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探析-以延安市为例论文

社区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探析-以延安市为例论文

社区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探析
——以延安市为例

肖玲聪

(延安大学图书馆,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 社区文化和红色资源在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方面发挥着特殊的育人功能。把社区文化与红色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好社区红色文化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特殊作用,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有效途径。虽然目前在社区红色文化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完善社区红色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社区红色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好地发挥社区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关键词] 社区文化;红色文化;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健全立德树人系统化落实机制。强调要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用好自然资源、红色资源、文化资源、体育资源、科技资源、国防资源和企事业单位资源的育人功能……构建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街道、社区、镇村、家庭共同育人的格局。”中央的这个《意见》成为今后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的指导性文件。社区文化和红色资源在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方面发挥着特殊的育人功能。如何把社区文化与红色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好社区红色文化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特殊作用,是当今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对彼此的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国际组织的建立,国际会议的举行,跨国公司的成立,这些交流的背后都离不开翻译,毫不夸张的说,翻译已经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了。这都将有利于翻译实践的进步。

一、社区文化与红色文化都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

(一)社区文化的育人功能

社区文化是指社区居民在特定区域内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体现社区居民共同性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社会习俗、价值观念以及体现这些社区精神的物质设施、管理机构和处理社区事务的机制等的总和。社区文化具有社会沟通功能、心理凝聚功能、行为规范功能和价值导向功能。其育人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社区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社区文化采取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寓教于情等多种形式,改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狭窄、形式单一、内容僵化的弊端,可以大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外,社区文化可以影响教育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

第二,社区文化有助于提高大中小幼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社区是学生接受学校教育之外的一个重要领域,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和教育感化功能,和谐有序的社区环境、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服务大众的社区活动都会对正处于价值观形成时期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说到大白兔,很多人的印象都是儿时记忆中那甜甜的奶糖香,而就在今年这个老字号糖果开始玩起跨界来,做起了美妆。2018年9月20日,59岁的大白兔与56岁国民美妆品牌“美加净”共同推出奶糖味的润唇膏,在电商渠道发售后,第一批920支奶糖味润唇膏,仅仅半秒时间内就被抢购一空。

(二)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第一,红色文化可以有效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消极影响,增强国家认同。历史虚无主义歪曲历史、戏说历史,丑化英雄人物与党的领袖,企图抽掉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而当前青少年物质生活条件优越,缺乏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文化资源是“国家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武器。广大青少年通过阅读革命文献,参观革命遗址,参加革命纪念活动,都能唤起“红色记忆”,增强爱国情感和国家认同。

(三)重视老城区革命遗址的保护,忽视新城区红色文化的传承。目前延安新城区已经基本建成,延安市行政服务中心全部搬入新区办公。但是,目前新区的面貌与其他城市并没有太大区别,特别是没有体现出延安的红色文化特征。

第三,红色文化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家餐厅采取“手机存储袋”的形式,与员工约定好,上班时间打静音并且存放在手机袋中,下班再取,并且把这个行为会列入月末的考核当中。

二、社区红色文化建设的现状

社区文化与红色文化都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应该把红色文化融入到社区文化建设中去。但目前社区红色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以延安市的社区红色文化建设为例来加以说明。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红色文化的摇篮。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留下了大量的革命遗址和红色文物。据不完全统计,延安市革命遗址达450余处,其中市区就有160余处。延安把红色旅游作为三大支柱产业来发展,不断加大对红色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枣园、杨家岭等13处革命旧址得到有效维护,新建了抗大纪念馆、新闻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广场和瓦窑堡、保安、吴起3处革命旧址陈列展室,发挥了重要的红色教育功能。延安市推出的《延安颂》《延安保育院》以及红色主题秀《延安延安》等精品演出剧目,使观众受到了良好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延安市各县区依托本地文艺团体,创作推出的《兰花花》《山丹丹》《挂红灯》等信天游歌舞剧相继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安塞腰鼓参加了一系列对外演艺交流活动,让延安陕北文化影响力与日俱增。延安市社区文化促进会大力推行的“百镇千村万广场”活动,已经完成了“四县一区近200个行政村”文化宣传点建设,开展了两百余次大型文化活动。为延安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文化繁荣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以埃利斯的认知模型来分析一下蔡女士遇到的问题。在诱发事件A发生后,即两位时尚美女瞟了她一眼然后掩嘴而笑,她对A的解释是“她们发笑一定是觉得我的穿着太土了”,正是这一解释(B),才引发了她的C,即紧张情绪、生理反应(浑身发热、面红耳赤),以及后面行为(围上围巾,遮挡住半边脸并匆匆离去)。可以设想,如果蔡女士对同一情境做出另外的解释——她们可能在聊一件有趣的事情——她一定会继续享受与闺蜜的休闲时光。

将社区文化与红色资源结合起来进行社区红色文化建设,不仅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一个基本思路,也是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的一个有效途径。红色资源遍布全国各地,城市社区也都有条件进行社区红色文化建设。

目前,延安在社区红色文化建设方面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重视社区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社区精神文化建设。社区的精神文化建设不仅需要资金支持,而且需要社区文化建设的人才队伍才能创作出满足社区群众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但目前社区文化建设人才队伍普遍缺乏,制约着社区精神文化建设的发展。

第二,红色文化有利于加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使广大青少年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首先,要处理好红色文化、地域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区红色文化建设。要深入挖掘红色革命文化和地域传统文化的育人资源,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三、社区红色文化建设的思路和措施

(一)重视文化产业,忽视文化事业。延安市开发了一批红色旅游品牌项目,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基层社区红色文化建设方面,由于基层财政资金短缺,很难开展,还不能满足社区群众的需要。

延安市在社区红色文化建设方面虽然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还存在不少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城市建设中不断加以解决。

第三,社区文化有助于提高大中小幼学生的国家认同感。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使参与其中的社区成员加强了沟通与了解,满足了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和谐了人际关系,使学生增强了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感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国家认同。

其次,要培育多元化的建设主体,形成良好的社区红色文化建设机制。我国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应该由单一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社区红色文化建设应该形成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社会共建的机制。比如,延安市的红色旅游产业与陕文投、陕旅集团合作,毛岸英故居等红色遗址也由个人资本投入开发和建设。在社区红色文化建设方面,也可以引入这样的一种机制,扶持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社区红色文化建设,非公共服务的文化产品可以吸纳社会资本来运行。

第三,要加强社区的物质文化建设,不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社区的物质文化建设可以直观地体现社区的文化风貌。无论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多少,都可以在社区的物质文化建设方面融入红色文化元素。比如,可以建一些革命英雄和模范人物的塑像、宣传栏、纪念馆、主题公园等,使进入社区的群众能明显地感受到浓浓的红色文化氛围。

综合以上3大计划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以将智能加工技术的研究内容归纳为3个方面:加工过程仿真与优化、过程监控与误差补偿以及智能加工机床研发。在加工过程仿真与优化研究方面,重点在于机床系统建模、加工过程仿真、加工过程优化以及加工质量预测技术等,如图7所示。

第四,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红色社区文化活动。目前,我国的社区红色文化形式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歌曲演唱、舞蹈表演、广场舞、模特表演、手工艺制作等。美国的社区文化建设采取了艺术节、表演、课堂、工作坊、口述历史等多种形式,包括公民参与、技术和创新、青年发展、中小学教育、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30多个方面,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近年来,我国许多地方也在不断创新红色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式,举办了一系列的“红色文化进社区”活动,比如红色文化展板、红色文化讲座、红色经典朗读以及建立红色文化课堂、邀请专家进行现场教学、邀请模范人物作报告等多种形式,发挥了比较好的育人效果。

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发挥社区红色文化的特殊育人功能加强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有效途径,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社区红色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社区红色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好社区红色文化的育人功能。

根据实验结果显示分析,小细胞癌例数明显低于非小细胞癌例数,其CT强化程度为(2.601±0.592),低于非小叶细胞癌强化程度,数据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惜群.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区文化建设的互动[J].社会主义研究,2004(4):115-116.

[2]赵丽欣.社区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2002(3):26-27.

[3]吕一军,陈明龙.社区文化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初探[J].教育探索,2005(6):85-87.

[4]刘庆龙,冯杰.论社区文化及其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5):19-24.

[5]张侃.红色文化、国家记忆与现代国家建构的宏观思考——一个政治哲学的维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7):32-38.

[6]徐朝亮,周琰培.利用红色文化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J].继续教育研究,2009(7):98-100.

[7]杨永林,张哲浩.延安:打造“红色文化高地”[N].光明日报,2012-11-4(4).

[8]文化延安.延安市社区文化促进会庆“七一”暨《社区文化》创刊百期文艺晚会隆重举行[EB/OL].(2017-06-25).http://www.sohu.com/a/151919845_721001.

[9]郑杭生,尹雷.社会互构论视野下的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刍议——基于南海的案例分析[J].学习与实践,2014(5):105-110.

[10]杨楠.美国社区文化治理及其经验借鉴[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6(6):75-85.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046(2019)4-0067-02

标签:;  ;  ;  ;  

社区红色文化育人功能探析-以延安市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