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论文_林雪莲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论文_林雪莲

林雪莲 山东省栖霞市桃村中心小学 265300

语文实践活动是由活动课演变而来的,它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扩展和延伸,是以大语文教学观为指导思想,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活动为载体,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及时信息为内容,以学生自我活动探究、自我操作体验为基本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创新为原则,以实现知识综合应用、技能综合训练为价值取向的主体性教学形式。

一、语文实践活动课的课程特点

1.兴趣性

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礼物是人人都要的,若能将知识“包装”成“礼物”赠给学生,也就是将“知识的传授”变为“给学生赠礼物的过程”。语文实践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知识包装成礼物的过程。它无论是内容安排、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都尽可能满足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使知识真正成为孩子们乐意接受的礼物。

2.实践性

语文实践活动课程与基础课程最根本的区别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扩大视野,拓宽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各种能力,这使得语文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给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在实践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动脑去认识,动手去实践,自主地获取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操作能力和合作参与意识。

3.主体性

语文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更是活动的主人。它必须摒弃教师为主角,好学生为配角,大多数学生为听众的教学模式。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整个活动过程,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为此,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包括从活动准备到活动评价全程主体化。

4.社会性

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跟社会活动、现代信息紧密相关,许多语文实践活动课要组织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跟其他人(包括工人、农民等)交往接触,使学生了解社会,增长见识。如“消灭错别字”“广告妙语知多少”等语文实践活动课都要求学生走向社会,进行调查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开放性

主要表现为:对学生学习器官全方位开放,解放学生的脑,让其自由思考;解放学生的口,让其自由表达;解放学生的手,让其自由的做。学习时空开放,时间不以40分钟为限,空间组合按学习内容和目标而定,家庭、社区、大自然都是学习的空间。学习目标开放,不以知识为唯一目标,教学评价开放,不追求唯一目标的实现。教学内容方式开放,从学生实际出发。

6.发展性

语文实践活动课程最终目的就是促使人的发展。面向新世纪培养创造性人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在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短期内看不出实践活动课程的显著成效,但时间一长,学生自然而然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本领,形成了独立生存的能力。

二、语文实践活动课的组织特点

1.多层次

语文实践活动课可以在个人、小组、班级、学校四个层次上开展。个人活动如图书馆阅览、三分钟演讲、小日记;小组活动如兴趣小组、小报编辑部、语文游艺宫、小小文学社等,还有班、队、校的集体活动,更是增加了学生交流的空间。

2.多形式

根据具体情况,语文实践活动课可以灵活机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竞赛式:辩论赛;文艺式;将童话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表演,将约定俗成的成语让学生演绎成生动的故事等。还可以采用语文游戏式、语文情景式等。

3.多渠道

语文实践活动课不仅仅是依靠课本,而是以整个社会为背景的。所以开展活动的渠道是很多的。在“五一”劳动节,笔者组织学生到田间地头参观农民种田,还亲手实践,又到附近企业访问几人,然后围绕“幸福是什么”这一主题,开展“讨论会”。又如结合学校组织的“春游”,设计了“找春天、赞春天”的活动。

4.多系列

例如,设计“学雷锋”活动,让学生人人收集有关雷锋的事迹、日记,进行讲雷锋的故事、唱赞雷锋的歌、明雷锋精神等活动。又如,在高年级设计“互赠格言”活动,课前,让学生收集古今中外有关读书励志的格言。上课时,讲格言,课后进行格言展览等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充分体现,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教学形式非常多样,教育者可通过多种手段与形式的教育教学,完全调动每一位学生的思维能力,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峰,把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挖掘出来,逐步开辟出人类有待开发的思维领域。

论文作者:林雪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11月总第8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1

标签:;  ;  ;  ;  ;  ;  ;  ;  

如何上好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论文_林雪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