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排螺旋CT和DR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对比研究论文_刘伟

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湖南长沙410100

【摘要】目的:探讨双排螺旋CT、DR对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62例肋骨骨折患者分别接受DR、双排螺旋CT检查,记录其检查结果后输入统计学软件并进行相应分析。结果:62例肋骨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DR、双排螺旋CT检查,经对比可知双排螺旋CT对肋骨骨折检出率高达93.55%、DR检出率仅为70.97%,数据对比P<0.05。结论:应用双排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准确性较高,但临床医生仍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后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从而有效确保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

【关键词】:肋骨骨折;双排螺旋CT;DR;临床诊断;应用效果

肋骨骨折是临床常见、多发的骨科疾病,但因人体胸部具有较为复杂的解剖结构,因此对临床诊断工作造成一定困难。本文将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n=62)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探讨双排螺旋CT、DR对肋骨骨折的临床诊断效果,为临床提高肋骨骨折诊断正确率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2例患者均符合世卫组织(WHO)制定的肋骨骨折诊断标准,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19-82岁、平均(40.15±2.11)岁,发病至就诊间隔时间2h-4d、平均(1.02±0.11)d,致伤原因:交通事故32例、跌落9例、打击15例、其他6例。

1.2 方法

1. 2. 1 研究方法 62例肋骨骨折患者分别接受DR、双排螺旋CT检查,指定高年资、专科影像学检查医师完成相关操作,获得图像后经三名影像学医师双盲阅片后确诊病情。记录62例肋骨骨折患者DR、CT检查结果,将所得数据输入统计学软件后给予相应分析并得出结论。

1. 2. 2 检查方法 ①DR:仪器选用德国西门子公司(Siemens)提供的数字X光机(型号:CDRIAXIOM ARISTOSVX),指导患者于胸片架前正立或于摄影台上仰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前后位、后前位,以疼痛部位粘贴铅号码作为切线标记、摄片中心,嘱咐患者屏气后开始扫描并获得胸部正位片、斜位片,扫描范围自胸口入口至膈下第1-12肋骨,行DR双能量剪影时设置低电压60kV、高电压120kV、距离170cm,时间、管电流自动调节;②双排螺旋CT:仪器选用SIEMENS公司提供螺旋CT扫描仪(型号:SOMATOM Spirit),设置扫描参数为层厚3mm、电流150mA、电压125kV、层距3mm、重建间隔1mm,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是否实施多平面重建,扫描范围同DR。

1. 3 统计学方法 上述研究所得62例肋骨骨折患者经DR、双排螺旋CT检查结果均由n(%)表示,数据输入 Excel 表中并利用SPSS.19软件实现统计学分析,给予相应检验(t、X2)后若P<0.05则提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2例肋骨骨折患者均顺利完成DR、双排螺旋CT检查,经对比可知双排螺旋CT对肋骨骨折检出率高达93.55%、DR检出率仅为70.97%,数据对比P<0.05(如表1)。

3 讨论

肋骨骨折发病后患者将表现出呼吸困难、疼痛(胸)、休克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将显著增加气胸、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发生率,严重威胁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影像学检查仍是目前临床用于诊断肋骨骨折的主要方法,但因胸廓结构特殊、肋骨结构重叠且走行具弧度等因素,传统X线片诊断时具有较大误诊、漏诊几率,尤其以膈下肋骨骨折重叠、裂缝骨折(断端无错位)检出率较低,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注意。近年来,随着临床医学技术飞速发展,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计算机体层摄影(computed tomography,CT)等无创影像学检查新技术已逐渐于临床推广使用并获得较为理想的疾病检出效果。

DR是由传统X线片发展而来的新型影像技术,相较于传统X线片具有出片时间短、空间分辨率高、动态范围广、量子检出效率优、图像层次丰富等特点,但本文62例肋骨骨折患者经此法检查仍仅获得70.97%检出率。分析原因为[1]:DR平片属于容积重叠投影影像,所得图片中肩胛骨、心影等重叠处显像欠清晰;检查过程中需患者配合屏气,若屏气不良则将直接对图像质量造成影响;多数肋骨骨折患者均伴发胸腔积液,因此经DR检查后显影中骨折线易受到重叠遮盖;部分脏器组织于肋骨存在重叠情况;肋软骨具有较小密度,发生骨折后并无清晰骨折线。

双排螺旋CT是在单层CT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产物,可提供更快的扫描速度、更薄的扫描层厚,通过相关软件对所得图像实施后处理可获得二维、三维重建从而补充诊断。研究表明[2],双排螺旋CT具有图像信息丰富、分辨率高等特点,检查后可为医生提供肋骨骨折移位方向、发病部位、具体形态、数量等相关信息,且此法对肋软骨的显示优势较高,通过连续性观察更有利于检出肋骨骨折。本文研究中62例肋骨骨折患者经双排螺旋CT检查后疾病检出率高达93.55%,此结论与倪涛[3]等人研究结果相符。但已有大量研究证实,CT检查所产生的辐射剂量较高,因此检查安全性应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因篇幅有限暂未探讨此方面内容,需在今后实际工作中深入研究。建议经DR检查呈阴性,但临床查体怀疑肋骨骨折的患者再行双排螺旋CT确诊病情为宜。但本文研究提示双排螺旋CT检查肋骨骨折也具有一定误诊、漏诊率(6.45%),分析原因可能为骨折细微错位或无错位,此程度已超越双排螺旋CT自身分辨率显示极限[2]。

综上,应用双排螺旋CT诊断肋骨骨折准确性较高,但临床医生仍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判断后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从而有效确保患者生活质量、身心健康,值得今后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彬.隐匿性肋骨骨折的 DR 诊断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4):23-24.

[1]袁涛,马彪,米学伟.DR 与多层螺旋 CT 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对比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8):64-66.

[3]倪涛,刘坚,李曙波.多排螺旋 CT 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85-86.

论文作者:刘伟

论文发表刊物:《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4

标签:;  ;  ;  ;  ;  ;  ;  ;  

双排螺旋CT和DR在肋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效果对比研究论文_刘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