需要的物质源于水。学生的不同观点引发同学们的讨论交流。

五、建立完善的课外生活化实践体制

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通常是以课堂作为教学主阵地,而忽视学生的课外活动,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学生可以真正的回到生活,认识生活,课外活动是将课堂中学习的有关理论知识应用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主要阵地。所以,可以建立完善的课外生活化实践体制,通过课外学习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使其养成一种“爱动脑,爱思考的”学习习惯。例如,人教版第二章,细胞中的无机物一节中,在植物细胞中的无机物有哪些,这些问题的解决必须到生活中寻找答案,可以将本班的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种植一定数量的小麦幼苗,当小麦幼苗成熟后,每组对小麦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与讨论,进一步了解学生对植物所含有的无机物成分。在此教学案例中,教师让学生直接深入到田间,种植小麦。将发育成熟的小麦做出其成分的分析,不仅使学生对此知识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一种团队合作精神。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对于生物这门学科而言很重要,因此,老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探索该教学方法的应用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生物知识。虽然这个过程会比较困难,老师也会遇到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只要老师能够相信自己,就一定可以取得优异的结果。

参考文献

[1]胡军华.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9).

[2]王坤艳.浅谈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课外拓展应用[J].新课程导学,2015(14).

[3]薛晓红.组织学生创编高中生物生活化校本教材的思考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4(07).

论文作者:周世先

论文发表刊物:《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8

标签:;  ;  ;  ;  ;  ;  ;  ;  

高中生物教学生活化策略的实践研究论文_周世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