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几点思考论文

对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几点思考论文

对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几点思考

冯玉军

摘 要: 2019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70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深刻汲取。当下,国际关系进入了大变局,中俄关系也步入了新时代。要确保中俄关系行稳致远,要确保中国在中俄关系中更好地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就需要深入理解和认识俄罗斯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遵循“睦邻、友好、合作、平等信任”、“永久和平、世代友好”、“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以及“非意识形态化”这些根本原则,更精细地权衡中俄关系的成本收益和效益边界。

关键词: 中俄关系 经验教训 发展原则 未来方向

今年是中俄建交70周年,70年来,中俄关系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2019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明确决定发展“新时代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就中俄关系的发展原则及方向进行深入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

一、中俄关系的历史经验

总结建交70周年的中俄关系发展史,既有非常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历史教训。历史经验表明,中俄关系只能搞好、不能搞坏,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要保证中俄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地向前发展,就必须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二是世代友好,永不为敌;三是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四是非意识形态化。“非意识形态化”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当中俄两国意识形态不一致的时候,需要相互尊重彼此所选择的发展道路;另一方面,当双方意识形态一致、或者在治国理政方式接近的情况下,两国也不必因此而结成同盟关系。

为取得合理的爆破参数,在左、右岸坝肩槽建基面及其附近共进行了7次爆破试验,分别试验了10m、12m、15m三种梯段高度的爆破效果。就爆破质量而言,梯段高度10m较优,梯段高度12m次之,梯段高度15m最差。综合考虑开挖质量与施工进度两者之间的关系,初步确定坝肩槽边坡爆破梯段高度一般为10m,爆破厚度6.0m~8.0m,一次爆破方量约4500m3左右,总装药量不超过 2t。

二、如何理解中俄关系所处的“新时代”

世界发展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俄关系也进入了新时代。如何理解这个新的时代,笔者认为可分为两个层面理解。

三是要正确理解中俄关系的动力来源,将重心放在内生性的发展动力上,而不是外源性的动力上,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原则。

一是要不忘初心,将维护和拓展中国国家利益作为发展中俄关系的根本出发点。要始终明确,发展健康、稳定、可持续的中俄关系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更多的经济和战略助力,不能将“关系的重要性”置于“利益的重要性”之上。

徐州境内河网交错,水系复杂。大运河傍城而过,故黄河贯穿东西,河道纵横贯通,水库星罗棋布;以故黄河为界,分沂沭泗、故黄河及濉安河三个水系。历史上徐州以战场、煤场、工厂著名,水资源匮乏,洪涝旱渍灾害频发,“水多、水少、水脏”问题突出。徐州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水情,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2011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大力建设生态文明;2012年《徐州市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2015)》审议通过,确定了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徐州市“十二五”规划把绿色增长列为“六大发展战略”之一,对水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

四是要准确把握中俄关系的效益边界。尽管中俄之间的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但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不能将两国之间的这种良好关系作为解决所有问题的良药。如在中美贸易战中,有人想当然地认为,作为中国的反制措施之一,中国完全可以不从美国进口大豆,而把从俄罗斯进口大豆作为补偿进口缺口的一条途径。但事实上,2017年中国从美国进口3700多万吨大豆,但俄罗斯全年的总产量不过600万吨,这种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具有很大的落差,短期内难以得到解决;在高科技领域,俄罗斯难以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所需高科技产品的供应商。2015年,俄罗斯全年的科技研发投入是150多亿美元,而中国已经达到2300多亿美元。投入决定产出,俄罗斯在高科技领域究竟在哪些领域能够给中国的发展提供助力、提供支持,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国际战略方面,近几年来,中俄两国在联合国投票的相似性达到81%以上,而拥有“特殊关系”的美国和英国的投票一致率为75%。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尽管中俄两国没有在军事领域内结成同盟关系,但在国际战略上两国的合作程度比西方、比美英这种具有特殊关系的盟友更加紧密。但这种紧密程度效果如何,是否为中国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是不是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

目前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其风险不在于关税问题,而是在于未来中国和美国是仍然可以在一个共同的规则体系下进行竞合、还是形成事实上的两个“平行市场”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和俄罗斯所面临的选择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中俄两国在国家身份、国家利益、与世界经济的关联度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未来,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应按以下原则把握中俄关系的发展:

三、中俄关系发展应把握的主要原则

我们可以批评美国的霸凌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但与此同时也应看到,特朗普在“退群”的同时也正在积极地“建群”,美国正在加速构建新的、更加符合美国利益的国际规则和秩序。美加墨新自由贸易协定已经签署,美欧、美日正在加紧进行自由贸易谈判。日本和欧盟达成了相关的协议,“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在美国缺席的情况下也签署了新的协议,这些相关协议的达成,一个共同特点即致力于构建“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的更加紧密的大市场,并显著提高了在环境、劳工、知识产权、国企地位等方面的标准。尽管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在农产品保护、汽车关税等领域存在具体利益差异并将在今后的谈判中激烈讨价还价,但在“国有企业地位”、“市场经济地位”、“反对大规模政府补贴”等原则问题上却高度一致。美欧日三方的贸易谈判代表多次磋商并发表联合声明,强调“欲解决第三国非市场化政策导致不公平贸易、工业补贴、强制技术转移,以致破坏国际贸易运作等问题”,表示将基于国家安全目的和出口管制在投资审查方面进行合作。更有甚者,《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简称USMCA)中还规定了所谓“毒丸条款”,规定“若三国中有一国与某个‘非市场经济国家’签署自贸协定,则其他协议伙伴有权在6个月内退出USMCA协议。”美国政府官员公开表示,该协议将成为美国以后与各方开展自贸谈判的模板。基于这种共识,可以预见,几年之后,以美国为核心的、实行“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政策的更加融合的大市场将会形成。

这种落差是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俄两国力量对比如此拉大的情况下,中俄关系应该如何向前发展?我认为习近平主席在出席第二十三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时做出了明确的界定,即相互尊重,中国乐于看到俄罗斯的发展振兴。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做出了相似的回应。但是从两国历史传统、战略文化、外交方略、相互认知等角度考虑,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俄罗斯如何看待一个强大的中国,将对中国采取何种战略,还值得深入研究。

何东权筝进到里面才发现,办个登记还得排队,而且队还挺长,俩人老老实实在队尾坐下。这一等不要紧,还就等出事儿来了。在那儿傻坐半天,何东脑子能闲着吗?还是昨天晚上那问题:登,还是不登?

一方面,新时代的中俄关系其实是发生在中俄两国综合国力落差迅速扩大的时候。实事求是地讲,今天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是俄罗斯的10倍。按照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的数据,中国的军事开支已经是俄罗斯的3倍。中俄两国的人均GDP历史性持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中国还略高于俄罗斯。

二是要正确把握中俄关系的战略定位。一定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中俄两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一定要致力于发展中俄之间的新时代伙伴关系。

另一方面,中俄两国所处的国际环境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近年来,很多人都认为美国在加速衰弱、新兴经济体正在群体性崛起。但是,实事求是地说,美国的综合国力和全球影响力并没有实质性衰落,在特朗普“美国优先”旗号的刺激下,美国的国际战略和对外政策甚至更加咄咄逼人。美国对外政策中的贸易战、禁运、制裁给对手所带来的伤害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和研究。

1.2.1 对照组,采取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内固定术 患儿基础麻醉同时行臂丛神经麻醉,取仰卧位,铺巾消毒。对患儿骨折肢进行手法牵引按压复位,同时结合C臂机,通过透视检查,确保复位满意后,再经皮克氏针从内外髁交叉固定,最后石膏固定。

五是要把握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任何国家关系的发展都存在成本和收益的问题,以尽量小的成本获取尽量大的收益是国家对外政策和外交行为的重要原则。中俄关系也存在“相对收益”的问题。在中俄关系发展过程中,中国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俄罗斯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应该有一个精细的计算和权衡。比如,从战略层面考虑,在中俄国际协作中,中国付出了怎样的成本,是否取得了改善国际环境、减轻了美国对华战略压力的效果?而俄罗斯付出了怎样的成本,是不是取得了改善国际环境、减轻了美国对俄战略压力的效果?

六是要把握知、言、行的关系。在发展中俄关系时更加应该相互了解,不仅要看对方说什么,同时也要看对方做了什么。作为一个拥有300多年帝国历史的国家,俄罗斯拥有深厚的战略文化和丰富的外交经验,已经成为俄罗斯国家的“精神基因”,难以改变,至今依然发挥着强大影响。实事求是地讲,中国对俄罗斯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战略文化、外交艺术尚缺乏深度的认知和理解。在国际环境进一步复杂的当下,中国只有充分地认识到俄罗斯的复杂性,对俄罗斯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了然于胸,才能把握中俄关系的发展方向,让中俄关系服务于中国的国家大战略。

Beautiful Gir——通过邀请在商场逛街的漂亮女孩子免费来做头发,实现不会理发的理发师,建立起的美国高端美发连锁机构;

七是要摒弃“大三角”思维,正确把握中美俄三边关系的发展。在今天国际形势异常复杂、国际关系议事日程异常复杂的情况下,中美、中俄、俄美三组双边关系各有各的价值、各有各的发展逻辑,简单的“二对一”对抗方式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对于中国来说,平衡发展与美国、俄罗斯两国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同等重要。在国际大变局下,中国要跳出传统“三角关系”的思维框架,需要充分运用自身的实力、影响和智慧,主动引导和塑造中美、中俄关系的发展,努力实现中美俄关系的良性互动。

本文作者: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 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葛建华

DOI: 10.19498/j.cnki.dbyxk.2019.06.001

标签:;  ;  ;  ;  ;  

对新时代中俄关系的几点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