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中的高层建筑逐渐增多,只有在建筑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深基坑的施工质量,才能充分保障建筑物的安全性。因此,现阶段对于深基坑支护技术的研究十分必要,在进行深基坑的支护施工中,要对施工的每个环节、施工工序进行严格把控,以确保基础工程的每项工序能够顺利实施,进而保障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建筑施工;深基坑支护;应用
近年来,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与此同时有很多的时候技术诞生,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在基础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的作用越来越大,在建筑工程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
1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内涵
深基坑支护是指在施工中对深基坑的侧壁和环境进行一定的保护和加固处理,避免施工过程影响周边环境和建筑,并提升地下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随着当前城市地下工程如地铁和排水系统建设工程的不断增加,深基坑支护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深基坑支护技术的施工过程复杂,容易受到施工环境中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对周边环境进行勘测,对施工环境的土质进行测量,避免土质松软或是沉降性较强带来的施工安全问题。尽管深基坑支护技术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仍然会出现基坑的失稳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样,包括设计人员在支护设计中的错误、支护施工质量较低以及勘测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在深基坑支护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针对施工过程进行优化,确保施工质量是保证技术发挥其应有作用的有效手段。
2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关键技术的分析
2.1土层锚杆施工技术
针对于土层锚杆的技术施工,其主要的施工步骤和流程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首先,工地上的负责测量的工作人员需要结合实际的设计需求,按照严格的标准来进行施工,从而科学和准确地确定锚杆的位置,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要对锚杆的质量问题和实际的作业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在确保其水平位置、倾角和标高等关键的检查部位没有问题后,再进行下一步的施工。其次,针对于施工中的钻孔工作,相关人员要结合实际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合理的设计,做好检测和纠正工作,并做好真实记录。当然,我们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在钻孔的过程中也会受到材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遇到钻孔障碍,一旦此情况发生,工作人员应该立马停止继续钻孔,用科学的检测方法,追究出问题的根源,在确定问题根本原因之后,再进行钻孔,这样可以减少对整个施工机械设备的磨损。最后,在土层锚杆的技术中,灌浆技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此项工作中,相关人员要注意对属强材料的比例设置和科学配比,确保搅拌均匀,而且在灌浆的过程中,也要先做好检查工作,防治液浆出现杂物和污染等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够确保土层锚杆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2.2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
在深基坑的支护施工中,借助施工设备、石灰、水泥等施工材料,将其进行固化,可以提高深层搅拌桩支护技术的施工效果,能够加强支护的安全稳定性,进而保障支护的施工质量和水平。同时,深层搅拌支护施工中,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原土,可以根据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使用固化剂,进而进行深层搅拌桩支护的施工。另外,在深层搅拌桩支护施工中,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督,在选择石灰或者水泥的过程中,质检人员要做好质量监督,保障石灰、水泥的质量。除此之外,施工中发生的振荡较小,进而污染较少,可以在居民区进行施工,保障支护施工的质量和水平。
2.3地下连续桩支护
地下连续桩施工技术在当前的工程建设中应用较少,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相较于其他施工手段,地下连续桩支护的施工成本较高,不适合在中小工程中进行使用。除了施工成本问题之外,在工程前期还要使用大量人力对施工区域的环境进行勘测和处理,并保证施工区域的安全等级、施工设备以及地下水不会影响连续桩施工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一施工技术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实用性较高,可以避免地下水对施工过程造成影响,但是施工成本问题限制了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频率。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工程中,将地下连续桩支护进行使用可以提升支护主体的刚度,进而保证工程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在未来的发展中,技术人员应当降低地下连续桩支护的成本,扩宽应用范围,使其可以在更多的工程中进行使用。
2.4土钉支护技术
土体变动滑移是由于内应力和弯矩作用,通过利用土体变动滑移实现土体与土钉的牵制作用,这种技术手段被称之为土钉支护技术。通过土钉限制其土体变动滑移,从而达到防止土体变形的目的。其操作方法为:首先,利用土钉拉拔试验确定钻孔的深度;接着再进行钻孔和注浆工作,此工序要严格控制注浆的水灰比;注浆凝结后与土体形成的整体,这个整体能改善土体支撑和结构性能,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2.5排桩支护技术
在排桩支护施工中主要以人工挖孔桩、混凝土钢筋板桩及钻孔灌注桩等为主。通常在地下水位较低或是边坡土质较好的情况下,会采用挖孔桩或是钻孔灌注桩作为支护结构。在非软土环境下施工时,可以将支护桩连续排列成紧密的连续桩支护,桩体之间利用树根桩或是灌注浆来进行防水。当处于软土地层时,由于地下水位较高,这种情况下,支护形式多采用水泥搅拌桩防渗墙或是钻孔灌注桩排桩组合形式。在实际基坑施工过程中,当基坑深度在6m以下时,支护形式主要以密排钻孔桩支护结构、钢板桩及预制混凝土板桩为主,并做好顶部圈梁支撑。在基坑开挖深度处于6~10m之间时,采用钻孔桩,并设置相应的支撑。当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m,以地下连续墙增加支撑的方式来支护,并进行桩后加深搅拌和多道支撑。
3深基坑支护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3.1结构压力计算问题
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对于深基坑结构压力的计算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只有确定了精确的结构压力,才能够明确支护结构所能够承受的压力,进而判断其是否能够满足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但在从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当前的技术水平来看,结构压力的计算方式仍以库伦、朗肯理论为主,计算误差比较大,很难保证施工质量,因此在实际施工中应转变方法,采用先进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体系对结构压力进行检测。例如在新上海国际大厦的深基坑支护施工中,为明确支护结构压力,就安装了28个支撑应力测点以及48个沉降位移观测点,实现了对变形情况、结构压力的全面检测。
3.2实际施工差异问题
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存在着很大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在深基坑支护施工中,实际施工很可能会与设计方案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面对这一情况,施工单位需要对密切关注施工情况,及时发现施工差异问题,尽早进行纠正与返工,将成本降到最低。
3.3深基坑空间效应问题
深基坑支护施工的过程中,基坑的深度关系着其稳定性,而基坑的平面形状则与变形情况遇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在实际施工中,必须充分考虑深基坑的空间效应,并对实际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强调空间效应问题的重要性,以免出现边坡坍塌等安全问题。
4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当前城市进程的不断深化,高层建筑不断产生,所以,在建筑施工当中地下施工是主要形式。在对地下工程质量的保证中,对于深基坑技术的应用显得非常重要。为了能够将深基坑支护技术不断提升,施工人员就需要强化对深基坑技术的合理研究,加强对实际的施工状况的了解,对深基坑支护理论有效分析,将施工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以此来促进社会经济的合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忠.简析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152.
[2]洪旭.建筑工程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7(6):140.
论文作者:刘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8
标签:深基坑论文; 钻孔论文; 技术论文; 基坑论文; 结构论文; 地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