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做好新时期森林火灾预防措施工作论文_张志伟

探析如何做好新时期森林火灾预防措施工作论文_张志伟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林业局 511800

摘要: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最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但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繁殖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和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甚至会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尽管当今世界的科学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但是,人类在制服森林火灾上,却依然尚未取得长久的进展。

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内火势自由蔓延和扩展,对森林、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带来危害和损失的林火行为。也可以简单地说,森林火灾是由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失去控制的一种自然灾害。人为原因是森林火灾发生的最大因素,其次是天气长期干燥,导致林内温度升高,引起林内可燃物质自燃,另外雷击也可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按照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森林火灾分为四级(表 1)

借鉴国内外森林火灾预防的经验教训,在充分认识新时期森林防火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的现状,按照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提出新形势下预防森林火灾的具体对策:

一、建立智能预警系统

这是森林防火的发展方向,实现森林防火的智能化,信息化。利用无缝融合智能图像识别技术、面向对象的3D GIS技术、大型网络监控技术等高新技术,利用多项专利技术,结合林业管理的专业知识和林业防火的经验,建立林业防火智能监测预警及应急指挥系统,从而实现林区视频的自动监控、烟火准确识别、火点精确定位、火情蔓延趋势推演、扑救指挥的辅助决策、灾后评估等多方面功能,建立森林防火的完整业务链,并针对性地解决用户的各种个性化需求。

如“森林卫士365”系列产品,主要由前端智能监控产品和后端应用系统构成。前端智能监控产品包括重型数字云台、基站智能控制箱、嵌入式的烟火识别智能处理器等;后端应用系统包括海普联网监控管理平台、基于ArcGIS平台的森林防火辅助决策及应急指挥系统。

二、兴建瞭望塔

瞭望台监测,是通过瞭望台来观测林火的发生,确定火灾发生的地点,报告火情,它的优点是覆盖面较大、效果较好。存在的不足:是无生活条件的偏远林区不能设瞭望台;它的观察效果受地形地势的限制,覆盖面小,有死角和空白,观察不到,对烟雾浓重的较大面积的火场、余火及地下火无法观察;雷电天气无法上塔观察;瞭望是一种依靠瞭望员的经验来观测的方法,准确率低,误差大。另外瞭望员人身安全受雷电、野生动物、森林脑炎等的威胁。

三、建立视频监控系统

目前国内主流的监控方式。这是传统城市监控的简单延伸,将采集视频图像通过微波汇总,由人工完成集中监视;人工监视易造成肉眼疲劳,视频中的火情不易被查觉,造成漏报;

监控中心的视频线路较多,人工监视也无法一一监看,易造成漏报。所以,传统视频监控的最大缺点是漏报率非常高。传统视频监控是非数字化系统,许多智能应用无法实现。

四、 坚持“两管”

即坚持管住人员、管住火源。控制人为火源是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除自然灾害(如雷击火)外,几乎大部分森林火灾都是人为造成的。《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森林防火区野外用火”。控制人为火源应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严格的入山审批制度

防火期内从事生产、营林作业、林下经营的人员入山,必须持有当地森林防火部门签发的入山证,入山证明要限定入山人员活动区域,实行两人以上一证,并确定主要负责人。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表明,大面积、高强度的森林大火通常是在气候异常且伴有大风天气下发生的。因此,防火戒严期(或紧要期)间的高火险期,如高温、干旱、大风天,除森林防火巡护人员外,禁止一切人员入山。

(2)充分发挥防火检查站作用

防火期内,除林区固定防火检查站外,还必须在主要入山道口设立临时防火检查站,严格执行入山过往车辆、人员的防火检查制度,杜绝将火种带入林内,同时对入山人员进行森林防火知识普及教育。带火入山的典型案例是 1987 年大兴安岭森林大火,共造成 69.13 亿元的惨重损失。事后查明,这次森林大火最初的 5 个起火点中,有 4 处系人为引起,其中两处起火点是 3 名“烟民”烟头引燃的。可见防火期带火入山的危害性极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从严控制薄弱环节

加大山边林缘、村屯和林场附近的森林防火检查频率。因为这些区域是入山看守的薄弱环节,也是当地人员经常出没的区域,要从严控制。山边林缘周围的居民生活用火,由居委会和村委会以及林场行政负责,定期检查,认真排查,消除生活用火隐患,避免发生家火引发森林火灾。还要特别注意村屯、林场附近零散农田内人员的防火监督检查,避免发生山火引起火烧连营。

五、 建立联防联保机制控制火源

防火期前,各村、场之间,县(区、局)之间,各地市之间,以及各行业部门(铁路、电力、公路、交通、气象等)之间,应建立森林防火联防联保机制,签订森林防火联防联保责任书。各居民委对智障人员、老人、儿童等特殊人群要确定包保责任人,实行专人看护,严防玩火弄火引发火灾。森林公安机关要严厉打击纵火破坏犯罪活动。

(一)森林监控巡护要到位

森林防火期内,监控巡护是保证及时发现初始林火、实现快速扑救、达到“打早、打小、打了”目的的根本措施。当前我国森林防火指挥信息系统和巡护体系还不够完善,全天候、全覆盖、全视频的森林防火监控信息系统尚未形成体系,实现及时、准确发现林火必须建立全方位、立体式森林监控网络。

(1)推广应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对林火进行监控。推广应用卫星遥感技术、远程视频监控和地理信息技术对林火进行全方位、全覆盖、全天候监控。国家森林防火主管部门应制定推广计划,科学组织实施。

(2)加大航空护林力度。航空护林有着巡护范围广、巡护及时、瞭望清晰度高、确定方位准确等特点,是及时准确发现林火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家应科学调整航空护林布局,建立南北两大航空护林体系,完善航空护林基础设施,建立相关单位参与的航空护林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航空护林在林火监控中的作用。

(3)最大限度地发挥地面巡护的效果。地面巡护是有效控制火源、及时发现森林火灾隐患和迅速扑救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林区基层单位森林防火的一项重要职责。它包括地方森林防火主要负责人、森防部门和专兼职防火人员对本施业区森林防火的检查、巡护。要建立森林防火各项检查制度、巡护规定和重大森林火险隐患整改机制,加大对防火瞭望员、护林员的培训力度。根据气象部门的森林火险等级预报,针对重点区域、部位进行检查和巡护。各瞭望哨要坚守岗位,按规定观察频率进行瞭望,特别注意瞭望观测雷雨天气易发雷击地区,及时发现雷击火。各地面固定防火岗、流动巡护员要认真负责,发现火情及时拨打“12119”森林火警电话。进入防火期前,各林权单位组织公安、森警、林政防火等部门的人员共同开展清山清林活动,清理林内闲杂人员,消除林内防火隐患。

(二)防火人员装备要到位

森林防火组织机构、指挥系统和消防队伍建设以及扑火装备如何,直接影响森林火灾的扑救成效。当前一些地方森林防火装备、设施老化,消防人员配备不齐,专业知识人才匮乏。一旦火灾发生,火场通信系统失灵,扑火兵力不足、运送车辆状态差、扑火人员装备和灭火机具不齐或老化,造成贻误战机的现象还存在,必须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1)建立信息畅通、指挥有力、高效运转、决策科学的森林防火指挥系统。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证总指挥部与各林权单位、分指挥部、火场前线指挥部、各扑火队伍、各瞭望塔的通信对讲联络,这样才能做到森林火灾扑救工作决策科学,指挥有力。

(2)建立林区消防人员保障机制。重点国有、集体林区要建立并完善标准化森林消防大队,并按规定编制配齐。群众扑火队要按民兵建制将人员落实到所辖各企、事业单位,定期进行训练和扑火演练,提高扑救能力,保证扑救森林火灾需要。

(3)扑火装备机具保证满足扑救森林火灾的需要。扑火队员自身装备、扑火机具、必须齐全状态良好,并保证给养充足,运送车辆、野外住宿设施、指挥车及指挥通信器材必须装备优良,安全有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扑火队伍的战斗力。

结束语

新形势下森林防火的预防必须采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实施监控;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扑救、早查处,实现当日林火当天扑灭;必须建设一支装备精良、能打硬仗的森林消防队伍;必须建立完善森林防火物资保障机制;必须建设高效运转、科学决策的森林防火指挥系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发现林火“打早、打小、打了”,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姚树人,韩焕金.中国森林防火现状及其对策的研究[ J].森林防火,2002,(4):14 ~ 16.

[2]刘萌.我国森林防火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 J].森林防火,2001,(4):20 ~ 22.

[3]董斌兴.概论现代森林防火[ J].森林防火,2001,(4):17~19.

[4]刘献文.创建科技成果转化新机制的探讨 [ J].吉林林业科技,2001,(4):18 ~ 19.

[5]舒立福,田晓瑞.厄尔尼诺现象对森林火灾的影响研究[ J].森林防火,1999,(4):27 ~ 28.

论文作者:张志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

标签:;  ;  ;  ;  ;  ;  ;  ;  

探析如何做好新时期森林火灾预防措施工作论文_张志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