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外伤急诊剖腹探查手术护理探讨论文_江夏花

(浙江省温岭市第四人民医院 浙江 温岭 317511)

【摘 要】目的:对腹部外伤急诊剖腹探查手术护理的方法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的腹部外伤急诊患者120例,然后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含60例患者。对对照组的60例腹部外伤急诊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60例腹部外伤急诊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8例,显效18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5.00%; 观察组患者治愈15例,显效3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对照组患者剖腹探查手术的操作时间为(25.48±2.81)min,术后恢复时间为(9.56±1.96)d;观察组患者剖腹探查手术的操作时间为(17.83±3.49)min,术后恢复时间为(5.12±1.57)d。观察组患者剖腹探查手术的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外伤比较危险,需要及时进行剖腹探查手术,在手术前后以及具体的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全面护理,可以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关键词】腹部外伤急诊;剖腹探查手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2-0485-01

目前在我国很多的基层医院中,腹部外伤急诊剖腹探查手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术,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探寻腹部外伤的病因以及具体的病变程度[1]。然而腹部外伤急诊剖腹探查手术会带来相对比较严重的创伤,通常情况下会出现很多的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风险[2]。在剖腹探查手术以后对腹部外伤急诊患者加强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3]。本次研究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的120例腹部外伤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和全面护理,并对最终的结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120例腹部外伤急诊患者,经过一定的医学检验,所有患者全部符合腹部外伤的诊断标准。对照组的腹部外伤急诊患者60例,男性为33例,女性为27例;年龄在18岁到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3±6.2)岁。根据受伤原因来看,因车祸导致腹部外伤的患者19例,因挤压导致腹部外伤的患者16例,因刀刺导致腹部外伤的患者15例,因坠落导致腹部外伤的患者10例。根据受伤部位来看,脾破裂的患者13例,胃穿孔的患者11例,大网膜和肠系膜创伤的患者10例,大肠穿孔的患者10例,小肠破裂的患者9例,肝破裂的患者7例。观察组的腹部外伤急诊患者60例,男性为34例,女性为26例;年龄在17岁到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9±5.4)岁。根据受伤原因来看,因车祸导致腹部外伤的患者20例,因挤压导致腹部外伤的患者17例,因刀刺导致腹部外伤的患者14例,因坠落导致腹部外伤的患者9例。根据受伤部位来看,脾破裂的患者12例,胃穿孔的患者12例,大网膜和肠系膜创伤的患者11例,大肠穿孔的患者9例,小肠破裂的患者8例,肝破裂的患者8例。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对照组的60例腹部外伤急诊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60例腹部外伤急诊患者进行全面护理。首先,相关的护理人员要及时做好术前护理,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深入了解,并及时进行肠胃减压,避免手术过程中食物误入患者的呼吸道。另外还要协助麻醉师对患者进行有效麻醉,并将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情况向患者家属进行详细说明,征得患者家属的同意以后再进行手术。其次,相关的护理人员要着重做好术中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后要对患者的具体信息和手术方式等进行严格的核对,同时要帮助医生将患者的体位摆好,并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进行气管插管,保证患者的呼吸顺畅。第三,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手术之后的相关护理。通常情况下,腹部外伤急诊患者在剖腹探查手术之后会感觉到疼痛,并对手术的效果以及并发症产生忧虑和恐慌的情绪,此时相关的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态度。除此之外,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的具体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并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在手术结束后的3天之内,不能让患者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当患者的肠胃功能恢复正常以后要让患者从流质食物向普通食物慢慢过渡,在这个过程中还要帮助患者进行适当的活动和锻炼,防止肠黏连等并发症的出现[4]。

1.3 评价标准 本次研究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等级评判,分为治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治愈是指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完全正常,腹部外伤的全部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是指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基本正常,腹部外伤的主要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是指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有所改善,腹部外伤的主要症状基本消失;无效是指患者的各项生理指标以及腹部外伤的主要症状跟治疗前相比没有任何进步。总有效例数是治愈例数、显效例数以及有效例数的总和。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治愈8例,显效18例,有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5.00%; 观察组患者治愈15例,显效3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表1所示。

3 讨论

综上所述,本次研究将120例腹部外伤急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含60例患者。对对照组的60例腹部外伤急诊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60例腹部外伤急诊患者进行全面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进行比较和分析。最终的结果发现,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00%;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对照组患者剖腹探查手术的操作时间为(25.48±2.81)min,术后恢复时间为(9.56±1.96)d;观察组患者剖腹探查手术的操作时间为(17.83±3.49)min,术后恢复时间为(5.12±1.57)d。观察组患者剖腹探查手术的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得出,腹部外伤比较危险,需要及时进行剖腹探查手术,在手术前后以及具体的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全面护理,可以缩短手术操作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梦炎,孙刚,周建平,吕程,罗灿军,蒋小春.开放性腹部外伤102例救治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2,03(2):616-618.

[2]段雪丽,唐栏青,代艳芳,姚国丽,冯雯,杨芳.腹部外伤术后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16(2):295.

[3]贺长林,毛志海,杨康,张华茂,李鸿,黎秋曦,刘锋,杨向,徐海.腹腔镜手术与剖腹探查治疗腹部穿通伤的效果比较[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1,05(3):100-102.

[4]李淑霞,贾玉芳.剖腹探查术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3,14(2):154-155.

论文作者:江夏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3

标签:;  ;  ;  ;  ;  ;  ;  ;  

腹部外伤急诊剖腹探查手术护理探讨论文_江夏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