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外科VSD术后护理体会论文_董雨青

手足外科VSD术后护理体会论文_董雨青

烟台107医院手足外科 董雨青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VSD 即负压封闭引流( 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在临床中应用日益广泛,其是一种全方位、高效的引流方法,能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防止细菌入侵,有效控制感染,其技术的应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1]。本文回顾我院骨科在2012年12月-2014年8月间应用VSD技术治疗32例严重开放性损伤患者,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28例,女4例;平均年龄39岁。创伤时间3h~18d,致伤原因: 车祸伤9例, 机械绞轧伤16例,其它7例。伤口开放创面在20×10-20×4cm2 之间,均合并有其他骨折或不同程度软组织损伤。

1.2方法:术前均行创面清创,术中如合并有骨折或神经血管损伤,则先将骨折复位依具体情况作内固定或外固定架固定,修复神经血管,筋膜覆盖后,根据创面大小选择相应的Vacuseal材料覆盖,缝合封闭后负压引流7~9d,再根据具体情况部分缝合或植皮、皮瓣修复,配合全身支持及抗炎治疗。

1.3结果:本次接受VSD疗法的32例患者中,本组患者平均经2次手术后治愈。在VSD治疗过程中,32例创面肉芽新鲜, 血循环良好, 细菌培养阴性, 行游离植皮或直接缝合后创面修复。

2护理

2.1 VSD负压的观察 持续高负压是VSD的重要特点,VSD 负压过低或过高均可导致引流堵塞,负压过高的引流还可能导致出血、张力性水泡等并发症的发生。应用VSD时被引流区是处在一个封闭的环境中,负压一旦消失时间过长,引流区内就会开始积液且无法逸出。因此,要密切观察负压情况,一旦发现负压失效时要立即查找原因并报告医师,必要时重新封闭被引流区或更换引流[2]。

2.2VSD负压的维持 保持有效负压是维持VSD成败的关键,如何维持负压的恒定是护理VSD最关键的环节,当负压不够压力时,采用电动吸引器为引流瓶增加负压,当每引流出50ml 液体时,负压瓶内的负压就减少10kPa,如此类推,根据这种情况及时补充失去的负压,以维持负压的恒定,保持引流管通畅。

2.3准确记录引流量 观察并准确记录负压状况及引流液的性状和数量,记录后及时倾倒,倾倒时用电动吸引器将引流瓶内的液体吸出,避免记录后不及时倾倒导致重复记录从而影响观察的准确性。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的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由于每天吸出的渗出物中含大量蛋白,应注意监测、计算并及时补充营养需要,尤其注意防止发生负氮平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创面的护理 VSD使创面处于负压、相对隔离状态,抗厌氧菌治疗不应忽视。故需定期更换和消毒皮肤,更换生物透性薄膜。切口用透明薄膜粘贴,所有渗液经负压引流管引出,形成一个清洁的创面,有利于观察创面情况。有少数患者的皮肤在粘贴薄膜区域发生张力性水泡和毛囊炎。只要在粘贴薄膜时不过度牵拉皮肤即可避免张力性水泡的发生。避免或及时处理薄膜下积液,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粘贴薄膜,更换引流时清洁局部皮肤,是预防毛囊炎发生的有效方法。

2.5疼痛的护理: 由于骨折合并严重污染、组织缺损、坏死,患者疼痛明显。在护理观察中要评估其疼痛部位、时间、性质、伴随症状,通过调整舒适体位,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时给予镇痛药等措施以缓解疼痛,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

2.6饮食指导,功能锻炼: 为促进创面愈合,鼓励患者多摄入富含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保证每日足够的热量摄入。经常按摩受压部位,预防压疮发生。

3体会

外伤及感染性创面(创腔) 是外科临床经常遇到的情况。以往的治疗方法通常是通过换药或放置引流管或引流条对创面进行引流, 以排出创面( 创腔)内的坏死组织、分泌物、脓液等, 但这些方法临床效果常不尽人意而且治疗时间长。VSD 是一种全方位、高效的引流方法。引流区内的渗液、脓液和脱落坏死组织能被及时、彻底地引出体外,显著加快感染腔隙的闭合和感染创面的愈合,护理方便。透明的粘贴薄膜完全封闭创面,利于对创面的观察,同时薄膜又是防止外来细菌入侵的屏障,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笔者观察的患者中, VSD 组明显比常规换药组愈合时间要短, 由于VSD 是持续的封闭式负压引流, 故而不需经常换药, 因此大大减少了患者换药时的痛苦。经过精心的心理护理,患者消除了顾虑, 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 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有关创面感染的问题, 也体会到,减少了抗生素的应用周期及用量, 综合了住院时间, 降低了住院费用, 同进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3]。在应用VSD 技术过程中,护理配合很重要,只有患者配合积极、感染控制彻底、营养支持到位、卧床体位正确、负压引流通畅、引流监测仔细,才能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创面愈合的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裘华德,宋九宏.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22

[2]赵万秋,钱火红. 外科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的应用研究现状[J ] . 解放军护理杂志,2007 ,24 (3):48-49

[3]黄巧玲, 李建飞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J] . 实用临床医学 2010,11(9):116-117

论文作者:董雨青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下)2015年第1卷总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

标签:;  ;  ;  ;  ;  ;  ;  ;  

手足外科VSD术后护理体会论文_董雨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