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资料管理是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重要环节,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具体体现。因此做好建筑工程资料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意义主要在有:建筑工程资料是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按照规范的要求积累而完成的完整、真实、具体的工程资料是加工成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必备条件。一个质量优良和合格的建筑工程必须有一份内容齐全、文字记载真实可靠的原始技术资料:工程资料为工程的检查、管理、使用、维护、改造、扩建提供可靠的依据。
关键词:工程施工资料;收集与整理;重要性;主要内容
一、人员的培训
在建设工程中,所有的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没有相应证件的必须先进行培训,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后才可以正式上岗。不仅如此,企业也应该对员工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加强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工作意识、工作质量、工作水平的提高。工程资料的管理人员要增强工作意识,认清楚工程资料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努力提升自身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能够更好的对资料进行管理和收集。
作为一个工程资料的管理人员也要有责任心,这是一个工作的重点,因为有的时候在实际的工作中,要注重每一处的资料的收集,比如影像资料的收集,要跟随工程的进度,对每一处施工的重点位置都要留好相应的影像资料,平时就要注重收集,如果没有即使发给你,必须要亲自将文件要到,避免今后文件的丢失,造成影像资料的缺失等问题的发生。
作为一个工程资料的管理人员还要细心,在工作的过程中,工程的变更很多时候是很难避免的问题,所有工程变更的资料要注意进行整理和收集,这部分是重中之重,工程变更单一定要第一时间就拿到手,保存好,这是今后进行结算的时候的一个证据之一,也是在工程竣工验收的时候,在验收过程中常常要检查的项目,所以作为一个工程资料的管理人员要细心对待这部分的工作。在企业培训中要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一些重点,交代给各个工作人员,以防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严重的工作失误,企业应该注意对对新上岗的工作人员的技术交底和培训。有一个好的培训,可以让职工在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效率更高,也可以预防一些重大事故的发生。
二、工程资料的组成
1.工程管理文件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反映工程组织和监督等情况的资料统称。
2.工程技术文件材料:
在施工技术资料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用以知道正确、规范、科学施工的文件,以及反映工程变更情况的正式文件。
3.工程施工记录:
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确保工程质量、安全的各种检查、记录的统称,包括通用施工记录和专用施工记录。
4.工程试验检验记录:
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进行试验,记录原始数据和计算结果,并得出试验结论的资料统称。
5.工程物资文件材料:
是反映工程所用的物资质量和性能指标等的各种证明文件和相关的配套文件(如说明书、安装文件等)的统称。
6.音像档案:
指在施工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炸窝片、胶片、录音带、录像带、磁盘、光盘等为载体的记录。
7.电子文件:
能被计算机系统识别、处理、按一定格式存储在磁带、磁盘或者光盘等介质上,并可在网上传送的记录,有相关信息的数字代码序列。
8.电子档案:
是指具有保存价值的已经归档的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产品和软、硬件的说明。
三、原则和基本思路
(一)原则
1.及时性
资料的收集应杜绝拖沓滞后,闭门造车现在和应付突击式的心理。施工资料是对建筑实物质量情况的真实反映,因此要求必须按照建筑物施工的进度及收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是记录资料,最基本的是施工日记,它记录了整个施工活动,如果记录不及时,很容易漏记或误记,资料的真实性难以保证。
2.真实性
真实性是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灵魂,资料必须实事求是。客观准确,不要为了“取得较高的工程质量等级”而歪曲事实。真实性是资料的生命。资料是工程质量评定的验收备案的依据之一,=-【 也是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依据,尤其是建筑单位进行维修、管理、使用、改建、扩建的依据。虚假的资料不仅给建筑施工单位的质量的评价带来错误的结论, 而且也给工程的改建和扩建带来麻烦,甚至会造成验收想象的严重后果。
3.准确性
准确性是做好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核心,工程资料的准确性反映了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分项工程质量的评定表的填写应该规范化。保证项目内容填写应该详细具体,基本项目的每个子项必须能够保证绝对的正确,并且要用文字说明清楚。分项工程质量的等级评定,要保证项目符合相应项目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前提下,在根据基本项目和允许偏差项目的百分率确定。应该正确区分分项工程属于哪个分部工程。混凝土强度评定应该明确验收批的概念,区分不同的分部和施工段,正确运用统计和非统计的评定方法。
4.完整性
完整性是做好工程技术保证资料的基础,完整的资料是日后维修、改建、扩建的有理证据。
一个工程的基本资料应该包括:法定建设程序资料,施工资料、验收资料等,按照专业基本包括:土建、消防、给排水、通风、空调、高低压配电、发电机、电梯、只能、燃气等等。
完善质量记录、做好资料整理。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为了证明一些工程部位的质量状况,证明各项的质量保证措施的有效运行,必须做到有完善的质量记录,做好资料整理和保管工作。资料的整理要系统,装订整齐,保管好全部的资料,为今后工程的维修或者是工程的修改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基本思路
1.以材料为源头,形成合格产品为结尾的思路。
2.以施工工序或阶段性工期为思路。
3.直接按照资料的分类收集资料。
四、制定合理的工程资料的管理规章制度
工程部验收的所有图纸的接收、清点、登记、发放、归档、管理工作;在手到工程图纸并且登记后,按规定向总工、分部和技术主管签发,由收件方签字确认。负责收存全部图纸,且每一项不得少于2套正式的图纸,其中至少有一套图纸有设计单位图纸专用章。图纸采取散装的方式进行折叠,按照资料目录的顺序,对平面详图、纵断面图、工点图、参考图、通用图、招标图等工程图纸进行分类管理。
检验批、施工记录、材料进场资料等工程资料,要定期由资料员进行收集,施工日志也要定期进行检查,定期进行收集和整理;对于相关的隐蔽工程等需要整理影像资料的施工部位要随着工程的进度及时对影像资料的编辑里程、部位进行收集。
收集整理施工过程中的所有技术变更、洽商会议记录、会议纪要等资料并归档;负责对每天收集到的管理文件和技术文件进行分类、登录、归档。负责收到的文件进行登记、受控、分办、催办、签收、用印、传递、立卷、归档等工作。负责做好各类资料的积累、整理、处理、保管等工作。
严格执行接受手续,所有接收到的设计变更、洽商,必须有各方的签字确认,并且加盖公章。尤其是工程设计的变更部分,包括图纸会审纪要原件要进行存档。所收存的技术资料必须要是原件,没有办法取得原件的,要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详细的背书,并且要加盖公章。做好日常的信息收集和汇编的工作。
每一次材料入场前要将材料的检验报告收集好,这也是平时在工作中容易遗漏的一个点,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个地方,希望工程资料的管理人员能够在工程中及时的收集和整理,避免今后在验收中资料不全的问题。
在材料初检合格后,工程材料的所有质量证明要收集和整理好,并且与材料员做好交接手续,登记到发文本内。主要材料涉及安全的物资要有验收记录,内容必须齐全、有针对性、能准确反映验收物质的合格情况。及时对来往的文件进行及时的登记台帐,视文件资料的内容和性质准确及时的递交给项目经理、总工程批阅,并及时送到有关部门办理。确保设计变更、洽商的完整性。
参考文献;
[1]GB/t5032-2001.《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2]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3]周江辉.建筑施工安全技术与管理[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论文作者:马卓群,杨茜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资料论文; 工程论文; 文件论文; 工作论文; 材料论文; 质量论文; 图纸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