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研究学科的建设、发展与创新_女性学论文

女性研究学科的建设、发展与创新_女性学论文

女性学学科的建设、发展与创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学论文,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是情绪化的性别遐想还是规范化的学科建构

——论女性学的学科创建和发展

叶文振

在福建省妇联领导的盛情邀请下,我来到金秋十月的上海,第一次参加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的第二届年会暨全国女性课程体系创新研讨会。实事求是地讲,这次开会的成本不低,但收获也是可观的,概括起来有三:一是认识了许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的朋友,二是我带的一名博士生递交的论文在这次会议上获得“一等奖”,三是我们还在同济大学专家楼的餐厅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小型座谈会,并达成一个协议,即以“是情绪化的性别遐想,还是规范化的学科建构:论女性学的学科创建和发展”为题在《中华女子学院学报》上举行笔会,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知识背景和研究积累,选择以下相关的话题(或增设相关的话题)撰写文章:

1、什么是科学意义上的女性学学科,女性学学科创立的必备构件、规范的要求和操作的程序;

2、女性学学科创立与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包括社会意义、学术意义、学科教育意义、知识重建和发展的意义等;

3、中外女性学学科创建的历史回顾、现状及其启示;

4、在中国创立和发展女性学学科的可行性及其必要的支持条件和途径;

5、加快我国女性学学科创立与建设的设想与具体对策。

出乎意料的是,我们的第一次合作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实施,大家回去后都太忙了,事务缠身,无法弄笔。不过应该感谢《中华女子学院学报》的主编蔡锋先生的热情和执著,他不仅多次来电关心笔会的进展,而且另外还通过张李玺教授邀请了一些名家,终于把笔会办起来了。我也只好以一个新兵的身份继续参加这次笔会,希望自己不成熟的想法能得到一点点的共鸣或反弹。

我的观点就是一小盆冷水,也就是向热衷于女性学学科建设的女同胞们泼点冷水。尽管我在开会期间时时被大家的学科建设的热情与理想所感染甚至感动,但我还要向大家说出下面几句不是很顺耳的话:

先不要急着创立一个学科,而应该认真地弄清楚,什么是学科以及一个独立的学科是怎么创立起来的。

先不要急着颠覆已有的男性知识体系,而应该努力配置和壮大自己真正的学科阵营。

先不要急着构筑庞大的女性学学科体系,而应该全力以赴于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女性学的理论建构和方法论创新。

我在动笔前,认真翻阅了魏国英教授主编的“新时期以来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女性学原理性教材”——《女性学概论》,发现作者特别提到了女性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依据”,遗憾的是书中对“依据”的叙述过于从简了。在这里不妨摘录如下:

“女性学可以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不仅因为它具有特殊的研究客体——女性,更因其通过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可以寻找到有秩序的、合乎逻辑又合乎实际的理论框架系统。这一系统,对各种女性问题,都有阐释和解说能力。独特的研究对象、系统的研究方法、科学的理论体系,使女性学具有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存在的意义。”[1](P9~10)

从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中,我找到该书对“学科”的解释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2](P3194)我又找到该书关于科学的定义,“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2](P4953)因此,除了魏教授提到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以外,组成一个独立学科的基本要素中,还应该包括它所专用的、用以建构自己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变量。但是,即使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这三要素来看,要使女性学独自站立起来,还是有点力不从心。

我们先从研究对象说起。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对象凸现出自己的多学科性,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科介入对同一个研究对象的探索,只用特殊的研究客体来确立一个学科是不科学的。其实除了女性学以外,很多学科也在研究女性学,如女性社会学、女性经济学、女性政治学、甚至女性生理学等。因此,对女性这样一个多学科都可以参与而且应该参与的研究领域来说,用研究对象的特殊性是很难能把自己从其他学科中分门别类出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要建设一个独立的女性学学科,更应该在研究方法和理论上下工夫,也就是在借用各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同时,努力去建构和发展有别于其他学科的、具有本学科特色的理论框架和研究工具。

事实上,如果把其他学科,特别是社会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从女性学中剥离出去,我们就有可能缺失了能够站立起来的两条腿,这恐怕也是不少女性学者(也包括我指导的女博士生)一直要把女性社会学、女性经济学、女性政治学、女性伦理学、女性人类学等学科纳入女性学的学科体系的原因之一。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女性社会学等学科的学科属性其实是十分清晰的。以女性社会学为例,它本质上是社会学学科体系的一个分支,是应用社会学的一般理论和方法研究女性人口及其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根本不应该把它揽入女性学的怀抱。反过来,如果是社会女性学或政治女性学,那么就是女性学的分支和学科延伸,因为它们是用女性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社会和政治问题。我们之所以在这些方面出现分类学上的问题,也许还有一个原因,这就是没有把女性学科与女性研究区分开来。女性学科更多的是一种学科的自身发展和完善,是学科之间的互相剥离和独立;而女性研究则是一种相关学科的合作与交融,它允许甚至欢迎其他学科的介入,以便能从更多的学科角度和视野,使用更多学科的研究方法,来强化研究能力和推进研究的深入。

也许不少女性学者会反驳说,我们女性学有自己的一个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这就是女性主义的理论体系。当我继续翻阅一些有关女性主义的著作时,我越来越觉得,女性主义其实只是一个分析问题的视野,在这一个层面上,它具有开创性的学术意义,因为它改变了在分析社会问题时男性对视角的性别垄断,不论是忽视女性问题的存在,还是对制造性别歧视责任的推诿。然而,一旦提升到理论的高度,女性主义科学底气不足的缺陷就会比较明显地表露出来。其中最为致命的是它的单一的性别取向,犯了与它立志要解构或颠覆的“男性主义”的一样的不能性别中立的错误。我倒是觉得,我们倒不如用性别互动理论来取代女性主义,这样也许更能解释一系列女性问题。

最后,我要说的是女性学科在研究方法上的严重缺失,相对比来看,这应该是女性学学科建设者的最大的心病。如果把女性学教科书中列举的研究方法一一清点一下,好像没有什么是我们独创的,几乎全是其他学科的舶来品。这种对其他学科研究方法的依赖不仅淡化了女性学作为一个学科的独立性,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本学科的发展后劲。

综上所述,女性学学科的实际成长明显滞后于女性学者的心理期待,或者说有点辜负了女性学科建设者的工作热情。其实,我和大家一样,特别希望女性学能尽快“长大成人”。这样的学科情结或情绪是无可非议的。但如果把情绪化的学科偏爱蔓延到比较规范化的学科建设的过程中来,那么它将是无益的,甚至于是有害的。目前,我们所需要的是树立一种科学的关于学科建设的态度,了解学科建设的规范要求、正常步骤和一般规律性,总结和正视女性学科创建的得失和难度,借鉴其他学科建立和发展的经验,集中精力在理论体系建构和研究方法创造方面有所突破,并通过二者的积极互动,把女性学学科建设引入真正的科学轨道。也只有这样,一个能与其他学科平起平坐的女性学科才会出现在我们视野里。当然,在致力于女性学科建设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联合其他相关学科,一起推动女性研究的进程,因为再强大的一个女性学科,还是无法把女性问题研究一肩挑起。

所以,我的一小盆冷水,不是要浇灭大家建设女性学科的热情,而是要适当地冷却一下大家过于情绪化的学科幻想。

标签:;  ;  

女性研究学科的建设、发展与创新_女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