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0kV配电网的设计与施工论文_岑伟锐

论10kV配电网的设计与施工论文_岑伟锐

(广东中誉设计院有限公司佛山电力分公司 52825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l0kV配电网可靠性、灵活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l0kV配电网的设计与施工就至关重要,本文对配电网的设计与施工质量问题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10kV配电网;设计;施工质量

1 10kV配电网规划

目前,县级电网建设项目的提出以及项目优先级的确定,常依靠人工“拍脑瓜”,使项目决策水平较低、电网建设改造的盲目性较大,造成了资金的巨大浪费。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长期以来控股代管公司对城市配电网的建设投入一直滞后于社会对电力需求的发展,而且配电网原有的基础非常薄弱,因而,城市10kV配电网高压电源点容量不足,局部电源点布点也不足,10kV线路依然存在负荷重、设备过时陈旧、网架不合理、配电网自动化水平低等问题。由于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用电负荷和用电量难于增长,用电需求长期处于被压制状态,负荷需求长期被低估。

(2)县级城市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中,电网规划没有真正纳入规划板块,对电网建设作为一个附属板块并不重视:①对各个用电区域的单位面积的用电负荷没有详细规划,在具体实施中造成部分负荷过度集中,比如高层建筑密度过高,商业区相对过度集中等,重负荷用电区域没有合理分布;②没有合理的线路通道,在规划线路通道时,没有考虑电网运行的特性,有的线路通道因为建筑物和城市道路建设的需要被阻断,线路无法延伸到负荷需求地区,造成局部线路负荷过重;③城市建设地块用地的随意性,电网建设无法按照规划实施。

(3)县城配电网结构普遍比较混乱导致供电可靠性低,电能质量差,停电时间长。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县级城市对用电的需求越来越高,对配电网网架结构提出了较高要求,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

电网规划的目标就是要规划一个安全可靠,适应能力强,结构合理,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用电需要的电网网架,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认真落实电网规划的各个环节:①做好电网基础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收集关城市规划、招商引资、各类建设项目等情况。②做好负荷预测,负荷预测的正确性及预见性,对城网规划的影响极大,电压等级的选择、变电所的布点、网架结构等都要根据负荷预测水平来决定。因此,必须重视负荷预测。为了使负荷预测符合城市发展实际,负荷预测以当地政府制定的城市发展计划为依据,并在供电分公司的配合下,广泛的收集有关用电部门的用电需求计划,对市政生活用电的趋向及需求有足够的预测,并总结城市历年的用电发展情况,采用多种负荷预测方法,最后分析各种预测结果,选定规划期末的总用电量和总负荷。③遵循《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适应本地区电网的发展,即中压配电网的规划要与高压配电网和低压配电网的发展相协调,综合分析电网建设项目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经济性,对电网建设项目建设的时序性做出正确判断。④实施网络设计,确定电网项目建设的技术方案。

2 10kV配电网设计

在进行配电网设计时,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实施建设:

(1)改变不合理的电网结构,采用“网格式”网络结构,实行分区供电以减少配电网在同一供区中的相互重叠。加强不同电源线路之间的互供联络,保障互供能力,10kV配电网主干线采用“闭环接线、开环运行”的结构模式。如 10kV 线路装接总容量超过10000kVA应首先采取分流措施,以满足中压配电网n-1安全准则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控制线路供电半径、合理设置分段开关。做到 10kV 线路的供电半径部超过3km,低压供电半径部超过250m,繁华地区不超过150m,主干线的导线线径选择240mm2绝缘导线或者300mm2电缆,并把每路出线负荷控制在400A之内。每回线路配置一定数量(至少2台)的分段开关,对分支线路与主干线的联络专设分支开关,并且调整好每级开关的保护使之不越级跳闸,做到主干分段分支隔离的格局。每段 10kV 线路装接的配变容量控制在2500~3000kVA以内。

(3)合理布置配电网的电源支持点,增强电网的供给能力。

使每一个110kV变电站之间都具备3~4条联络线路(每条转供300A左右) 提高供电能力,从而达到少停电以提高供电可靠性,市区各变电站之间,线路之间实现联络,能相互转移负荷,尽可能压缩故障和检修停电面积,提高供电可靠性。达到变电站一台主变停运,而配电线路不停电的目的,从而可以减少约1/3的停电时户数。

(4)提高县城电网线路电缆化、绝缘化率。随着城市的建设与发展,负荷密度的提高,在架空线路通道受限制情况下,解决高负荷密度地区(市中心区)供电的途径不能只靠增加导线截面,此时唯一办法是实现线路电缆化。由于电缆化建设投资大、涉及面广,在建设资金严重短缺情况下,应以县城电网发展规划为指导,分步实施,量力而行,对高负荷密度的市中心区、商业密集区应结合老城改造逐步实行电缆化建设,在老城改造过程中应尽可能敷设好电缆管线,条件不允许的,应留有足够的电缆线路通道。

(5)科学规划环网点,合理选择环网设备,努力实现配电网n-1安全准则。架空配电网以柱上分段断路器作为环网设备,柱上断路器应优先选用体积小、容量大、可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少、操作简单的新型设备,如 SF6负荷开关、真空负荷开关等,并留有配网自动化接口。电缆配电网环网设备形式多样,有 10kV开闭所环网柜、高压电缆分接箱、高压配电室环网设备等。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时,高压环网设备能快速、有效地将故障点隔离,确保非故障段正常供电,实现配电网络n-1的要求。

(6)对电容电流超过10A的配电线路在变电站测加装自动跟踪补偿装置,从而有效降低瞬时故障的建弧率,防止瞬时故障性接地故障转化为永久性接地故障,从而有效极大的降低配电网的故障跳闸率。

(7)提高配电自动化水平,缩小停电范围。采用配电线路自动化,当配电线路故障时,配电线路上的自动化装置将故障隔离和恢复送电。

积极稳妥推进电压时间型10kV线路馈线自动化建设,尽可能减少中压配电网故障停电时间。

3 影响 10kV 配电网施工质量的因素

工程质量好与坏,主要以预防为主。诸事皆有变,要充分考虑到一个工程即将展开会面临哪些问题,要提前想好对策应对这些可能影响工程正常运行的因素,将事前控制和过程控制做到全面而透彻,这样在工程质量的事后验收和把关才会更加稳妥。质量控制是施工全过程的重要环节,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众多,概括总结起来主要有人、机械、材料、方法等大四方面,因此要具体分析影响施工质量的原因,以便掌握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1)人的因素

在10kV配电网的施工过程中要全面融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保证施工单位经过相关的资质认证,聘请管理者与组织者的综合素质与管理水平,从某种意义而言,管理者综合能力的高低、组织者沟通水平的好坏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工程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而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的专业技术与心理素质也至关重要,因此要加强工程人员的管理工作,保证施工质量。

(2)机械因素

机械设备的选用应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情况,确保设备具有很实际的实用性和可靠性,并且要遵循方便操作、安全第一的原则进行选择。此外,操作规范是否正确直接影响着操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程质量,因此选择机械设备必须要严格遵守操作要求,防止发生事故。

(3)材料因素

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基础,从某种程度而言,材料质量决定着工程质量,并且工程材料成本占据投资总成本的三分之二,所以要加强10kV配电网工程的材料管理,保证材料质量与设计要求相符,执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保证万无一失。

(4)方法因素

方法因素中最重要的两环节就是施工的方案和施工的工艺。施工的方案是施工的方法的“领航标”,亦是工程之路的先锋。施工方案是否考虑全面直接影响到施工的工期、质量和成本预算。结合技术、组织、管理、经济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和全面分析,这样才能缩短工期、提高质量、减小成本。此外,施工的工艺管理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优劣。因为通过工艺可以形成工程的实体,因此所采取的技术和方法一定要慎重管理。

5 结语

10kV配电网是整个电网中规模最大的部分,并成为电力系统供电能力、电能质量及供电可靠性等重要指标的最终现。因此做好设计和施工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线路供电的可靠性,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更好地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论文作者:岑伟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  ;  ;  ;  ;  ;  ;  ;  

论10kV配电网的设计与施工论文_岑伟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