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教育版高中课程标准教材化学第四章实验教学设计_化学方程式论文

人教版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1第四章实验教学设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四章论文,教学设计论文,教科书论文,人教版论文,课程标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章内容是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实验教学设计以教材中实验和科学探究等为主要内容(个别相近实验稍作合并,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适当地增加了少许实验),力图将实验探究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已有知识和社会实际等相结合,通过“学案”的方式,使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与探究的同时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

一、硅酸凝胶的制备实验

提示与准备 ①请说明区别胶体与溶液常用的物理方法。②实验室一般用____与____反应制取硅酸,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使用胶头滴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说出你的想法并与同学交流。

实验用品 饱和硅酸钠溶液,酚酞溶液,6mol/L盐酸,试管,量筒,胶头滴管。

实验报告 (表1)

表1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①观察饱和硅酸钠溶液的颜色。用量筒

量取3mL~5mL饱和硅酸钠溶液注入试硅酸钠溶液呈____色。

管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现象。滴入酚酞溶液后,呈____色。硅酸钠溶液显____性。

②用胶头滴管向该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

酸,边加边振荡,当溶液颜色变浅并接近滴入稀盐酸后溶液中现象____。 振荡的目的是____。

无色时停止滴加。静置,观察现象化学方程式____。

思考与交流 ①对以下问题,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并将你的方案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后再到实验室进行实验:鉴别硅酸胶体和和NaCl三瓶无色溶液。②请你找老师访谈或查阅书刊等了解碘化银胶体的制取方法,并与同学进行交流。③请通过查阅书刊或上网查询等了解硅酸凝胶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的应用。④本次实验中,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或有什么其他新的认识或感受?

二、硅酸钠的防火性

提示与准备 ①制取硅酸钠常用____和____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②在做硅酸钠的防火性实验时,实验室若无硅酸钠溶液,也可用市售____代替。③实验时一定要使小木条或滤纸条在硅酸钠饱和溶液中充分____、反复____。④把用硅酸钠溶液浸泡过的小木条或滤纸条,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你预测可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实验用品 饱和硅酸钠溶液,蒸馏水,酒精灯,烧杯,镊子,小木条或滤纸条,火柴。

实验报告 (表2)

表2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取两小木条或滤纸条,分别放入两个盛点燃时,放入蒸馏水中的小木条或滤纸 用水浸过的小木条或滤纸条,当水分蒸

有蒸馏水和饱和硅酸钠溶液的烧杯中,条____。发后____。

使之充分吸湿、浸秀,取出稍沥干(不再

滴液)后,同时分别在酒精灯外焰上点燃。放入饱和硅酸钠溶液中的小木条或滤纸 用饱和硅酸钠溶液浸过的小木条或滤纸

条____。条,当水分蒸发后____。

思考与交流 ①“水玻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这是因为“水玻璃”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接触,生成了乳白色的凝胶状沉淀(用表示)和碳酸钠的缘故。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宾馆中的地毯是否可用水玻璃浸泡处理以防火?用水玻璃浸泡过的棉麻织物是否可以防火?③请你预测用水玻璃能否把两块小木板粘合在一起?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际操作。④查阅资料,了解硅酸钠在玻璃工业上的有关应用,制成卡片,与同学进行交流。

三、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提示与准备 ①点燃前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是____。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化学方程式为____。②实验室常用____和反应制取氯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写出舍勒发现氯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通常情况下,氯气是一种____色、有____气味的____气体。为了防止氯气逸散,可在盛有氯气的集气瓶口涂一点凡士林。③做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所盛氯气的集气瓶要____,瓶中的氯气要浓。写出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

实验用品 氢气,氯气,集气瓶,尖嘴导管,玻璃片,火柴,酒精灯。

实验报告 (表3)

表3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解释或化学方程式

①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在空气中点燃纯

净的氢气,用干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____色火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方,观察现象。小烧杯内壁有____。

②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按课本图4-16,把

点燃氢气的导气管伸入到盛满干燥气的氢气在氯气中____,发出____

集气瓶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

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色火焰,集气瓶口出现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思考与交流 ①钠、铁、铜等金属都能在氯气中燃烧,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②在通常情况下,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应该具备哪些条件?你认为可燃物燃烧一定要有氧气参加吗?③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镁除和氧气反应外,还和空气中的氮气反应生成。此外,点燃的镁条还可以在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继续燃烧,反应生成氧化镁和碳,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从镁条在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气体中能燃烧,氢气在氯气中能燃烧,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你对燃烧的条件及燃烧的本质有什么新的认识?⑤本次实验中,你还发现了什么问题或有什么其他新的认识或感受?

四、氯水的漂白作用和干燥的氯气能否漂白物质实验

提示与准备 从气体发生器出来的氯气中如果混有水蒸气,应把气体通过盛有____洗气瓶干燥。②新制的氯水中含有的分子和离子有____,其中____具有强氧化性。因此,新制氯水具有____作用和____作用。若将红纸条放入新制的氯水中,你预测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③氯水中含有的____不稳定,见光易分解,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因此,久置的氯水其主要成分是____,把有色布条放在久置的氯水中,有色布条颜色____,则说明____。

实验用品 干燥的氯气,新制氯水,蒸馏水,浓氢氧化钠溶液,有色布条或纸条、有色花瓣,广口瓶,集气瓶,玻璃片,镊子。

实验报告 (表4)

表4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解释、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①将干燥的有色布条或纸条、有色花瓣 解释____。

放入盛满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 干燥的有色布条或纸条、有色花瓣____。

结论____。

璃片,观察现象。

②将湿润的有色布条或纸条、有色花瓣

放入盛满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盖上玻 氯气呈____色。湿润的有色布条或纸

解释____。

璃片,观察现象。条、有色花瓣____。 结论____。

续表

③取一瓶新制氯水,仔细观察氯水的颜色。 新制氯水呈____色。 原因是____。

④在广口瓶中注入约1/3容积的新制氯

水,用镊子夹取有色布条或纸条、有色

花瓣,放入广口瓶中,盖上玻璃片。观察有色布条或纸条、有色花瓣____。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

⑤取两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向其中一瓶

氯气中注入少量水(约5mL),向另一瓶氯

注入水的瓶里的氯气的颜色____。 解释____。

气中注入等体积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振 注入浓氢氧化钠溶液的瓶里的氯气的颜 化学方程式____。

荡。片刻后对比两瓶中氯气的颜色。色____。

离子方程式____。

思考与交流 ①氯水有漂白作用是由于氯水中含有____。②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

确请说明原因:具有漂白性、能与多数金属和非金属直接化合、不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工业上用澄清石灰水与反应制漂白粉。③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的氯水,再向试管中加入2滴红墨水或蓝墨水,你预测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呢?设计实验方案,与同学或老师交流后到实验室进行实验。④2005年3月底,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载有约35t液氯的槽罐车与一辆货车相撞,导致槽罐车液氯大面积泄漏。造成27人死亡。请登录有关网站,查阅不慎发生氯气泄漏时消除氯气污染的方法。⑤设计实验方案,鉴别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⑥通过调查访问、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途径,了解常用漂白剂的成分、漂白原理、漂白效果等,并做成卡片,与同学进行交流。

五、氯离子()的检验

提示与准备 ①检验水溶液中是否含有氯离子时,一般使用____和____溶液。检验时,一般先在被检溶液中滴入少量的____,目的是为了排除____等离子的干扰,然后再加入____溶液,如果有____,则说明____。②除去括号中的杂质,写出所加试剂的化学式和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实验用品 硝酸银溶液,稀盐酸,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稀硝酸,自来水,蒸馏水,试管,胶头滴管。

实验报告 (表5)

表5

附图

思考与交流 ①某溶液中可能存在下列阴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当溶液中存在大量时,____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当溶液中存在大量时,____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当向溶液中加入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则原溶液存在的离子是____,为进一步确定溶液中存在哪种离子,可继续向溶液中加入____,通过观察____再作出进一步的判断。②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一种白色粉末是氯化钠。③请设计实验方案,鉴别NaCl溶液、溶液。④请通过调查访问、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途径,了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含氯化合物的名称、化学式和用途等,做成资料卡片,并与同学交流。

六、二氧化硫的溶解性和漂白性

提示与准备 ①二氧化硫是色,有____气味、有____的气体,____溶于水。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____,因此水溶液显____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②列举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并与同学交流。③把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到盛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中,石蕊溶液变成____色,加热该试管,你预测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有关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④有人利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来熏蒸粉丝和馒头,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说出你的观点并与同学交流。

实验用品 二氧化硫气体,1%的品红溶液,蒸馏水,pH试纸,酒精灯,试管,试管夹,水槽,橡胶塞,玻璃棒,火柴。

实验报告 (表6)

表6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①把盛有干燥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立 解释____。

在水中,在水面下打开胶塞,观察试管内 试管内水面____。 化学方程式____。

液面的变化。(见课本图4-21)

②待试管内水面高度不再变化时,在水 试管中溶液显____性。

面下用胶塞塞紧试管口,取出试管,用pH试纸显____色,pH约为____。 原因是____。

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③在上述试管里保留1/3的溶液,滴入

1~2滴品红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品红溶液颜色____。 解释____。

液体颜色由____色变为____色,同时

解释____。

④加热该试管,观察现象。 闻到有____气味。

化学方程式____。

思考与交流 ①比较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的漂白原理的差异,并与同学交流。②红墨水中滴入亚硫酸溶液后,为什么会褪色?加热时又显红色说明了什么?③二氧化硫和氯气都能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有人说,如果把按物质的量之比1∶1混合,漂白效果会更好。你的看法是____,你的理由是____。④列举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际中用于漂白的例子。⑤有些不法商人利用的漂白性来非法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作为青少年学生,你将如何对待这种行为?

七、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

提示与准备 ①是____色、有____性气味的有____的气体,易____,____溶于水。溶于水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②实验桌上有两瓶气体,一瓶是气体,另一瓶是NO气体,你如何用最简单的方法区别这两瓶气体?你有几种方法鉴别这两瓶气体?③如果要检验一瓶红棕色的气体是不是气体,你有什么方法?把你的想法与同学进行交流。

探究用品 (供参考)气体,溶液,粉末,蒸馏水,试管,水槽,药匙,广口瓶,分液漏斗,导气管。

探究过程 (表7)

表7

附图

思考与交流 ①你的设计对工业生产硝酸有什么启示?(从原料的充分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回答)。②设计实验,鉴别气体。③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途径,了解工业上生产硝酸的原料、原理、工艺流程、尾气处理等,并做成卡片,与同学进行交流。

八、浓硫酸与铜的反应

提示与准备 ①请你说出实验室制取氢气时,不能使用浓硫酸的原因。②请你说出铜片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原因并与同学交流。③浓硫酸具有很强的____性,如干燥气体;浓硫酸具有很强的____性,能按____的组成比脱去蔗糖、纸张、棉花、木条、皮肤等有机物中的____、____元素,因此,使用浓硫酸时必须十分小心,万一浓硫酸粘到皮肤上,应立即用____。此外,浓硫酸还具有很强的____性,如能与大多数金属或非金属起____反应。

实验用品 浓硫酸,稀硫酸,品红溶液,石蕊溶液,蒸馏水,铜丝,酒精灯,铁架台,镊子,试管,试管夹,火柴。

实验报告 (表8)

表8

附图

思考与交流 ①上述实验中,在盛紫色石蕊溶液的试管口处放一团蘸有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棉花,其目的是____,为达到这一目的还可以采用的方法有____。②请设计4种不同的实验方法鉴别浓硫酸和稀硫酸。③用铜和浓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铜时,可用下列两种方法:铜直接和浓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铜;铜先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和浓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铜。这两种方法中,哪一种较好?为什么?④通过调查访问、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途径,了解在生产、生活中浓硫酸的重要用途,并做成卡片,与同学进行交流。

九、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

提示与准备 ①氨是____色、有____气味的气体,____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____体积的氨气。②制取氨气时,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氨气会有什么结果?为什么?说出你的想法,并与同学交流。③从气体发生器出来的氨气中混有水蒸气,如果把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能否得到干燥的氨气?为什么?④干燥氨气时,可把氨气通过盛有____的干燥管干燥。⑤在做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时,一定要使装置____,圆底烧瓶要____,烧瓶里要充满氨气。⑥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搜索等途径,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实验用品 氨气,酚酞溶液,蒸馏水,铁架台,烧杯,圆底烧瓶,玻璃管,乳胶管,胶头滴管,止水夹。

实验报告 (表9)

表9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解释、结论或化学方程式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 烧杯里的水由____进 解释____。

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烧杯(如课本图4-31 入____,形成喷泉,烧

化学方程式____。

所示)。轻轻挤压滴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观察并描述现象。

瓶内液体呈____色。

思考与交流 ①已知在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约溶解500体积的氯化氢气体。能否用氯化氢气体代替氨气来做喷泉实验?如果能,你选用的指示剂最好是____。②分析氯化氢气体能形成美丽喷泉的原因及可能得出的结论。③设计实验方案,证明某无色气体是氨气。④列举在生活中常见喷泉的例子,你能说出它们的工作原理吗?

标签:;  ;  ;  ;  

人文教育版高中课程标准教材化学第四章实验教学设计_化学方程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