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之路论文_蒋文锦

基于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之路论文_蒋文锦

珠海市图书馆 广东 珠海 519000

摘 要:在区域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区域内图书馆协同发展体系,是新时代环境下我国图书馆事业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当前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发展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发展策略,以促进公共图书馆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升服务质量。

关键词:区域一体化;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发展策略

协同创新实质上是围绕创新的目标,多主体多因素互助互补、协作配合的创新行为,是打破部门、领域、行业、区域甚至国别的界限实现地区性甚至全球性的协同创新。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属于管理创新的范畴,其创新主体是群体,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在共同目标的指导下,以和谐的心态、协调的步伐开展某一项工作。协同创新的目的在于提高管理群体的效率、质量和效益,以促进其更好地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公共图书馆在协同创新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及时代特征,进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发展过程,并提出协同创新发展的策略,以便更好地实现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发展的进程。

1.公共图书馆在协同创新发展中的角色定位

公共图书馆在协同创新发展中的角色具有多样性,不同角色的职能有所不同,政府的职能主要是环境的构建,科研机构主要是对技术进行研发等,通过不同角色职位之间的互助协作以此更好地实现资源之间的共享,促进协同创新发展。在政府、企业、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中主要是通过共享平台来建立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但是在长期的协作中并不太乐观,要想让更多合作主体在其中担任不同的角色,则需要公共图书馆本身具有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完善的信息服务,为其它主体起到协调和领导作用,并通过以市场经济对信息的需求为依据,对信息和资源进行整合,以便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公共图书馆虽然在协同创新发展中的角色具有多样性,但最主要的角色是信息的整合者以及信息服务的提供者。

2.当前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发展面临的困境

2.1仅仅处于协同创新表面形式

公共图书馆与政府企业以及科研机构等各主体参与协同创新的职能存在差别。由于主体多样化,使得在协同创新发展中各个主体之间缺乏系统规划和统一管理。在各自为政的利益催使下,导致协同创新发展只是出于表面形式不能取得协同创新发展的效果。

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发展合作主体中的企业在发展中仅仅会考虑到在合作中对自身企业发展有利的因素,也只会在发展中将对自身企业发展资源有用的信息转化为自身企业的可用信息,并不会考虑到其它合作者的利益。对于科研机构也是如此,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资源会据为己有,并不会考虑对协同创新发展是否有影响。

2.2协同创新发展认识不足

当前协同创新主体对其认识不足,对协同创新内涵的认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各个主体仅仅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在协作过程中缺乏考虑到其它方的利益,这样就会使得在协同创新发展中受到一定的约束。在协同创新发展中各个主体也是冲突不断,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协同创新发展。

在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发展中,各个合作主体不能很好的认识协同创新的意义,在合作过程中就不会从整体合作团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种现象的存在就使得公共图书馆和其它合作者之间的协同创新发展不能长久的进行合作。由于对协同创新发展认识的不足就使得公共图书馆在发展中不能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也就不能满足用户对信息的需求。

3.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发展的阶段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发展的过程本身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大体上是分为萌芽期、接触期以及运行期这三个阶段[1]。

3.1萌芽期阶段

在萌芽阶段主要是让公共图书馆、企业以及科研机构之间产生一定的合作意图,通过他们之间的互助协作,实现资源、人力之间的最优组合。实现合作要从合作需求开始,通过合作需求来确定合作之间的内容,并对合作内容进行细化。公共图书馆在协同创新的萌芽期、在服务模式上会有所更新,表现出一定的活力。在萌芽期公共图书馆依靠自身不能很好地完成协同创新发展的项目,需要与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在萌芽期这个阶段,即使公共图书馆和企业、科研机构之间有相同的合作需求,在合作过程中也会出现一定的利益冲突,这样就会随着外在环境的变化,使得合作目标出现一定的变化,不能很好地促进协同创新发展。

3.2接触期阶段

在公共图书馆、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共同合作需求前提下,彼此之间通过合作协商制定合作形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在企业、科研机构进行合作时往往会发挥其它主体的优势。公共图书馆的协同创新发展本身是新生事物,会吸引一些政府、企业参与其中,从而促进公共图书馆的协同创新发展[2]。公共图书馆和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形式比较丰富,通过对资源的共享、技术的共用以及项目共建的形式,在进行协同创新发展时要注重公平公正的原则,以便保证协同创新发展的有效实施。公共图书馆与企业、科研机构在人员、资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样就给协同创新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作用,也会容易产生利益冲突。为此在这个阶段要注重各个主体之间合作积极性的提升,以便更好的促进协同创新发展。

3.3运行期阶段

在运行期公共图书馆和企业、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已经稳定,会在组织、管理、资源、服务等方面不断完善,人力、资源配备也比较充足,这就需要合作主体之间能够做到协作交流,以便保证协同创新发展的顺利开展。在运行期最重要的任务是对协同创新发展实施计划,且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在理念、文化、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冲突,这就需要各个主体之间加强合作交流,保证协同创新发展的顺利实施。

4.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发展策略

4.1 合作协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公共图书馆协同发展,要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转变观念,在平等互利、协商共赢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政府间合作,为各阶层群众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政府公共图书馆主管部门应该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将区域文化发展战略合作纳入制度化轨道,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明确各地各级政府的责任,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区域公共图书馆为骨干,建立健全的公共图书馆体系,深入实施全民阅读工程,为建设书香社会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

4.2组织协同,发挥集体力量

组织协同作为彼此合作的首要条件,可通过创新项目制订行之有效的激励制度和加强组织文化建设的方法,增强合作主体对协同创新发展网络的信赖感和归属感。在构建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发展网络时,可以采取“设置联席会议制度”来确保不同主体的协调统一,采取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来确定利益分派比例,以“集思广益”之法促进协同组织的正向发展以及组织的有效运转。在组织协同中最为关键的是公共图书馆组建专门的服务团队,通过实施“群策群力”之道,在全力收集整合需求信息的同时,对信息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二次甚至多次加工,打造具备个性化、专业化的信息产品来满足政府、企业等机构的信息需求,协同企业、政府实现创新发展;还可以将本馆的信息产品嵌入企业、政府,实现信息产品的产业化。

4.3管理协同,做到有条不紊

在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发展过程中如何做到公共图书馆与企业、科研机构等协调管理,对用户的信息把握精确,并能准确剖析,更好地实现资源之间的共性以及在服务上的协同。若能在协同创新发展中充分发挥各个主体的优势以及在服务上的主导作用,使得协同创新发展能够实现有条不紊,并通过统一平台进行管理,实现资源上的最大优化利用,不仅可以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益,还能够减少多余的人力资源,降低成本。在管理协同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是公共图书馆能够做好和其它合作主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促使企业、科研机构等在资源、信息、服务模式、人力资源等方面做到合理分配,促进各主体间协同创新发展。

4.4资源协同,丰富图书资源

在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发展中,优质、系统的信息资源能够为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最为基本的保障, 合作各方在经费、人力、技术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 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收集能够保证公共图书馆在发展中实现种类齐全以及系统的资源体系。公共图书馆应该与其他合作方一起组建资源共建共享小组,完全依照政府、企业等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的信息需求,收集与发掘各合作主体的信息资源,形成各类信息数据库。

4.5服务协同,提升人性化服务

公共图书馆在发展中会向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模式,如:文献查询、情报信息、科技查新以及专题服务等,促使其服务质量获得好评。在协同创新发展中公共图书馆要意识到自身服务者的角色,应用自身的信息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对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服务,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图书馆协同创新发展理念的出现并非是孤立的社会现象,它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也是人民大众期望打破当前阅读供给和信息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现状的必然结果。尽管在推动区域内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但放眼于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宏观情况,其推广价值仍待进一步提升。因此,有必要将图书馆协同创新理念进一步引入到我国各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践当中,从而探寻区域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刘敏. 协同创新的内涵与基本特征——以东莞横沥模具产业协同创新发展为例[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 37(2):17-21.

[2]刘春晖. 区域一体化进程中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发展研究[J]. 河北科技图苑, 2016, 29(2):13-16.

论文作者:蒋文锦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  ;  ;  ;  ;  ;  ;  ;  

基于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协同创新之路论文_蒋文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