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宫颈外翻的诊断以及防治论文_孙洪华

分析宫颈外翻的诊断以及防治论文_孙洪华

哈尔滨市妇幼保健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10

【摘 要】目的:分析宫颈外翻的诊断以及防治。方法:本次临床观察选择212例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在我院就诊的宫颈外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给予所有研究对象全方位临床诊断,实验组患者行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进行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等方面相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临床治疗的效率明显高于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且手术过程的出血量和术后复发率明显较低;手术治疗时间和术后创伤愈合时间差异并无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宫颈外翻;宫颈炎;诊断及防治

宫颈外翻是临床常见疾病,子宫颈在分娩时发生撕裂可为单侧、双侧或星状,程度不等从轻度到撕裂至穹隆部,如未及时手术修补,日后瘢痕组织挛缩使宫颈管外翻,宫颈黏膜暴露于外,即形成宫颈外翻。宫颈外翻会导致宫颈糜烂及宫颈炎,严重威胁女性健康。本文将重点探讨总结分析宫颈外翻的诊断以及防治方法,以为下一步的探究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观察选择212例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在我院就诊的宫颈外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6例。实验组患者年龄 21~59 岁,平均(45.62±5.73)岁;已生育67例,未生育39例;采用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治疗的106例为对照组,年龄24-56岁,平均年龄(46.42±5.74)岁,已生育64例,未生育42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实验组对患者进行常规阴道检查,使用仪器扩张宫颈管,将造影仪探入患者宫腔内观察病变情况。用电刀对宫颈管内病变组织进行切除,同时对电切面进行电凝球止血操作,可多次操作以保证病灶彻底被切除。术后使用抗菌药物,防止创伤处感染。手术后几个月进行多次复查,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对照组在进行常规检查之后通过阴道窥视镜查看宫颈内部情况,使用环形电刀治疗仪对宫颈病变组织进行多次切除。切除后用球形电极进行止血操作。手术结束后使用抗菌药物,防止创伤处感染。手术后进行复查,观察术后恢复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现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根据疗效评定指标分为几类,若患者临床体征及临床症状均已全部消失,检查后表明已经恢复正常状态,则为疗效显著;若患者临床体征及临床症状均已有所缓解,检查后表明已经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则为疗效一般;若患者临床体征及临床症状均未发生任何改变,则为无效。通过对212名患者的病例以及临床资料的对比,主要得出了以下结果:实验组治愈率 97.0%,总有效率 1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 45.0%,总有效率 83.0%,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实验组术后创面感染发生率、复发、宫颈外翻等发生率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讨论

3.1宫颈外翻的病因及症状

宫颈是女性生殖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宫颈病变主要是指在宫颈区域内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性反应、损伤、肿瘤等。该病变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尤其是已婚已育人群发病率高。子宫颈在分娩时发生撕裂,如未及时手术修补,日后外口松弛,常感染致水肿、充血,宫颈变大、肥厚,宫颈内膜突出子宫颈管之外或裂伤未能及时手术修补形成的瘢痕挛缩,使宫颈粘膜暴露于外而形成子宫颈内膜外翻,即形成宫颈外翻。宫颈外翻以白带增多为主要临床表现,未感染时症状不明显,用3%醋酸溶液涂抹局部,可显示一致性的葡萄状或面条状凸起。若并发感染,则阴道黏液脓性分泌物增多,甚至有接触性出血、腰骶部疼痛。倘若合并感染而形成慢性宫颈炎时,白带呈脓性,量亦增多,也可发生接触性出血。宫颈外翻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分娩时宫颈裂伤较大,[1]未能及时修补,颈管粘膜自行愈合,形成一般较坚实的纤维性疤痕。阴道指诊示宫颈外口较宽,[2]有时可感觉触到颈管中的纵形皱襞。

3.2宫颈外翻的预防及诊断

为预防宫颈外翻,分娩或流产等后要注意预防感染。注意掌握人工流产操作及正确处理中期妊娠引产与分娩。产后、流产后复查时,亦须常规检查子宫颈如发现子宫颈裂伤较重宜及时修补。在进行尿常规检查时,虽有膀优刺激症状,但尿常规正常。阴道窥器视诊时子宫颈横裂或呈星状,宫颈前、后唇距离较远,可见颈管下端的粘膜皱襞。宫颈涂片查癌细胞,未查到癌细胞及核异质,可查到大量白细胞。通过详细询问病史的方法,排除宫颈糜烂及早期宫颈癌就可诊断。

3.3宫颈外翻的治疗

轻度子宫颈外翻无临床症状者可不予处理,有合并慢性宫颈炎症状者,根据具体病症的处理原则予以治疗。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和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是临床治疗宫颈病的主要方法。传统的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在手术中出血量较多,操作比较困难,术后复发的发生率较高。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微创手术,使用电切功能将患者的宫颈病变组织切除,创伤小且疼痛感较低,患者在手术中出血量少,术后复发的发生率较低。[3]手术治疗对比发现,宫腔镜宫颈病变切除术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宫颈病变环形电切术,且手术过程的出血量和术后复发率明显较低;手术治疗时间和术后创伤愈合时间差异并无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为下一阶段的患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促进患者朝日康复。

参考文献:

[1]揭艳频.利普刀宫颈环状电切除术治疗慢性宫颈炎临床效果观察.中国医药科学[J],2015,20:49-50.

[2]朱端荣.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宫颈良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比较.检验医学与临床[J],2014,22:3168-3170.

[3]汤艳艳,杨海霞,党丹.LEEP刀在宫颈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临床合理用药[J],2016,09:117-118.

论文作者:孙洪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7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5

标签:;  ;  ;  ;  ;  ;  ;  ;  

分析宫颈外翻的诊断以及防治论文_孙洪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