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体育活动——触式橄榄球论文_尹松利 傅红艳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中学,山东省 淄博市 255100)

摘要:触式橄榄球运动是从英式橄榄球简化而来的。这是一项非常适合学生学习的国际运动项目,它不仅能促进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能够在多源化的体育教学中快乐成长,还能使学生在活动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基于触式橄榄球这个运动素材所具有的运动特点和文化内涵,我们认为这是一项实现体育健康课程目标很好的载体。

关键词:触式橄榄球;体育教学;快乐成长

一、触式橄榄球运动的价值与技术分析

橄榄球运动是个人技术与团队协作充分融合的运动。它是直接对抗竞争,激励人们在你追我赶中获得胜利,要求人们富有理性公平竞争。橄榄球运动讲究的是顽强拼搏和“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奉献协作精神。对学生群体而言“健康第一,终身体育”,在拼搏中感受意志的磨砺,在快乐中收获生命的成长。

触式橄榄球的传、接技术与其它球类技术相比较为简单,这些技术的运用都是在没有激烈的对抗中完成,只要防守队员触摸到进攻队员,即刻做点停止进攻。因此教师和学生都不用担心会因激烈的对抗和沖撞而受伤,所以在学校课外体育活动中开展时比较容易接受。

二、学习重难点与教学目标

重难点是培养学习橄榄球的兴趣和顽强拼搏、团队协作精神。根据比赛规则在传接球上养成向后传接球,不前传的固定思维,防守一方只要有人用手碰到拿球进攻球员,进攻球员就得放下球。

认知目标是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触式橄榄球的传接球技术和比赛方法、规则;技能目标是学生在不断的练习、游戏、比赛中能融入其智力和体力,跑位、传球、正确的突破时机;学生能够体验到触式橄榄球是充满智慧的个人和团队精神充分融合的运动,学生表现出来的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坚毅果断的意志品质和无私奉献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教学程序与作用

1导入与热身后转入橄榄球传、接球技术练习

通过“丢沙包”游戏导入锻炼学生的球性并热身,调动学生的运动激情。在传、接球的技术学习过程中,围绕着长传球与接球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了三个递进的学练内容,使学生传、接球的技术一步步的接近实战的要求,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加入假传,变向等技术特点。

2分组练习,巩固传接球的技术要领

“一”字传立球,身体前倾,降低重心。传球前头部转向接球者,右脚蹬地发力,带动腰向左侧转,用摆臂、甩腕、两手手指拔动球的动作将球传出。球要掌握好速度、要注意准确性和时机。通过这个练习使学生在近距离传球、接球后必需快速移动,形成默契。球出手后保持平稳旋转飞行,不能在跑动过程中停下来再传球,要在跑动过程中把球传出。

3提高传接配合

“V”子快速连续传接球配合,传球时确认同伴的位置,把球准确的传向有效的位置,并保持球出手后在空中平稳飞行。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在实战中传球只有具备准确的跑位,合适的出手角度,以及默契的配合才能突破对方防线。

4远距离长传球技术

远距离长传球,四人配合的传、接球练习,假设前方有防守队员,通过练习使学生明白合理的抛物线才能突破对手的拦截将球传到同伴的手中。

5个人突破与传、接球综合练习

四角传球通过这个练习让学生感受到默契的配合是在实战中成功地运用传、接球技术进行战术配合发动进攻的关键。通过这个更接近于实战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

6橄榄球比赛

在教学比赛中对触式橄榄的规则进行了一些简化,增加了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并将橄榄球运动中蕴含的人文精神渗透到教学比赛中去,使学生在提高技、战术水平的同时,情感上得到运动精神的熏陶,体验到这是一项个人英雄主义与团队精神高度统一的运动。

7放松与小结

做拉伸练习,两个同学相互放松,说说自己对这次课的感受。教师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与不足,提出下次课的要求。

四、总结

对橄榄球项目和课程的建议:

1多举办班级或者级部橄榄球赛,让更多的同学认识橄榄球,让更多的人体验橄榄球的乐趣。

2在网站上或是论坛中上传一些比赛视频,在课外活动过程中也可以加入视频教学,让课程内容更丰富更有吸引力。

3最好能有固定的橄榄球运动场,或者可以与借用橄榄球的机制,这样橄榄球就可以像足球和篮球一样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职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我这活动就是要通过橄榄球运动的体验,使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感受其中的精神。在课的最后安排了教学比赛,目的是让学生在比赛中提高实际运用的能力。兴趣是学生最好的导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

学生们在学习橄榄球后,能感到既锻炼了身体又愉悦了身心这样我们的活动就是成功的,就是有所收获的。课前的精心设计和准备,课堂上灵活的教学方法以及变换多样的组织形式,体验到橄榄球运动的乐趣,使得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对橄榄球运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又培养了勇往直前的奋斗精神、坚毅果断的意志品质,无私奉献的团队精神,同时他们也是快乐的。

参考文献

[1]陈妍蕾,纪潇磊,廖婷,吴紫薇.英式橄榄球在我国推广的可行性分析——基于SWOT模型角度[J].中国商论,2019(17):61-63.

[2]潘洋,张鑫源.我国青少年男子英式橄榄球运动员初步选材体系的构建[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34(02):64-72.

[3]訾佳.浅析英式青少年橄榄球的日常训练要领[J].当代体育科技,2016,6(13):38-39.

[4]徐辉.上海市英式橄榄球运动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科研,2015,36(05):17-22+70.

[5]邹雨彤.高中生英式橄榄球课的基本教学及其优势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8):90-91.

作者简介:尹松利,男,山东莱州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高中体育,橄榄球业余教练;

傅红艳,女,山东淄博人,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高中体育。

论文作者:尹松利 傅红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2月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6

标签:;  ;  ;  ;  ;  ;  ;  ;  

课外体育活动——触式橄榄球论文_尹松利 傅红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