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幸福幼儿教师论文_王艳平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幸福幼儿教师论文_王艳平

北京市密云区第三幼儿园 101500

教育是通往人类心灵的事业,教育者应当在教育过程中收获幸福,收获满足,从而实现自身的和谐发展。一个没有幸福感,没有积极向上心态的教师,不仅不利于其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也不可能培养出具有积极心态的阳光学生。

如何提升教师的幸福感,让教师更加专业地成长?

一、开创“五结合”方法,提升教师幸福感

1.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幼儿“快乐”办学理念相结合。在教育的过程中,只有让幼儿享受到教育的快乐,才能有效提升教师职业的幸福感。

2.教师职业幸福感与教师日常教学实践相结合。教师本职是教书育人,教师幸福感无法脱离教学实践。

3.教师职业幸福感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相结合。专业素养是影响教师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专业发展也是幼儿园队伍培养的永恒主题。

4.教师职业幸福感与教学成果交流相结合。定期开展教学成果交流展示活动,通过交流展示和评估教师的教学成果,可以使教师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从而增强职业自信。

5.教师职业幸福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国家和社会对教师的关注、对学前教育的关注,能让教师感受到自身岗位的重要性,从而增加幸福感。

6.通过提升教师幸福感,来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和新时期教育的变革带来的焦虑,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与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

二、推动“三路径”实施,提升教师幸福感

1.优化教师的支持源,增强教师幸福指数。教师的支持源除了领导、同事、朋友和社会其他各界人士外,还应包括:制度、团队氛围、外部评价、工作方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修订制度,推陈出新,增强满意度。2016年,我园结合“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研究,秉着人性化、民主化、科学化、激励性原则,从新修订了相关制度——教职工考勤制度、教师各类奖项奖励办法等,增加了“孝老爱亲制度”,给遇到特殊困难的老师,开绿灯,解决她们的后顾之忧。制定程序公开公正,关注教师的需求态度,促进教职工积极、主动、快乐而有创造性地工作,增强了教师的满意度。(2)打造团队,由管到理,增强归属感。打造年组建设,采用“三重原则”,即:重视老年教师、重用骨干教师、重锤青年教师,以团队绩效评价年组老师,让教师群体抱团发展,增强教师的归属感,调动各年龄阶段教师的积极性,增强了园所凝聚力。(3)家园有约,自内而外,提高自尊心。发挥家长资源的评价作用,开展 “家长有约”活动,主题明确,开展“家长进课堂”“家长学校”“亲子实践”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根据主题制定了相应的反馈表、评价表、调查表等。形式灵活多样家长活动,让教师同家长零距离接触,使幼儿园和教师走进家长的心灵,得到家长的信任和认可。

2.转变教师学习观念,感受教师职业快乐。我园开展“阅读经典”活动,转变教师学习观念,帮助教师体验幸福、追求成功。(1)读书有益——深入宣传,全面调动。我们利用读书日,深入宣传阅读经典的重大意义,引导广大教师积极参与到读书工程中来,充分让教师理解了读书有益,树立“不为读书而读书,而是我要读书”的观念。园所教师全员参与,每位教师都有机会走进“经典”,启迪智慧,体验幸福。(2)打造书香——着力造就教师幸福感。建立图书漂流站,强情感交流。我园根据教师需求,订购教育教学理论书籍,同时,教师自己订购刊物,成立“读书漂流屋”,书籍共享,统一管理;坚持学以致用,增强读书活动的实效。注重读书实效性,倡导结合教学实际的阅读。结合实际,通过推荐书目、组建学习兴趣小组、读书演讲、心得体会交流、读书笔记展评等形式,逐步建立起学习有组织、交流有渠道、运用有空间、考核有制度的读书学习机制;建立活动制度,增强读书活动保障。每月在月常规教学检查中按时检查,定期组织评比,保证读书有序;管理制度:幼儿园加强制度建设,重视读书活动过程资料以及读书成果资料的收集、整理与归档。

3.带动教师专业成长,品味教师职业幸福。(1)锤炼内功,从胜任教学中品味幸福。我园通过四层级管理模式,对骨干教师、成熟教师、成长期教师、职初期教师进行针对性培养,通过园本培训、师徒结对、基本功练兵、新教师培训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2)学会研究,从自我成长中感受幸福。我们积极创设研究氛围,让教师学会研究,以研究的状态来开展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如,幼儿什么不爱来园、如何做好家长工作、如何提高一日活动组织的有效性等等,引领教师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解决问题,促进了教师自主成长和研究能力的提升。(3)学会反思,在自我超越中体验幸福。开展以一日活动为载体的教师自主式反思,建立教师自主反思的制度,通过每周学习《在反思中成长》案例集、每周撰写教案反思、每月梳理工作反思、每两月交流主题活动反思等相关的活动要求,鼓励教师根据一日活动的不同内容以及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自主反思活动;以观摩研讨为载体的教师集体式反思,以案例研究为载体,以教育理论作为支点,全面分析教学活动,通过自评、他评,总结活动中的亮点,找出不足,并结合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形成统一思想,从而促进大家共同提升;以评价活动为载体的评价式反思活动。教师在活动中结合反思要点进行自行反思,观摩教师根据授课教师自主反思进行评价,帮助授课教师找出自我评价中的不足,通过评价反思的环节,不断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关系到学生的成长,关系到园所的发展,而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则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关系到教师的健康成长。今后,我们将不懈努力,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让教师在教育的道路上愈行愈远,让教师在希望与快乐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论文作者:王艳平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6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1

标签:;  ;  ;  ;  ;  ;  ;  ;  

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幸福幼儿教师论文_王艳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