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指导价值论文_张桂生

深度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指导价值论文_张桂生

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小学

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和把握程度,直接影响了数学课程的学习效果,若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较模糊、片面,将限制其数学学习进度的开展,从而导致学生的数学思维受到约束。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时,往往会忽略数学概念的巩固和理解,导致他们无法有效开展深度的学习活动。著名特级教师、全国首批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朱德江在《学导式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中认为:深度学习是当前学习科学基座的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学习者能够深层次地理解构建,迁移知识的一种学习状态,反思和创造,而不是反复地记忆。深度学习非常关注所学概念的迁移和应用,而不是机械记忆;深度学习是一种高阶思维,而不是一些相对比较低级一些的记忆性思维;深度学习是是能激发心底的无限好奇和兴趣的。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遵循深度学习理论,如何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实现深度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用恰当合理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深入掌握数学概念知识,为他们的深度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在实践应用中,促进学生明确数学概念

深度学习理论有利于全面、清晰、准确地掌握数学概念需要透过现象表面形成抽象思维,并将抽象思维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同时通过反复推断和验证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教师在进行概念教学过程中,可通过多层处理,逐渐将初始的"低层"特征表示转化为"高层"特征表示后,以简单的知识概念完成复杂的学习任务,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概念从产生、形成与应用的一系列过程,加强他们的深度认识,体会数学概念背后的深刻内涵。通过深度学习法,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概念,同时将实践应用的经验内化为概念的抽象概括,以实现掌握数学概念的教学目标[1]。

例如,教师在讲解"平均分"的概念时,可提前准备6个苹果作为教学工具,引导学生思考问题"6个苹果分成两份,有哪些分法?"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促进他们激发关于"分"的经验,增加对"平均分"的感性认知,另外在学生尝试几种不同分法后,引导学生从其中找出一种最对称的苹果分法,帮助他们初步明晰每份分得一样多,就是平均分的概念。运用课堂举例的本质就是将几种苹果分法进行简单分类。而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积极拓展思维,将感性认知发展到理性认知,并能够简单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特征,从中感受平均分概念的形成和运用的基础过程。之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尝试将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告知他们无论如何分,其份数如何改变,只要保证每份的个数一致即可,不仅充分体现平均分的本质特征,还能丰富和加强了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原有认知。最后,激励学生再继续深入思考:"将6个苹果平均分,除了2份和3份之外,还能分成几份?"进一步使学生加强对平均分的认知。

二、在认知冲突中,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

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借助新旧知识的认知冲突可以将知识重点进行强化并进一步推导,进而对数学概念形成全面、完整的理解框架,同时能对数学概念进行猜想、探究以及运用,这也是开展深度学习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应当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挖掘数学概念的核心本质,有助于学生明确数学概念的深刻价值。

例如,教师在教学"小数除法"时,可导入问题:"13元买了4袋牛奶,每袋牛奶多少元? "这是借助深度学习理论的探究问题,和学生原来的知识观念发生认知冲突。由于学生原先已掌握了有余数除法,计算13除以4等于3余1时,已经得出前提结果。但在整数除法中,当余数小于除数后,则无法再继续往下除,而这里的不能除,是基于小学生对整数范围内的原有认知基础上的。若要以小数的形式确切计算每袋牛奶多少钱,教师则需要进行深层次的知识传导,向学生讲解可以继续往下除,以及如何才能除下去,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小数除法的本质。同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具体问题,帮助学生掌握除数算理,比如"余数1在小数上怎么表示""商4代表什么?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如何区分个位和十分位?与除法结果有什么联系""小数点应该怎么写"。通过深度学习,使学生的原有概念与新知识之间形成认知冲突,鼓励学生深度探究,寻找到数学变化的规律,并通过层层递进,掌握数学概念的应用方式[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应用游戏教学,增加数学概念学习趣味

深度学习中包含着丰富和创新的高阶思维,数学学习中重点考察和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然而小学生更加善于进行形象思维,因此在小学数学深度学习中运用游戏教学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具有好奇、好玩的天性,对趣味游戏具有浓厚兴趣,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由于数学具有特殊性,各类定理、概念、公式等内容的理解难度较大,导致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出现抵触、厌烦的心理,从而降低了学习数学的效果。为进一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导入游戏教学模式,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变为趣味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热情,开拓良好的学习思维,从而促进数学概念的深度学习。

例如,教师在实施数学活动课"抢数游戏"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数数的游戏方式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创设学生多次连败的游戏情境,既能激发学生形成强烈的求胜和好奇心理,引导他们自主探究游戏背后的知识规律,还有利于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3]。

四、展开问题教学,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享受问题的过程是不可压缩的,更不可直接忽视不理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学会将数学问题进行统计,并对问题进行分类和归纳,同时结合教师提供的解题思路进行思维拓展,进而解决数学疑问。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数学概念里的重难点,制定与此相对应的问题,鼓励学生通过综合各个方面的内容,学习以多个维度来进行思考,对数学难题进行解决和突破。对于小学生来说,其思维能力还处于塑造阶段,缺乏全面清晰的思考,且难以从多层次去解决数学难题,以致学生的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知能力以及发展规律等,针对理解难度较大的数学概念,通过重难点问题追问的形式,反复对学生进行提问并进行详细解析,进而帮助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判断能力。同时,学生在进行推断的过程会存在认知偏差,教师不需要马上对其进行改正,而要为学生指引思考方向,为他们预留一定的理解时间,鼓励他们通过自主分析来验证观点,引导学生明确发生问题的原因,掌握解决问题的方式[4]。

例如,教师在进行"圆的周长"教学时,部分学生由于不清楚数学概念,因此无法掌握图形周长的推导过程。教师应当开展科学、合理、有效的教学措施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圆周长的推导演算,进而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印象,强化学生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并引导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对数学问题形成全面的认识以及深刻的思考,进一步促进学生展开深度学习,提高自身的数学知识水平。

五、构建概念教学的基本模式

小学数学概念可以适当分类,并构建一些基本的教学模式。如长度、周长、面积、体积、质量等"单位"概念学习,可以归结为"数数"概念,可以分为四个基本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大致体会一些主要概念,做一些简单的比较;第二个环节是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简单比较,比如学习长度谁长谁短,面积谁大谁小;第三个环节是自定义度量标准,如有几支铅笔这么长,几张手绢这么大;第四个环节是学习约定的、公认的、标准的单位,如长度单位的厘米、分米、米和千米,面积单位的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第五个环节是灵活运用,检验学习的效果。充分让孩子们体念"初步感知-直接比较-间接比较-自定义标准-公认标准-灵活运用"的过程,让一些固化了的概念得到活化,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不断完善知识形成智慧,促进学生可持续学习。

六、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了解和把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采取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促进学生快速掌握教材中的数学概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学习质量,有利于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内容的趣味和价值,从而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方家社.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J].小学数学教育,2017(0z3).

[2]李蕾.提升小学数学概念教学有效性策略探讨[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0):260.

[3]郑代光.刍议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新思路[J].情感读本,2019(2):58.

[4]杜辉.小学数学概念的教学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系[J].数学大世界(上旬版),2017(3):85,89.

论文作者:张桂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4

标签:;  ;  ;  ;  ;  ;  ;  ;  

深度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指导价值论文_张桂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