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进展分析论文_李杰翔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进展分析论文_李杰翔

无锡明慈心血管病医院 江苏省无锡市 214000

摘要:医院的医疗设备价格昂贵、数量庞大、分类复杂,给设备信息统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与数据处理技术的双重进步,医院设备的信息化管理逐渐普及,医院传统的设备管理方法逐渐被信息化管理所取代,大大提高了管理质量与管理效率。本文主要分析了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发展情况,总结了手机二维码、互联网技术与物流网技术在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最后从医疗机构与社会公民两个角度指出推行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深远意义。

关键词: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设备档案

1.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发展情况

1.1.二维码以及微信公众号应用于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近年来,随着通信技的发展术与智能手机普及率上升,手机二维码作为一种常用的信息沟通方式,被人民广泛用于资金往来和信息采集,若在医院中,二维码可以适用于资金管理与账单明细,以保障资金往来的安全性,提升资金的管理效率。但是一些老旧医院普遍采用条形形状的一维码进行信息的发放与收据的提供等。这种一维码相比于二维码储存的信息量非常小,安全性低且不容易抵抗外部环境的损坏,给医疗设备管理造成了很大的不便,需要用二维码进行替代。

目前医院普遍采用二维码或者医院专门的微信公众号管理医疗设备,并要求医院工作人员关注微信公众号或者扫描二维码下载相应的线上应用。在医疗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下,工作人员会在平台上上传医疗设备各方面的数据,每台医疗设备都有区分其功能、型号、生产批次的特制二维码。医院员工通过扫描二维码就可以了解到设备是否需要维修、设备的使用方法、设备的型号等信息,便于医院后期的定期维修与定期检查,得到的设备信息上传至医院管理平台之后也具有强大的时效性,可以使得管理者与采购者及时认识到医院医疗设备的质量与数量的变化。同时,为了防止网上信息的遗漏与丧失,管理人员还及时做好了纸质信息的备份,将网上信息及时打印存档,既保障了信息的安全性,又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

而且信息平台的信息上传不需要额外的硬件系统,只需要凭借目前几乎必备的移动网络与手机等员工自己就拥有的电子设备,提升了管理效率,符合当代无纸化办公的发展方向。

1.2. 互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设备信息管理系统

目前,大多数医院采用的是利用HIS开放接口,建立网上的医疗设备统一信息化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可以展示出设备的设备填报过程、设备委员会的投票情况、合同的备份、设备档案的管理情况、设备出入库过程、设备验收状况、设备故障统计、设备维修记录、买入设备的电子化账单、效益分析、报废申请等信息,反映出了设备在生命周期内给医院带来的经济效益的高低,并为今后医院的采购提供了依据,避免了一些采购人员仅依靠个人经验与直接感觉盲目购入并不适合医院发展的医疗设备,同时可以给予设备管理人员实时反馈,避免了设备临时损坏造成的病人检查缓慢的问题。伴随信息化管理的进展,庞大的数据得到了汇总与分析,使得管理人员对医疗设备具体情况了如指掌。

1.3.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医疗设备管理系统

物联网是在互联网技术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基于物联网的医疗设备管理系统是融合传感检测技术、无线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管理系统。

医院常常利用的医疗设备如MRI等,就是需要传感检测、数据处理共同作用得出最后的检测结果。传感检测主要由功率采集、RFID、电子标签等系统组成,数据处理中心主要由PACS与LIS共同作用产生影视图像,并通过收集传感检测的不同节点的数据信息,实时更新医院设备的工作情况与运行效率,并上传至医院指定的设备信息收集系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随着医院物联网的管理系统更加完善,设备的管理也逐步倾向于精细化管理,但是设备管理系统不能脱离智能网关等硬件设施单独存在,这就造成了医疗设备和数据处理装置需要一起近距离操作,操作人员难免会在操作过程中引入一定的电磁干扰,造成操作缓慢等现象,此外,这些硬件设备的投入也加大了信息化管理的管理成本,使得网关布局变得非常复杂。

2.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2.1. 增强了管理效果与管理效率

近几年,医院设备的信息化管理逐渐普及,医院传统的设备管理方法逐渐被信息化管理所取代,医院设备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技术与时俱进,促进了医院管理更加前端化。大量的数据信息涌入管理的信息平台,医院不得不在数据处理方面加大人才的引进,适应了时代大数据发展的趋势。同时每台设备的信息不再是单一个体的信息,而可以与设备的协同机器、辅助设备联系起来共同分析,当然,相同作用的医疗设备还可以进行对比分析,这样一来,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收集数据、多种方法处理数据、数据共享等环节,使得设备运转的快慢与设备性价比的高低一目了然,之后的采购也会更加方便。,

可是,目前一些医院仍然面临信息管理系统功能不完善、信息共享存在障碍等问题,使得信息沟通不及时,信息只掌握在一部分的人手里,信息的处理结果与信息资源浪费严重,数据缺乏公开透明性,使得信息的实效性大大降低。面对这种情况,医院根据病人的具体需求与市场供应的动态变化,制订了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培养技术开发人才,尝试用HIS系统与信息开发技术相互补充,建立信息化共享平台,信息分享不再需要人为操作进行分享,而是设备收集过程中设备信息就会自动上传设备动态变化的信息,在节约了人力资源的同时又提高了信息的共享程度。

2.2. 解决了非专业人员的检修与采购问题

大数据时代的兴起源于计算机庞大的信心容量与日益增长的运行速度,首先,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通过大量信息的整合、分析、处理,反馈给管理者设备的综合评价,给设备购入者提供了最优的选择方案,即使是非专业的采购人员也可以轻而易举选择合适的医疗设备。另外,医疗设备大多价格昂贵且维修费用高,很多小型医疗机构没有专业的维修人员,而管理者通设备的信息系统可以及时观察到设备的具体情况,维修人员在千里之外就能预估机器的检修频率,解决了维修人员人手短缺的社会现象。

2.3.提升了综合管理效益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医院大力建设信息管理平台,凭借互联网技术与数据统计技术的高速发展,将医疗设备信息数据的分析结果上传到公共平台,并实时定期的数据更新,给各位设备采集者与设备管理者带来了可靠的参考依据。信息化管理一方面解决了设备维修困难、设备信息繁杂等问题,为中小型医疗机构的医疗设备的维修带来了希望,另一方面,促进了更多的医疗行业人才探索相关的信息统计知识与互联网技术,促进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使得医院可以更好的为病人提供可靠及时的医疗救助。

3.小结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是今后医院管理设备的主要手段,这种管理方式提升了管理效率的同时也节约了不少的人力资源,提升了医疗机构的综合管理效益,促进了大数据信息化的发展,同时数据的分析结果使得非专业人员的精准采购成为可能,解决了中小型医疗机构设备维修困难、维修人员短缺等问题。但目前信息化管理仍然面临着信息共享困难、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数据分析不全面等问题,需要管理者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大力培养机械与数据分析方面的复合型人才,促进中国医疗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子洪,郭海涛,甘梦劼,苌飞霸,李碧元.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进展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20,24(01):87-90.

[2]潘震.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及其改善措施研究[J].甘肃科技,2019,35(19):107-109.

论文作者:李杰翔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20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

医疗设备信息化管理进展分析论文_李杰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