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室内石材排版技术与预控管理论文_王文超1,刘芳芳2

浅谈建筑工程室内石材排版技术与预控管理论文_王文超1,刘芳芳2

王文超1 刘芳芳2

1.威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2.威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引言

随着人们对居住及商业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建筑工程室内装饰行业石材应用越来越广泛,国家也大力推广住宅精装修,推进土建装修一体化,而工程技术人员对于石材的排版布置及预控要领把握不到位,造成石材镶贴完毕后不够美观,有的还损耗较大,浪费严重。本文将结合多年的施工经验及石材镶贴施工工艺的相关资料,针对室内石材排版技术与预控管理方面进行探讨,帮助工程技术人员理清石材排版的思路,加强预控,减少材料浪费,让镶贴后的石材更美观大方。

关键词:石材排版;完全对缝法;预控;现场管理

1石材供应计划与预控管理注意事项

1.1石材排版的时间:

(1)石材排版、编制料单的时间尽量早。各种石材排版的时间应充分考虑各分项现场施工的顺序、供应商(甲供还是乙供,外地还是本地)、材料本身的加工周期等各项因素,宜早不宜晚,最好拿到图纸,与建设单位确定石材的规格、尺寸后就开始排版,编制料单(但不要立即给供货商)。

由于石材施工一般都是各个部位的最后一道工序,先排版确定好材料尺寸,也是质量策划的一部分,尽早排版对于石材安装之前各道工序的施工要点及质量缺陷的修复程度能够更好的掌控。比如:楼梯间石材如果在砌体或抹灰阶段才开始排版若采用后面我介绍的完全对缝的排法,理论上完全可行,但现场往往由于现浇结构不准确,楼梯两侧砌体间距不等或抹灰厚度差别较大等因素,现场条件已经无法满足完全对缝法。只能根据现场已成型的实体尺寸下料,有些石材也就无法对缝。如果前期主体施工前就已经按照完全对缝法排好版,那么在主体及抹灰施工过程中影响排版的不利因素,你就会格外重视,提前预控,减少尺寸偏差,提高现场施工的精准度。万一前期哪道工序施工偏差较大,也能够及时处理。比如:主体施工时发现梯井两侧上下不垂直,你就可以及时要求主体的施工人员立即修复。而如果是砌体或抹灰阶段才现场量数排版,即使发现现浇结构有问题主体的劳务工人都早已撤场,处理起来会比较麻烦,时间较长易影响工期。

(2)料单提供给供应商的时间尽量晚(但必须保证满足石材加工、运输、价格波动等因素,不得耽误施工进度)。

若工期不是太紧张,考虑到后期可能有变更、现场施工尺寸偏差可能较大及各工种间的配合等各种因素,可以将编制好的料单(材料计划)延期给供应商(保证不影响施工即可)。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尽量等砌体或抹灰结束后,现场实测实量尺寸数据,调整前期根据图纸下的料单,消除施工偏差等不利因素影响,提高石材的利用率。

抢工期的工程受时间所限可能根本来不及现场实测实量,只能根据图纸下料,下料后待甲方、监理确认后就要及时提供给供应商。

1.2石材料单至少需注明以下内容:

(1)楼梯板必须按照不同楼梯分开存放,每个板块都必须以“编号+规格”的形式进行标识。

(2)石材厚度必须满足要求(目前市场上的楼梯板厚度往往不足),并需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板块在装卸、运输过程中不碰边、掉角。

(3)若材料进场后存在不分开堆放、无标识、厚度不足、碰边、掉角等现象一律拒收。

1.3石材进场时配合保管员收料:

石材进场时(尤其是像楼梯板这类尺寸、规格较多的石材)技术人员必须配合保管员收料,对于到货数量与计划数量的差值做到心中有数,对于不符合材料计划要求的石材,提醒保管员不予签收。

1.4工人领料时配合保管员发料:

工人在领取石材时,尽量配合保管员发放。因为技术人员对于不同工人班组不同的施工区域所需要不同种类的石材数量比保管员要清楚,配合保管员发放能够防止不同班组间相互领料混乱,防止有的班组已经领料但由于自身原因重复领料,造成整体混乱,石材数量不足。

1.5指导工人搬运料:

一个工程一般不止一个劳务班组施工,若有好几个班组施工,但他们雇佣了同一帮搬运工,进行搬运时,就要特别注意,尽量指导搬运工进行搬运上料以便不同施工班组的用料分配准确,防止工人由于上料不当导致石材数量缺失、混乱,一旦抢工期进度要求严格时,施工班组也就往往对现有的料进行裁割加工后镶贴,造成恶性循环。最终各说各的理,无论什么原因咱都得补料,造成极大的浪费不说,班组工人有的还要二次加工费用。

2楼梯间石材排版技术与预控管理

2.1楼梯间板块施工流程:

斜踢脚板镶贴→立板→盖板→休息平台方板→休息平台踢脚板→斜跑侧面抹灰→斜跑底面滴水线镶贴(安装)

2.2完全对缝法:

完全对缝,即走廊地(墙)砖、色带、过门石、楼梯平台板、楼梯色带及盖板6种石材完全对缝,此法适用于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含有色带板且方正的楼梯间,楼梯平台有管道井或其它特殊造型的除外。

(1)把握休息平台方板的排板原则:在尽量不对进场板块进行二次加工的情况下,能大不小;伸入墙面各层做法(抹灰层+踢脚板外出)的尺寸以1/2总厚度为宜,此时,可调整余量为最大。XY两个方向分别考虑提一定数量的加长或加宽板,以便调整现场主体或装修施工过程中的不准确,避免尺寸不足出现窄缝。

(2)计算出休息平台方板宽度、色带宽度:

需解1个二元一次方程:

设休息平台方板宽度x(含缝宽)、色带宽度y先通过排砖大致确定楼梯休息平台方块的块数N,方板的大小一般与走廊瓷砖(理石)大小接近,梯井宽度设为M,楼梯图纸标注宽度设为S(M、S为已知数)则:

①Nx+2y=S-墙面做法厚度,②x=2y+M,解①②得出x、y

同样道理可以算出休息平台方板的长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楼梯间其他石材下料尺寸参考:

盖板的宽度=踏步设计宽度+15mm;立板的高度=踏步设计高度;

立板的长度=盖板长度+2个色带长度+5mm

(使立板能够伸入斜踢脚板5mm,以利于镶贴施工);

立板外侧面至砼踏步立面的距离按立板厚度+50考虑。

斜踢脚板宽度=砼楼梯踏步宽度;高度1=平踢脚板高度,一般为150;

高度2=150+砼楼梯踏步高度;

提材料计划时斜踢脚板必须标明上左上还是右上楼梯?

在斜踢脚平面图上标明抛光面,画图时注意斜踢脚的方向,

避免板块抛光面加工错误。

挡水板盖板宽度宜为50,长度=楼梯盖板宽度;

挡水板立板高度=楼梯立板高度(若挡水盖板加长2cm,则立板相应地缩短2cm)

楼梯周圈色带板在墙角时注意提加长板;

楼梯门下过门石宜与楼梯周圈色带板合并,但下料时需注意楼梯门两侧墙都要抹灰,走廊瓷砖色带边线并不是砌体边,因此合并后的板宽度宜加宽3cm左右(根据自己工程的实际情况调整)。

(4)混凝土结构施工注意事项:

结构施工时“通行人的楼梯板或梁下净高不应低于2m。梯段净高不应低于2.2m,且包括梯段前后延伸0.3m范围”对于图纸中“刚刚好”的高度,尤其要注意,施工过程中一旦楼梯部位板稍微厚点,或后期地面做法稍微厚点,都会导致净高不足。在结构施工期间,梯段宽度缩小值,应根据梯段侧面的装修厚度确定,如为抹灰,缩小3cm,如为贴瓷砖为4.5cm。加强对梯井位置上下垂直度的监测,确保准确,避免后期镶贴困难。

3走廊石材排版技术与预控管理

3.1明确走廊排砖的起始点、基准线:

考虑纵横相交点、楼(电)梯口、门口凹凸空间左右有色带需对称等位置。若同时满足这些条件,往往会出现小于半砖的小砖,若要消除这些小砖,可以通过设有意义的色带或根据排砖单独加工些略小于正常标准尺寸的砖(一般不超10%,以肉眼观察不明显为宜),以便调整,避免出现小砖,影响美观。

3.2地面色带宽度、墙面色带高度:

地面色带宽度=(走廊图纸宽度-N块整砖总宽度-墙面做法厚度)/2

墙面无石材墙裙的按要求设置踢脚板,墙面有石材墙裙的,墙裙底部色带高度=窗台高度-N块墙砖宽度

3.3楼梯门口位置单独加工:

如果楼梯平台的楼梯板大小与走廊瓷砖大小接近,可以考虑楼梯口门内外两侧的石材对缝。等楼梯平台石材镶贴完毕后,再将楼梯门口处走廊瓷砖(石材)单独加工成与楼梯平台板相同宽度镶贴。

4卫生间石材排版技术与预控管理

(以公共卫生间与盥洗室为例)

4.1排砖基准线:

所有排砖的XY向控制线都必须从房间的中部开始设置(这样误差的累积量小),切不可从一头开始。

4.2进门处呈现在眼前的考虑整砖,卫生间与盥洗室的门两侧瓷砖要贯通,门净宽度在征得甲方及设计同意的前提下考虑正好是瓷砖宽度的倍数(900、1200等),门膀位置砌体宽度必须考虑微调配合门洞口尺寸及墙砖不出现小窄条现象。

4.3当从一侧向另一侧排砖到头时出现小于半砖的情况(设为M),应将两头的砖或这一头的两排砖确定为=(整砖+M)/2。为了赶砖,内部隔墙位置在征得甲方及设计同意后可以考虑在不影响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微调(注意公共卫生间非住宅!)。

4.4若安装管道采用后期打眼的方式,则在主体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砌体前,根据二次设计现场放出排砖图(控制)线,砌体与安装打眼施工依据排砖图(控制)线施工。如安装管道采用预埋预留方式时,则在主体模板安装后,楼板钢筋绑扎前,就需根据二次设计现场放出排砖图(控制)线(或管道位置线)。砌体施工后与安装人员配合在墙面放出安装管线位置控制线,注意墙面给水管的控制线要求精准,因为后期瓷砖镶贴时房间内的XY向总控制线也往往从房间的中间位置对准墙面给水管头设置(地面地漏、下水口等即使稍微偏一点,由于各种原因产生误差,在地漏盖板或蹲便器安装时往往还可以微调以校正,不影响观感,而墙面给水管头与瓷砖要么对中要么对缝,位置需很准,一点调整的余地都没有)。

4.5在排砖过程中必须考虑墙面、地面做法及灰缝宽度,准确扣减,并与安装人员交底详细。比如:墙面、地面都是300宽的砖,灰缝1mm,若交底不详细,安装人员在施工蹲便器墙面给水点时往往就做成900的间距,而实际上应该是903,5个蹲便台的距离偏差就达15mm,墙上的给水管头与瓷砖也就无法实现对中或对缝的要求。

4.6蹲便台两头(或其中一头)不靠墙,有隔断板时,最边上的蹲便台要适当加宽(与地面对缝),避免出现安装完隔断板,边上的蹲便器两侧空间不足的情况。

4.7注意卫生间窗台位置墙砖排版。比如:卫生间窗台高900mm,墙砖高450,吊顶高度2650。此时许多人在墙砖排版时往往以窗台为分界线向下2块砖,向上4块砖,总共6块砖2700,看似既满足窗台高度要求又满足吊顶要求,还不用切割砖,排版挺合理。但实际上如果地面的地漏位于窗户附近,那么窗台下面的墙砖高度也就不再是900,而是920左右,此时窗台墙砖就会出现小块窄砖现象。所以卫生间墙砖的排版必须综合考虑地面地漏的位置、窗台高度及窗台是否镶贴窗台板、窗台板边沿是否有下返边条、蹲便台的高度、吊顶高度等因素,不能盲目地以窗台为分界线。

4.8墙砖控制线确定后,及时与安装人员沟通,测放开关、插座等线盒位置。注意要控制开关、插座等线盒面板边(不是盒边)在瓷砖缝处。

4.9若蹲便器为长方形,可以考虑蹲便器前后都与瓷砖对缝。

5结束语

随着国家倡导的土建装修一体化的推进,装饰石材应用地越来越广泛,我们从事建筑工程的技术人员对于石材排版镶贴技术的把控也要越来越精准,才能满足行业的要求。以上所谈的石材排版技术及预控管理经验,是本人近几年来的现场经验总结,有些用词可能不够规范,表达也可能不够准确,但已经过多个优质工程现场的验证,可以达到让人满意的效果,希望能够帮助从事石材排版技术人员理清思路,减少材料浪费,让石材的镶贴效果能够让人感觉更美观更舒服!

作者简介:

王文超(1982—),男,威海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项目总工,主要从事工程项目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王文超1,刘芳芳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5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室内石材排版技术与预控管理论文_王文超1,刘芳芳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